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  相似文献   

2.
包旭东  梅英 《实践》2021,(2):46-47
2020年,通辽市库伦旗积极探索实施产业融合、项目带动、村企“联姻”等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扩量提质增效。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增收。在8个苏木乡镇全部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187个嘎查村党支部领办了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地(公司)+农牧户”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集体经济增收、农牧民致富。六家子镇小南京洼村党支部领办的丰饶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飞地抱团”争取九家子村中央扶持资金125万元、镇级联合社资金200万元、集体和村民入股资金42.5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购进基础母牛130头,实现净收益6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9万元,全体村民通过股金分红实现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通过合作社带动,实现全村黄牛存栏200头,村民增收138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党组织“无钱办事”,是当前制约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普遍难题。近年来,新民市新农村乡靠山屯村党支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中心工作,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旧村改造为牵引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13年,村集体总资产达到3500万元。  相似文献   

4.
正我叫陈天象,2016年当选为长顺县鼓扬镇交麻村党支部书记。此前我通过开超市、办砖厂等发展多种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一个人富不算富,上任后,我综合村民脱贫致富意愿,组织村民自筹资金50万元并整合财政扶贫资金建立村集体养殖合作社,发展生猪养殖300头,现年收入可达80万元,让交麻村实现村集体经济"脱壳"  相似文献   

5.
凉水村,林城贵阳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10户、1610人.1 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60元,村集体账本上也只有0.24元.而到2004年,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86万元,成为"亿元村"、"小康村"、"党建先进村".短短十余年能取得如此进步,是凉水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因地制宜、苦干实干、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深知成绩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6.
正大方县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探索出"一社两业"巩固摘帽后脱贫攻坚新做法、新思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良好态势。"一社"即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两业"即纵深推进产业革命和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实现群众稳定脱贫。聚焦合作社带强,提升发展原动力。统筹推进七权同确,量化股份20万户7.08亿元入股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支持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申报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扶贫资金项目95个4909万元,培养打造了凤山乡银川村、兴隆乡菱角村等一批示范点。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8,(8)
正大庆市红岗区杏树岗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针对缺少立村企业、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增收渠道不多的"痼疾",开出了招商引资、兴办村企、改善民生的"三张药方",不断提高摆脱贫困、自我发展能力。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5800元,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招商引资,架起脱贫致富直通桥。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立足靠近主  相似文献   

8.
<正>村集体经济是办好农村公益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一、村集体经济在决胜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一)村集体经济弥补了公共财政对自身无力脱贫"兜低保障"不力的"短板"思南县邵家桥镇渔溪沟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开始,到2016年仅仅用了三年时间,村集体经济从"空壳村"发展成为拥有资产1000万元,经济收入达400多万元的富裕村。2016年,  相似文献   

9.
<正>“国双米业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党支部+公司+科研机构+农户’模式生产经营香稻,村集体三年累计盈利近60万元,村集体每年都为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发福利,村民都尝到了‘孵化’甜头。”5月里,阳光高照,营口市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东楠站在稻田边自豪地说。双井子村集体经济项目从无到有、产业从点到链,  相似文献   

10.
正康平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资源、示范带动、健全机制等途径,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自身"造血"能力差等难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7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行政村达67个,占总数的42%;超过50万元的行政村25个,基本消除了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工作落实。县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大方县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推动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近年来,大方县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合作社带富功能,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将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为农业赋能,依托主导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  相似文献   

12.
我是1995年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6年来,我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挖穷根,找富路,发展经济,使吴岳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几年被省、地、市评为"五好村"、"十强村"、"安全文明村".村党支部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部".去年,吴岳村人均纯收入3500多元,比6年前增长近10倍;集体经济纯收入119万元,比6年前增长近20倍;集体积累1280多万元,比6年前增长近20倍;上缴税金65万元,比6年前增长了10倍多.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海晏县把增加村集体收入作为巩固党在农牧区执政的“根”和牵动农牧区基层党建的“纲”来抓,构建以党建为统领的组织带动、多元发展、保障跟进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力促全县村集体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发展壮大、行稳致远。2022年海晏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284万元,村均收益44.28万元。  相似文献   

14.
"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昔日负债800万元后进村到如今存款几千万元富裕村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5.
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践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合作社通过发挥集体的统筹功能化解了小农户的生产困境,合作社并没有以直接分红的方式来"代替"小农户致富,而以"让利"的方式"带动"了小农户的长远发展。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激活了村庄治理,集体经济建设成为村集体动员党员的契机,集体还通过党员撬动了村庄的宗族力量,大大减少了村庄发展的阻力;同时,集体活动的增多也重建了村庄"社会"的公共性。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村集体与村民密集互动,也成为后税费时代"悬浮型"政权落地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尚志市依托"四大发展路径",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健康发展。走"产业带动型"发展路径。通过"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走"资源收益型"发展路径。鼓励有集体资产资源的村,以发包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稳定收入,促进村集体对生产的再投入。走"村社合作型"发展路径。村"两委"采取村出场地、出劳力等方式,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形成优势互  相似文献   

17.
正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加强村社一体工作,成立了化屋村黔香连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党支部牵头,合作社具体管理运作,利益联结农户,实现"村社一体"。目前,合作社为村级积累集体经济近30000元,目前村级集体经济达9.6万元。  相似文献   

18.
正几年前,朝阳县波罗赤镇卢杖子村和大多数的农村一样,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村集体经济呈"空壳化"状态。年轻人杨喜海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新的"两委"班子干劲十足,努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元氏县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涌现出南因镇仝梅吕村、槐阳镇来厢村、前仙乡西岭底村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典型,在全县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支部领办,农民入股,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盘活现有集体资源.  相似文献   

20.
王兰忠1989年进入村"两委"班子,先后担任村委会副主任、村主任,自2000开始,任蟠桃村记。几年来,他团结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闯市场、谋发展、介文明、建新村,艰苦创业,把蟠桃村由一个村民生活水平低下,集体经济薄弱的贫穷村、落后村,变成了村民生活殷实富裕,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富裕村、先进村。全村人均收入达5000元。几年来,投资346万元,新建了村小学,安装了有线电视,硬化、绿化、美化了村内街道,建成了占地200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