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鉴于当前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健全党员进出机制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适度控制党员发展规模;二是要提升党员管理手段。近年来,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无疑对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党员和基层组织数量快速增长的过程,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不减,"入口"是畅通的。中共党员规模的演变呈现出三个特征:党员数量和人口数量呈正相关,而且党员数量增加的速度快于人口增加的速度;党员新陈代谢主要是由生命周期而不是由政治周期决定的;党组织"出口"不畅,新陈代谢缓慢,结构不合理。当前,党的组织规模要求我们必须找到解决生态因子新陈代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可以按照党员数量占总人口比重来控制党员队伍规模,以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时的党员占总人口比重1.8%和1992年十四大召开时的比重4.35%作为两阶段调控基准。如果按照现在的人口基数13.5亿,党员规模调控目标第一阶段应为6000万人左右,第二阶段应为2500万人左右。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加强党务管理力度,实行党证制度;在党员评议中增加党员登记的内容;针对60岁以上老党员实行"荣誉党员"制度;实行党员"零增长率"政策等措施降低现有党员规模,在较短时间内将党员数量控制在一个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党员导航进寝室"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新细则"),提出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总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自新细则实行来,按照十六字新要求,高校大学生党员的规模逐渐变小,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党员人数从2012年的94615人到2015年的46078  相似文献   

4.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是近年来党建研究的新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党员群体出现规模大、流动速度快、波及面广等特点。在一些发达地区,当地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数量较多的安置型社区开展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在调研无锡市典型安置型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具有较高的权威和公信力,这种权威和公信力需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维持。鉴于当前党员规模和结构上存在的规模偏大、增速偏快、党员在各行业分布不够合理、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不健全以及管理制度缺失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从优化结构、控量提质、创新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服务管理模式以及探索党员退出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组织永葆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6.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提出,标志着党在自身建设方面更加注重基础性建设。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这一时代命题以来,党员主体地位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这一问题的文章日渐增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7.
对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党员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执政党的基层党建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市党员管理在新的背景下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日渐显露出来,加强城市党员管理遂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一、城市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谓城市党员,是相对于农村和城郊党员而言的,是指以城市为主要工作或生活场所的党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单位制的解体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城市党员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打破了我国城市以单一的单位党员为主体的传统党员结构,社区党员急剧增加,并且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频繁的党员流动产生了大量流动党员,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如何适应党员流动及如何在流动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已经成为需要及时回答的问题。党员流动产生了流动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必然涉及党员与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隶属关系,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而临时组织关系又与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需要党的组织关系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来顺应和促进党员流动的有序进行,适应和服务于流动党员的合理诉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生党员规模庞大、人数持续增长.大学生党员既是青年知识精英,也是青年政治精英,他们的政治忠诚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命运前途.大学生党员在政治思想上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以及利益复杂化带来的多重挑战,如何开展对他们的政治忠诚教育,已成为高校必须致力解决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探讨了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科学内涵,通过运用实证调查方法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忠诚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以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以来,针对党员、干部作风上出现的问题,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战略高度,把握时代特征,研判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路、新战略。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对于党开展好作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在拨乱反正中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拓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共党史学的基本轮廓;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僵化、封闭型的研究格局,向多学科交叉渗透、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开放型发展;形成了一支富有朝气和开拓精神的研究队伍;若干领域的研究视野开阔,成果卓著.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应着重在解放思想、强化理论思维、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全面研究、注重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大胆借鉴国内外其它学科的认知理论和研 究方法、改进文风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党的制度建设是党自身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从建党之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经历了从初步创设、有益探索到制度危机的曲折轨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走出制度危机,走上了依靠制度创新、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党内制度体系。总结90年来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继续推进党的制度创新必须注重制度的系统性、配套性,注意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必须注重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必须警惕党内潜规则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沿用了十七大“五位一体”的党建格局,并把制度建设放在最后,要求把制度建设贯穿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当前,党建科学化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其中对制度建设科学化的误解最多,出现了制度万能论的论调,造成实践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集中体现和执政治国的行动指南,承载着中共治国理政的目标追求与执政理想。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包括执政理念在内的执政理论范畴以来,国内学术理论界便兴起了对党的执政理念这一重大战略课题进行理性研究的多轮热潮。国内学术理论界紧密围绕党的执政理念演化与发展问题以及党的执政理念创新和落实路径等展开了精彩纷呈、见仁见智的深度探讨,成果丰硕、新论叠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机制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机制作为这一体系的关键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在理论上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必要从这一体系建构的主体、客体以及路径机制角度出发,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梳理和解读,并作简要评述,以推进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正式出版。当前,贵州省党史部门也正在进行编著《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二卷(1949—1978)。地方党史是党的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共党史第二卷的出版,无疑对我们研究这段中共贵州地方历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借鉴中共党史二卷的研究成果,对贵州解放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历史提出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之际,文章研究和分析了李大钊在建党前后的主要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旧中国的政党,是密切联系和依靠人民的政党,是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政党,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政党。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要充分发挥党校的职能作用,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一流的教学科研、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校风学风,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9.
从事党的历史、党的传统研究的机构,要从“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业绩”、“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理论”、“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品德”三个方面加强对领导干部“增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的研究和宣传。实践证明,重温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增强党性修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有力保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不断以新精神、新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如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反腐倡廉实践;围绕中心工作推进反腐倡廉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反腐倡廉新局面;遵循反腐倡廉工作的规律;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