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行使着人民赋予的检察权,履行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正确行使检察权、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基本前提是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广泛的执法公信力,这种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廉洁的执法。而检察机关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2.
提升检查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在我国,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检察机关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而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却出现了危机,这些来源于多方面因素。本文从执法公信力的基础理论,我国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现状,不足因素,现实意义和对策这几方面来浅谈我国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以期提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在宪法和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职责决定了其必须具备很高的执法公信力,而当前现状与这一地位及人民群众的期待之间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多措并举,从外部及内部,从理念到行为,从个体素质和执法机制等多方面统筹兼顾,全面提升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基层检察机关是检察系统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承担职责最重的一部分,处于社会管理一线,直面各种社会矛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主力。检察执法公信力如何、社会公众对检察执法工作的信任配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了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  相似文献   

5.
韦华生 《法制与社会》2010,(16):140-141
检察执法公信力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的客观表现,是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得到民众充分信赖、尊重与认同的高度反映,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分析影响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因素有助于检察机关提高公信力的实践。本文试从历史因素、人丈因素、外部因素和执法主体四个方面找出影响公信力的成因,以期在检察公信力建设的思考和实践中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杰 《法制与社会》2013,(33):159-159,171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宪法赋予职权的法律监督机关,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履行好监督职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促进和巩固执法公信力的原因和动力。本文拟从研究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影响执法公信力的指标因素,并结合实证研究和评价指标建设,进一步探索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公信力与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是属与种的关系,只有在明确公信力内涵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阐述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概念、特征等相关问题。鉴于目前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存在意识缺乏、法律监督职能的履行不理想等现状,笔者结合检察工作实践提出了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格 《青海检察》2010,(1):11-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指出: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集中体现在执法公信力上。这就给检察机关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即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检察机关都要着力加强检察公信力建设。基层检察院是人民检察院整体工作的基础,是党通过司法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检察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信服度和对其公正性、法律权威性的评价.自我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得到不断增强的客观事实应当充分肯定,但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还不高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需加强执法保障能力,自觉维护执法权威.  相似文献   

10.
提升执法公信力是检验检察工作是否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支持和是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要以过硬的执法行为、规范的执法过程、高效的执法业绩以及健全的服务质量提升执法公信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执法公信力对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发挥和社会地位影响深远,也是当前严峻社会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本文从执法公信力的定义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加强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基层检察机关是检察系统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承担职责最重的一部分,处于社会管理一线,直面各种社会矛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主力。检察执法公信力如何、社会公众对检察执法工作的信任配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了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  相似文献   

13.
怀倩倩 《法制与社会》2010,(25):216-216
执法公信力是执法能力的主要标志,具体到检察机关,就是指检察院通过公正严格文明执法、全面履行职责,赢得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信任的能力。现阶段,我国正在着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群众的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加强,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检察机关在建设执法公信力的过程中,就必须不断提高三项能力来应对越来越严格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刘源吉  张秀芹  刘青青 《法制与社会》2013,(33):123-123,12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检察机关公信力提升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挑战。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是检察工作服务和保障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从涉检网络舆情为切入点,探讨大众传媒与检察机关公信力建设的关系,并尝试性地提出网络信息时代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张涵 《法制与社会》2013,(34):130-13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检察机关,对执法公信力的拷问和研究一直历久弥新.公信力,其核心在于“信”.执法公信力,其要义也在于信.提升执法公信力,其核心和主旨也无非是要建立起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执法行为的“信”.那么,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缘何会受到质疑和削弱?检察机关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树立公信力?本文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浅显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邱建民 《法制与社会》2012,(13):178-179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维护司法公正、实现公平正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我们在执法公信力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后,从四个方面提出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赵建群 《法制与经济》2013,(10):125-126
执法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维护法律公平正义能力的信任程度。检察机关作为宪法确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形势下,基层检察机关提升执法公信力必须本着"监督者必先接受监督"的原则,切实把强化内部监督放在与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抓,用比监督别人更严的要求来监督自己,突出抓好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确保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以其"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捍卫和守护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和检察制度的不断完善,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及纪律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有了较大提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和结构的转轨以及改革的深入,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透明化的浪潮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和腐朽颓废的生活方式也会腐蚀和侵害检察干警,直至冲击和影响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而加强检察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正是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环节.  相似文献   

19.
潘栋 《法制与社会》2010,(27):120-121
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与执法公信力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仅就检察机关如何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人民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