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态 ,是有序的、规范和成熟的法制经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经济发展经验 ,研究中国信用经济发展历程 ,探索中国信用经济发展特色以及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无疑对中国应对WTO挑战、融入世界经济洪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政府信用危机 ,严重制约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本文着重从政府信用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以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等三个方面论述政府信用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说明加强对政府信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许凯  张爱民 《开采》2002,(3):38-3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稳固的信用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源泉。可以说,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核心。古人讲,人无信不立。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商业道德的重要准则。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我们的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想方设法提升企业的信用,视守信重诺为企业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车轮:中国经济发展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总政策的内容所谓经济发展总政策是关于中国发展全局与长远的政策,因而也是决定各项具体政策的政策。没有确定的总政策,种种具体政策之间往往会不相配套甚至会相互冲突,种种具体政策也会不连续而出现朝令夕改之类的现象,与此相应,政策的制定者———政府也会失去诚信。市场经济是不可逾越的自然历史阶段。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市场经济这个历史阶段之中,所以,中国经济发展的总政策的基本内容,应当反映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或基本规律)。综观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大体是:1、市场化。市场…  相似文献   

5.
从商业票据的发展看我国的商业信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冰 《岭南学刊》2000,(1):25-28
目前,我国的信用以银行信用为主,结构十分单一;金融市场以资本市场为主;货币市场70%是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占比例很小。商业信用、票据信用在我国极不健全,是造成银行信用清偿率低、风险不断扩大、企业资金流通不畅、相互拖欠,金融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商业信用的不健全,最终还会危及整个信用的基础。在美国商业票据已经成为货币市场上发展最快的金融工具。在我国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足,其发展也较缓慢,这种情况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称的,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商业信用和商业票据。一、商业票据内涵的变化商业票据是…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信”字是“人”从“言”,所言成真就是“诚”。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诚信”作为统治天下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我国加人WTO之后,许多政策都将按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办事,政府的行政干预将减少,这就使信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同时又是信用经济,良好的诚信关系,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对不诚信行为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阳 《前沿》2002,(10):125-127
不诚信行为问题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顽疾 ,它导致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下降 ,交易秩序混乱 ,同时也阻碍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不诚信行为存在的原因可以从市场意识负面影响、经济转型期信用机制不完善、信用监督手段单一和信用技术手段落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并就这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和健全信用体系 ,最终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信用环境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必然要素。当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尤其经济信用体系还不健全,整个市场经济的秩序也在局部地方出现混乱状况。必须强化政府保护措施,使经济领域的硬性规范和软性规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只有这样,中国经济社会才能步入全面、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切入点,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机遇,也为我国深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当然,入世以后中国经济也会在诸多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应以迎接挑战为契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更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迫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国 《新东方》2002,(5):15-18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银行经营的根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当前,我国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信用恶化已严重阻滞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直接造成银行业务经营的萎缩、高险与低效。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导与核心,要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系统研究银行信用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即是金,金即是信。这一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在当今中国社会,失信的人很多,受骗的人也很多,以致于我们提出了信用“危机”的严峻课题。其实,信用危机只是我们对当今社会信用问题的一种夸张性的警示,如果市场经济国家真的发生了信用危机(不仅仅是金融信用危机),那么我们就很难想象社会经济生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法治建设,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也不够成熟,这为实现依法治税带来一定阻碍,我国的税收行政执法也受到各种因素约束,这不仅削弱了税务机关的执法权威,也损害了税务机关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3.
当今,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作为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发展延传几千年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受到撞击。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看,中国几千年创造的灿烂文化,有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也有桎梏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我们判断一种文化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通常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考察这种文化是否有利于人们经济行为的扩张;其次是看这种文化是否有利于建立和维护一种良好的秩序。本文主要依据这两个判断标准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或主要精神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4.
李晓超  闾海琪  刘冰 《政策》2004,(5):32-34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超过了1000美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更是我国经济进人一个充满机遇、面临风险的关键阶段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都遇到过道路选择问题,出现了不一样甚至截然不同的结果,也有许多经验教训。现在,我国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只要积极应对,趋利避害,我国经济就仍然会快速发展,仍有可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GDP翻一番,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仲弘 《时事报告》2003,(4):61-64
信用消费既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又让人们提前得到了享受。可谓两全其美的好事。但在习惯于传统消费方式的中国,必须跨越信用这道门槛,才能进入信用消费时代。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先行一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后来者,我们不妨以人为师,学得真经,让信用消费在中国早日成熟。  相似文献   

16.
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要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为出发点。传统社会是小型封闭简单的社会,人格信用与之相适应;现代社会是大型开放复杂的社会,抽象信用与之相耦合。市场经济取代了传统信用赖以建立和存续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但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信用,由此带来了信用危机。信用危机的实质在于,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了一种特殊商品,但是这种信用商品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而难以得到准确的市场定价,导致了信用市场的混乱并最终引发了信用危机。这一危机只能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逐步积累过程中得到清除。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有序化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有序化的基石□邬柳成市场经济发展史表明,信用经济是货币经济发展的逻辑结果。从实践来看,信用既是化解商品交换与货币支付“不平衡”矛盾(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交换价值总额总是大于流通货币量)而将市场经济导向有序化的手段,同时,也可能是使...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建立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当前的道德状况及其趋势是“滑坡”还是“爬坡”?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是否两律背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德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刘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既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也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农...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绝难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加快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谈几点认识。一、市场经济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正负效应和市场推动的发展取向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这种选择对于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会带来更大的希望和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更大的冲击和不利影响。希望和发展机遇形成正面效应,冲击和不利影响形成负面效应,正负效应之间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