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彭程  于通 《长白学刊》2013,(2):91-95
《中国青年报》2012年7月25日报道了"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揭开了女性就业歧视这一带有普遍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女性平等就业权法律保护面临着现实困境,进行女性平等就业权的立法保护非常必要。需要对女性就业权法律制度进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方面的完善,以真正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用以规制少数民族商事交易的独立性、自治性法律规范尚未形成。原因在于我国的立法体制存在障碍,少数民族商事习惯缺乏整合,对商事法律规范的创新力度不足。从长远来说,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区域自治立法功能,通过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双重完善,深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商事法律规范的制度重构。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问题是有效控制和利用矿产资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从资源自治权方面构建了照顾少数民族地区利益的制度体系。然而,现行资源开发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从而也没有体现出对少数民族地区权益的特殊保护。本文拟以加强资源自治权为基点,构建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输出地,《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自然资源开发中的优先就业权和优先受惠权。现行法律亦通过各种规定保护资源开发地居民的现有利益和预期利益,但是目前的法律对于资源地居民群体利益的保护仍有所欠缺,在征地补偿、环境侵权赔偿、环境损害赔偿和优先就业权的落实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法律应更加关注资源地居民利益的保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做出更加完善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省外信息     
《今日民族》2013,(7):64-64
王正伟强调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努力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6月27日至28目在天津出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场比赛活动和闭幕式时强调,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努力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石玉  刘陆晶  莎日娜 《前沿》2006,(5):206-208
本文从实际调查结果出发,在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试图找出我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充分分析社会、法律政策及女性自身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了缓解和解决我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璞 《前沿》2010,(23):77-79
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就业竞争逐步加剧的现状下,社会中有关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要实现男女平等,必须首先保护女性就业权益,努力创造和谐的女性就业环境。现阶段应从加强女性就业法律保障途径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习惯背景,生态环境呈现出严重恶化趋势。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运用先进的法律机制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环境现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农民逐渐失去其谋生的土地,进入城市寻求再就业,但在再就业过程中出现未能就业的比例较高、就业方式与途径较少且缺乏稳定性等问题。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就业难主要是由于其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乏其他专业从业技能、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要妥善解决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需要提高其非农产业从业技能,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点促进其就地实现再就业,并为其再就业提供积极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0.
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主体独立人格如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等方面所应必备的权利。构建人格权法律保障制度,对保护民事主体人格权,保障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人格权密切相关的财产利益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因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与传统,在人格权法律保护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与实际需要。从经济、社会现状出发,以云南哈尼族对人格权制度的需求与存在问题为例来探讨少数民族人格权的法律保障,是针对少数民族人格权保护所进行的法律层面的有价值的探索,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增长也呈现周期性的减缓趋势。面对新形势对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的压力,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事关广西"四保"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对目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趋势以及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环境的分析,研究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华波 《青年论坛》2014,(2):10-16
医学生就业愿景与医学生就业率有着直接的关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途径,对近5年泰山医学院医学生就业愿景、就业状况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当前医学生就业愿景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 ,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点及成因作了分析 ,认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受到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就业观念转变滞后、再就业渠道不畅、中介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基于此提出了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截流”适龄劳动力 ,试行阶段性就业 ,建立政府就业中介机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周青梅 《青年论坛》2011,27(1):115-118
“十二五”时期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要将促进就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政策的基本优先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是促进就业增长惟一途径的观念,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重新认识,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组织忠诚,是企业极为重视的职业素养,但当前大学生由于就业理念、就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在职业忠诚方面略显不足。该文结合已有研究,提出组织忠诚在职业规划、就业观念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培养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大学生就业趋势日益紧张,加之今年经济形势严峻,就业需求有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显得更为突出。由于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作为目前高校主力军的“8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征,他们的就业观念已成为当前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大连市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只有做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科学预测,明晰主要问题,才能从实际出发,广辟就业渠道,提出和完善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扩大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利用政策工具促进就业的增加;实施城镇化战略,为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优势;大力发展小企业,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强化就业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推动社区就业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劳动就业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莹 《桂海论丛》2003,19(5):80-82
改革开放以来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劳动就业状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应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人口的劳动就业条件 ,推动广西民族地区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17,(5)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Southwest China's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 pressure, a poor environment and single form. Supported employment can 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Therefor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such a new form of employment. But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ed employmen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its local top-level design and to establish corresponding legal and policy system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establish a strong sup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