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昕  刘鹏 《桂海论丛》2004,20(6):17-19
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制度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当前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的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的配套"制度统筹".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城乡和谐稳定的首要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首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大连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大连,就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思路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在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方面存在着统筹层次低、管理机制差异明显、保障立法工作滞后等诸多难题。因此,必须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城市和农村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资源分配、财政分配、社会就业和各项政策,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近年来,马鞍山市逐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财政税收制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形成了有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武汉市城乡的具体状况决定了其城乡统筹发展实施进程中的特殊性.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武汉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所应选择的路径以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号文件)除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任务之外,还十分明确地将2012年"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和2020年"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作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的提出和强调清楚地表明了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制度保障的极端重视。对此,我们重庆人必须深刻领会并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7.
周平 《桂海论丛》2006,22(4):61-63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推出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本特征,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联动解决中国发展转型中的各类城乡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对新城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是新城的规划建设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增长导向的发展模式,树立"以人为本、创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并以此作为基本准则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是新城不能仅考虑自身发展,必须化解城乡发展双重问题。一方面需要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中心城市发展问题。三是新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割裂发展模式,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探索者和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启示及上海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国内的经验主要有苏南“乡镇企业为动力”的发展模式;以工哺农、城乡结合的大城市城乡统筹模式;中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点的嘉兴模式;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突破口的重庆城乡统筹模式等几种。上海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重点仍然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建设和加大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力争在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0.
贺信     
陈昌智 《小康》2012,(1):74
正欣闻"2011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成都顺利举办,因另有公务安排,不能亲自到会,特致此信以示敬贺。本届论坛以"城乡统筹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符合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导思想。城乡统筹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就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城乡统筹关键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佘志云 《湖湘论坛》2008,21(3):60-61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乡统筹的理念,说到底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要通过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对城乡统筹的结构转换和相关问题的分析表明,要实现城乡平等、和谐发展,必须触动传统经济社会的体制根基,大胆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制度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当前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的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的配套“制度统筹”。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几个着力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时期处理城乡关系的一个新思路、大战略,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就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而言,必须抓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收入分配等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重庆行政》2007,(5):13-15
面对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新形势、新机遇,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索一条科学发展、加速发展、协调发展新路子,有效对接成都经济区,重庆迫切需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地,形成成渝经济区中的重要战略节点,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一、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内外区域发展实践表明,以重点区域的快速发展带动其他地区发展,通过非均衡发展的路径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孙津 《中国发展》2004,(2):10-12
本文在分析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关系的同时,明确指出实施城乡统筹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统筹的实际含义是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增强服务性管理职能和缩减控制性行政权力,以及保障和落实农民生产资料所有权等问题,分析了政府在城乡统等方面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7.
加强立法探索 保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元文 《新重庆》2007,(6):19-19
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把重庆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战略构想.是深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实现重庆新的振兴的重大举措。从法律和制度上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如何进行保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立法探索.我认为.重点在于抓住“三个统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作为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存在比较严重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产生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区位上的差异和不同的体制,因此,为促进青海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缩小青海省城乡差距的政策建议:1、打通并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统筹城乡资源配置;2、打破城乡产业分隔,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3、灵活进行制度创新,创造城乡统筹发展的软环境;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统筹发展的硬环境。  相似文献   

19.
论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制度是在长期城乡分割政策基础上形成的,在资金供给机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现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缺乏已不能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并严重制约了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应当从加强和完善法规体系、明确政府职责、探索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建立健全医疗费用有效控制制度等方面推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314"总体部署,为重庆新阶段发展导航定向。重庆直辖十周年前夕,国务院确立重庆市为全国首个省级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对重庆寄予了在西部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厚望,也给重庆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交通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脉,重庆要不辱使命,必须加大交通发展力度,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