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桂梅 《求索》2008,(10):71-72
和谐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理念,它的提出对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和谐,是指主体的内在条件和外在表现都能同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并能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从主体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理念,提出主体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实现主体和谐既是人自身的需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杜高明 《求索》2015,(1):35-38
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理论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取得了十分丰硕的学术成果。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启蒙于西方古希腊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萌芽;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近代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的绝对精神主体"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感性主体"的思想成果;最终在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科学的主体性思想——主体是客体中的主体,即人既是受动的主体又是能动的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人表现对客体具有自主性和自觉性。马克思哲学的主体的实质是两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科学的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不仅对哲学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建设,尤其是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谐社会必须有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与接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紧紧抓住调整人们某一层面关系的依法行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点,围绕结合点,处理好行政主体、行政人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使由行政关系引起的社会矛盾消失,人的同类同处于公平正义的一体之中,不给我们的社会稳定和事业发展带来不应有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些思想对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梁华林 《前进》2009,(6):52-5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努力创建人口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内涵是围绕“人”这个社会主体而展开,因此,人口和谐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是关于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交往中实现全面发展、彻底解放和自由飞跃的最高价值目标的构想。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因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构建社会和谐过程是理想与信念、历史与选择、现实与价值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全面发展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7.
曹超 《求索》2010,(9):116-117,99
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体的身心健康作为社会和谐的起因与因素,主导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促进身心健康的对策是: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建立身心保健机制和社会化支持系统、开发体育运动的和谐功能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揭示了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由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定华 《求索》2008,(9):83-85
和谐社会必然是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最高度一致的社会。人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首先要有积极而和谐的健康心理。一个平衡而平和的精神世界,才能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深入揭示了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与现代社会的生成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个人主体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既要促进个人主体的生成发展,又要超越西方历史上曾经演绎过的狭隘的个人主体性,形成中国式的、与他者和谐共生共进的新型个人主体。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关乎你我他,人人都应讲和谐。本文则就公安民警如何促进心理和谐,谈点粗浅认识。一、明确心理和谐的内涵及其意义,增强促进心理和谐的自觉性构建和谐社会,就其社会人而言,有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自我和谐最重要。人是社会的主体和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的所有活动都需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问题。在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社会转型期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因此,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认真的理论梳理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现代和谐理念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中的稳定观的简要分析,深刻理解和谐与稳定的内涵及联系,明确稳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正确树立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稳定观,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和谐源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湖南省长沙市坚持以人为本,针对道德主体的不同特点.努力探索公民道德建设新途径,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来抓。做活了公民道德建设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4.
和谐的本质是事物发展的平衡,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由于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是人的活动在一定时空系列的展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熹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协调好以人为主体的三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矛盾如果得到妥善的解决,就会有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和谐人及其特性探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映胜 《前沿》2010,(3):31-34
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研究社会必然研究社会主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通过对社会客体的改造和优化,以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更需要对社会主体——人的改造和优化,以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主观条件。和谐人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集个体和谐、人际和谐与类和谐的统一体。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体的要求,和谐人具备自身的一些特性。本文从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三个视角分析和谐人的特性,一方面体现了人之发展的时代取向,同时也从社会主体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和伦理道德的缺失。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完善社会各个领域的制度规范,提高社会主体的道德水平。社会是人类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是一个有组织、能够自我  相似文献   

17.
胡穗 《湖湘论坛》2006,19(1):6-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非常丰富。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构建这一方面的和谐,主要依靠政府运用公共政策来推进。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协调。协调过程中,能否实现利益和资源在社会利益主体之间得到公平、合理、有效的协调和配置,关键在于公共政策能否主张公平。公共政策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推进器。第一,能促进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关于利益分配合理与否主观共识的形成。公平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的主观认可。公…  相似文献   

18.
龙香玖  周剑 《新东方》2006,(10):3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一、利益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和交往的内在动因和重要目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单个的人所组成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利益主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在为追求和实现一定的利益而存在着。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历史“不…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主体性是指道德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人的道德主体性无论对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对人的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它不仅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同认识活动(效用论和境界论)而导致不同的结果(异化和和谐),从而使人们自觉地规范主体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