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举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通过制订选举制度,实行民主政治。自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选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和手段日趋完善,但是这一发展过程还未结束。现代选举制度还存有缺陷。  相似文献   

2.
《海南人大》2009,(5):1-1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找到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半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它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自主原则和我国的国情,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亦称“民主政治体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等,可分为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两类。其中,全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多民族的特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是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它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自主原则和我国的国情 ,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个成功范例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亦称“民主政治体制”) ,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等 ,可分为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两类。其中 ,全国人大是…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政治体制上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党制度上实行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地方民族区域关系上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行政模式,这种政治制度和行政模式,是中国各族人民自身政治制度的总结和历史的选择结果,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可靠制度保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创举,也是我国政治制度和行政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7.
中国并未出现西方式的民主,这是由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过程决定的。西式民主不是"人类文明的巅峰",并非最优秀的政治制度;而且历史证明西式民主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追求西式民主的成本将非常巨大。那些要求在中国实行西式民主的主张,其实质就是在挑战中国当前的根本政治制度。国人应当坚持理论、道路、制度、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由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 ,与西方多党制有根本的区别。这个制度具有许多特点和优点 ,我们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一生中,为了实践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不懈地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并从实践上实行人民政权制度,形成了具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为中国独立及人民的幸福缔造了根本制度,我们应该坚持 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完善这些制度。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这一制度的实行,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  相似文献   

12.
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国体和政体。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要包括城市的居民自治制度和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直接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当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存的突出问题是制约我国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最广泛的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结构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中国的政党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历史的选择。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回顾了统一战线的历史 ,分析了统一战线的作用 ,指明了统一战线的任务 ,是指导做好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江泽民同志对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 ,特别是对多党合作问题 ,从历史到现实 ,从坚持到完善 ,作了精辟而全面的论述 ,标志着认识上的新飞跃 ,理论上的新发展。这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建设 ,巩固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 ,抵御西方议会制、多党制的影响 ,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衡量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标准确立和实行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政党作为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组织,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政党制度,是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这一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对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极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并从根本上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既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又坚持多党合作,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优点和特点。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既适应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还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承接,并且通过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积累,历经磨练而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到哪些作用呢?一、统一战线构成政治文明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当代中国,与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制度有哪些呢?最主要的有三个:一是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基本政治制度,三是民族区…  相似文献   

20.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制度主义视角,从部分国家自身的政治制度出发,着重通过选举制度、国家的制度架构以及一些非正式的程序对政党制度产生与发展影响等,对各国政党制度差异性问题展开辨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每个国家独特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现实政治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