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赵畅 《前线》2013,(12):193-193
最新发布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显示,近五年我国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约为前30年的3倍。特别是2012年,回国数量就快达到30万人,同比增长近一半,超过七成的留学生选择回国。不过,在回国的激情渐渐平息之余,“海归”们发现,只有那些研究“高精尖”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是热销的对象,多数“海归”反而成了尴尬的“夹心层”,很多人直接就成了“海待”。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2,(8):29-29
日前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高科技、新经济以及知识服务产业领域,是中国“海归”成功创业的主要阵地。从综合销售额、总资产和员工数等多项指标来看,“海归”回国创业企业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贵阳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扩大对外开放的黄金窗口期、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攻坚期,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需要的就是人才。5月10日,贵阳市召开首届海归人才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创业大会,促进海归人才交流互动,实现优质资源整合。"海归"作为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拥有国际人脉、国际视野、国际资源,如何发挥众多"海归"的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2):30-30
我国第一部年度国际移民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披露,我国正在经历第三次移民潮,过去3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移入和移出的中国公民数量迅猛增长。2010年,我国海外华人华侨数量超过4500万,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对世界几个主要的移民国家永久性移民数量超过15万人。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22):77-77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自2008年开始,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保持着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2011年达到史上最大规模,人数达33.97万人,且有不断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组部实施的"千人计划"吸引了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国内高校工作。目前,高校海归人才群体呈现年轻化、价值观念多元、党员比例偏低以及重视自身发展等特点。在高校海归人才中开展党建工作,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针对高校海归人才群体的特点、需求及目前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提出了高校海归人才基层党建工作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人才争夺局面业已形成的今天,中国面临的不仅是要促进人才回流,还有开发国际人才资源的问题。笔者将海外人才资源分为海外留学生、海外华侨以及非华人华侨国际人才,并从政府行为角度对海外人才资源尤其是海外科技人才资源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事件     
<正>《国际战略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蓝皮书发布近日,国防大学在北京、新加坡分别以中、英文版同步发行《国际战略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2014—2015》蓝皮书。今年的蓝皮书在总论国际大变局的同时,评估了乌克兰危机、中东危机、南海争端、美国亚欧战略平衡等重要问题的战略影响;分析了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国际组织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9.
观点     
《廉政瞭望》2012,(4):10-11
中国“城市病”或将并发 2月9日,中国社科院发布酋部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中国大城市正步入“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国际经验表明,人口快速膨胀,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将会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秩序紊乱、运营低效、行政区划分割等问题。此外.“新兴+转轨+转型+快速城市化”的叠加,  相似文献   

10.
《求贤》2014,(1):28-29
记者:在“万人计划”全面实施之际。如何更加充分调动海外高精尖人才回国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值得人们关注。作为人才研究专家和优秀海归代表,您认为“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作为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是该蓝皮书第九次发布。《蓝皮书》指出,中国城市竞争力整体快速提升,各城市间差距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12.
《求贤》2013,(4):46-46
先是PM2.5,现在又有了H7N9……近来,众多的公共卫生事件导致股市医药板块大涨。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归已经能在国内医药行业大展拳脚。 国内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医药界海归人才回国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面对国内医药研发、生产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独具优势的海归仍然在观望,对他们来说,“备好嫁妆才能不愁嫁”。  相似文献   

13.
高层次海归人才是高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通过分析高层次海归人才党员发展工作现状,探究发展高层次海归人才入党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做好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培育主流意识形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意识,提高党员发展工作的执行力;组织开展党建品牌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注重党建工作实效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4.
“海归”官员一直是中国政坛不可忽视的群体。从20世纪初孙中山等民国时代的政治家,到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再到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海归官员在中国已几经变迁。如今,像杨洁篪、周济等改革开放后留学欧美的一批海归官员,仍身居高位。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以"留创园"为平台服务海归人才创业区委针对海归人才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的问题,对通过高新技术审核的企业,园区提供最高限额为1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予以50%的贷款贴息,补贴全额保费。对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蓝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皮书系列”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成立以来发表的第11本年度“社会蓝皮书”。本书分为发展篇、调查篇、改革篇、专题篇、阶层篇。这些篇目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未来的走势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13,(9):50-51
亚洲国家的人才回流近年有所增强,但总体来看。依然是人才外流大于人才回流。吸引更多人才回流,是不少亚洲国家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决定着亚洲国家经济转型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5,(8):44-45
据《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第32期报道.2005年6月30日上午,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正式面世。蓝皮书系统回顾了我国民营企业20多年的发展史,也对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做了一系列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晓勇 《党建文汇》2008,(2):11-11
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近日出版了。蓝皮书指出,当前中国消费差距继续拉大,不同消费群体实际生活状况反差强烈,其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较大,如何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需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自找麻烦     
2005年12月21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蓝皮书预测:2005年我国GDP增长率将达到9.4%左右;预计2006年将接近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