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法学》2022,(5):70-80
我国《民法典》第1023条第2款首次以参照适用肖像权的形式保护自然人的声音,但未具体规定声音的法律属性,理论上存在争议。声音应为一种有独立价值的具体人格权,而非人格利益,这是由其内在属性决定的,具有事实基础和比较法基础。对声音法律属性的证成与证伪,可以弥补对声音的一般性问题理论研究的不足,明确声音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应然地位,从而指导司法实践,构建声音权适用的具体法律规则,体现出尊重声音权人的人格自由与尊严,协调声音权人的私权利与社会的公共利益之间关系的精神。声音是一种自然人人格的标识,声音权以声音为客体,声音权的主要权能包括自我使用权、许可他人使用权。符合特定事由时,行为人享有合理使用声音的权利。发生争议时,应当采取有利于声音权人的合同解释。以是否约定期限为依据,解除声音许可使用合同的方式包括任意解除、法定解除。  相似文献   

2.
声音     
刘东 《江淮法治》2008,(14):26-26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声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声音也是不枢同的。在一定的场合,也需要一个人的声音具有不相同的特色。也许,很多人不理解这个问题。但是,作为审判长,法庭上的声音,是需要讲究的。  相似文献   

3.
占领波士顿     
现代民主制度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谁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谁来为无法发出自己声音的人代言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种新的法庭科学技术——声纹鉴定,被广泛应用于诉讼活动之中,日益成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有力工具n提起指纹,大家都很熟悉,都知道人的指纹各不相同,通过指纹可以进行同一认定,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到过现场或是否从事过某一项活动,从而为办案提供有力的证据。声纹鉴定也称语音鉴定,它是利用人声音的物理特征进行同一认定的。将声音通过仪器转变为声谱,就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到人声音的物理特征,如声波的振幅、频率等。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声音特征,其声谱也就不一样,这与指纹非常相似,所以声音的这…  相似文献   

5.
雅茹  如歌 《法治纵横》2011,(7):38-39
哐啷哐啷的铁链声音,从监舍深处传过来,这是杀人恶魔马克的脚镣与地面撞击发出的声音,他那双已经带着镣铐的手曾经沾满了血腥,六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两个重伤人员至今还在受着伤痛的煎熬。  相似文献   

6.
我们只是在传递一线职业病劳动者的声音。策划:传递声音、在2003年单位举行的一次篮球比赛中,我不慎意外受伤,3年的艰难维权历程,让我饱尝了工伤劳动者维权的艰辛。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认识到职业病属于工伤范畴。  相似文献   

7.
马良德 《检察风云》2014,(10):32-32
历来贪官不寂寞,至少在他们贪污纳贿时是极其喧嚣的,当然,我指的是那时他们的心境,那个澎湃、那个愉悦、那个多少不眼之夜呀,有人问,贪官喜欢什么声音,贪官说喜欢夜半数钱的声音,好听死了;还有人问贪官喜欢怎样睡觉,  相似文献   

8.
破茧化蝶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来自对基层民众幸福的感受是整个社会幸福状况的“晴雨表”,来自基层民众的声音是最真实的声音。作为社会的主体,基层民众的呼声反映社会的呼声,基层民众的期盼代表社会的期盼。  相似文献   

9.
时下,报刊杂志和其他媒体为广大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的利益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我觉得《中国青年报》7月20日所记述的农民工利益代言人张志强的声音和行为具有更实际的效果和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真的搞砸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沉重而缓慢。退役上将杰克·基恩还从来没有听到过彼得雷乌斯用这样的声音说话。“我真的搞砸了,”当自己身上的丑闻发酵之际,彼得雷乌斯在周末给自己的恩师女打了个电话。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察域外商标立法和司法实践关于声音商标的显著性要件、不予注册的声音标识、注册申请文件的提交等方面的规定,建议我国声音商标在注册保护时,应规定独特的声音可以注册,普通的声音或描述性的声音具有第二含义才可以注册,通用的声音或功能性声音则不能予以注册;对于注册申请文件的提交,应规定音乐声音商标提交乐谱和描述性文字说明,非音乐声音商标则应提交描述性文字说明和载有该声音的电子文档。  相似文献   

12.
启程 《检察风云》2012,(17):74-75
人类有编故事的本能,你信吗?当你偶然看见一个场面,或者听到一段声音,没头没尾,你会有意无意地把没出场的部分补全,让这个场面有“来龙去脉”,让这段声音有“前因后果”。但很多时候当我们在编故事时却并不自知,信以为真。这就比较麻烦:把故事当做真相,难免耽误了正事或者错怪了好人。  相似文献   

13.
钢琴弹奏中如何处理声音技术的问题,是弹奏出美好音乐的关键性的环节。相同的音乐给不同的弹奏者进行演奏,会表达出不同的内涵。所以说,钢琴弹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音乐上进行训练,就是在弹奏中揣摩声音的轻重、节奏和速度,体会音乐的表现意义和创作者表达的思想,从而达到钢琴弹奏出神入化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心上的耳朵     
卫宣利 《江淮法治》2008,(18):58-59
从那一天,她开始相信,原来在自己的心上,还有一双耳朵,能听得见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宋华安 《法人》2009,(3):58-59
关于小灵通退市,不管存在多少种不同的声音,但最终获益的,一定是进入3G时代的广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商标法》对商标做出了新的定义,取消了商标的“可视性”要求,明确地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这一修改预示着我国即将步入声音商标保护的行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11,(6):60-60
日前,赵黎明律师《决胜法庭》、《律师的声音》两书已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一起起曲折的案件,一回回激烈的交锋,一个个独到的见解,一场场经典的“智战”,《决胜法庭——年轻律师从这里走向成功》是一部如纪实小说般的“办案手记”;《律师的声音——赵黎明律师案件代理实录》一书凝聚了律师精妙的代理技巧和实战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一米八的个子,敦厚的身材,洪钟般的声音,典型的西北汉子,这就是刘钟,江津区院监所科干警,大家都叫他老刘。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两会”,都是一次社会问题的全面揭示,中国各领域的问题通过代表委员之口排上了议政议程;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热点此起彼伏,话题应接不暇,围绕着代表委员指点国是形成的舆论场,大学生就业、调控房价、医改成效、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畅所欲言。使本次“两会”具有了更多的不同声音,这些声音在言辞激烈、针锋相对的辩解中,或高调论战、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0.
邓欣倩 《江淮法治》2012,(12):22-22
不久前,宜宾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宜宾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已正式获批复,并命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此消息一出,引发各界热议。参与议论的可以划分两个阵营:一个是以民间(主要是网民)为主的反对声音,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反对;一个是以官方为主和少部分理性的网民为一方的赞成支持的声音。一时间,这个话题迅速升温,互联网上也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