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与区域产业发展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如何突破行政区划对产业协同的体制障碍,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立足于空间治理带来的制度红利,围绕中心城市的最优规模、产业分工和协作机制、区域空间治理体系构建展开研究,并指出推动区域空间的尺度重组、做大成都产业规模与能级和构建产业创新发展共同体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体空间是经济和城市自然演化的必然结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群体空间呈现三大发展趋向:大城市的深度拓展与中、小城市的强势整合;城市群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并行不悖,交错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纵向的中心地模式向对等结网的网络城市转化。当前加速我国城市群体空间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城市群规划对其发展的指导作用。以城市群体总体规划为基础,从调整结构和强化联系两个层面加强空间管理,加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城市的形成经济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从国际城市的概念与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企业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应,归纳城市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规律,探讨城市群、城市带的磁场效应,揭示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研究国际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国际城市是在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发展、演变的,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是国际城市形成的内在机制,人口和经济高度聚集的城市群、城市带是国际城市形成的最佳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面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四五”时期,重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对实现更高质量、更具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国家、区域、城市、县域四级空间尺度出发,以“整体分散,优势集中”为行动指南展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国家尺度下,在集中力量缓和东西失调、南北分野以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同时,以“一带一路”为牵引融入国际大循环。在区域尺度下,打造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城市群、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五大核心增长极,助力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在城市—县域尺度下,抓好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工作,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在此基础上,融通国家、区域、城市、县域四级尺度,共同引领“普遍沸腾”。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原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要以郑州为中心形成经济发展的"城市圈域",发挥郑州的经济集聚作用,增强其经济辐射带动力,突出郑州作为核心区域的职能和地位,以带动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同时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整合处于空间离散状态的中原城市群.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基于省级行政区域构建城市群在我国很有必要。本文以构建大南昌城市群为例,重点探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构建的理论基础、城市群形成与成长的条件。研究表明:江西应构建以南昌为中心,包括九江、新余、抚州、鹰潭等城市在内的大南昌城市群,使其成为全国的高技术产业及现代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一个空间结构合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密集区。为此,江西应遵循大城市群成长规律,从规划、机构、区域分工与合作、城镇空间结构、一体化、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等方面统筹谋划,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发展的典型事实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均衡性逐步提升,区域发展差距日益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同时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也重塑了区域比较优势,城市群和区域性大城市成为主要经济空间载体,但当前也存在区域发展分化引起的人口集聚空间失衡、部分省份“去工业化”和经济结构“服务业化”的产业空间不匹配问题,还面临日益频繁的外部冲击挑战。为促进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十四五”时期中国应立足要素集聚的客观规律,统筹好区域发展和人的发展,强化城市功能分工,引导劳动力就业空间均衡化,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空间,不断完善国内生产网络和壮大国内消费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增强区域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不足严重限制了城市群协同效应的发挥。通过对湾区城市群发展历史回顾,提出湾区城市群空间整合目标为促进湾区城市群内部整合、强化湾区城市群增长极作用、建成"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重点在于城镇空间组合、产业空间组合、交通基础设施整合和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协同。展望湾区空间整合,湾区政府在积极引导的同时,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强化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与产业空间整合的协调;建立多层面区域空间整合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城市群发展的S曲线变迁,中国区域公共治理相应经历了三种治理形态转换:行政区经济-区域融合-区域一体化治理,形成两者之间双S曲线动态互动。通过两者之间螺旋互动的制度变迁,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公共治理形成动态耦合,实现区域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这不仅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经济基础变迁速率决定着上层建筑变迁的速率。在增量改革思维下,基于国内外经验的借鉴,区域结构基金、权威城市联盟、区域政府构成中国城市群区域治理近期、中期、远景三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发展已进入城市群竞争阶段,城市群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龙头。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建设面临各城市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后发型、赶超型城市群发展的内在困境。城市间产业联系和分工协作不够紧密,城市体系不完善,协调机制需要建立和强化,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基础设施落后与带状分布制约城市群发展等矛盾和问题。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建设,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城市体系,推动城市产业发展和产业联系,加强城市群协调机制建设,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小城镇是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重要节点,承载着支撑城市网络体系,为产业聚集提供空间载体的重要功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对中原城市群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在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大框架下通过合理规划、体制创新、发展特色经济等,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既体现在各个城市群之间,也体现在城市群内部。缺乏有效的府际合作,不仅会增加城市间的交易成本,同时也会拉大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府际联席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合作机制,旨在推动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官员流动则是我国政府人事制度的重要安排,对于抑制腐败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2008—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和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使用学界公认的数据集,构建相关城市的府际合作网络和官员流动网络,运用QAP关系型数据计量模型,探究多重因素对三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府际合作和官员流动对于改善城市经济差距具有积极效果,且在不同城市群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影响;(2)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应重视府际合作、官员流动对缩小城市经济差距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不期而遇。前者直接导致了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枯竭和污染,使城市深陷于各种城市病而不可持续,后者则亵渎了一切传统社会的美好价值和信条,使城市人精神空虚、无家可归。我国东部城市群走的是"经济型城市群"发展道路,尽管在短期内经济总量、交通基建和人口规模增长很快,但导致了"物质文化"与"人文精神"、"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严重失衡。因此,培育具有鲜明层级体系和积极协调作用的城市群文化机制,推进以工业化、现代交通建设为主导的"经济型城市群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体框架下重建和复兴不同区域的"小传统文化",使之在城市群层级体系建设和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中三角"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的41个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中三角"经济圈承载着中部崛起的希望,应力争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中三角"是个区域,只有"中三角"四省形成要素资源集聚效应,才能加速共同发展。近几年,江西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区域经济发展较好、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进位赶超后发优势凸显,但从经济发展总量、农业规模、消费水平等方面看,江西落后于"中三角"其他省份。作为同属"中三角"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推动经济发展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区域发展为重点等相关举措值得关注。为此,江西应加快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鄱阳湖生态城市建设、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旅游业建设等五个方面建设,积极融入"中三角"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阐述了城市群经济的效应及其效应影响下县域融入城市群经济的路径选择,通过对章丘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将章丘打造为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文化休闲中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一体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提出的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是符合河南实际的重大战略决策.旅游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我省中原城市群的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从建立工作机制、树立发展观念、构建合作机制、强化中心城市作用等方面入手,打造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共同体,加快促进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7.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区域范围内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产业体系源于分工深化,区域产业体系是以城市群为载体的产业体系,是价值链与空间链的有机统一体。京津冀区域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呈现出产业创新能力提高、要素流动加强、区域分工链接初步显现等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产业链与空间链衔接不畅、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应围绕实体经济提高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区域价值链与空间链;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同步提高要素市场一体化与制度一体化;高水平建设雄安新区,优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8.
根据"脱钩"理论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集团式"地推进低碳城市群建设是发展区域低碳经济的最佳选择。低碳城市群具有城市建设低碳集约化、能源利用低碳高效化、城市协同低碳最优化、居民行为低碳节约化特征。应该通过建立低碳产业耦合机制,实施低碳技术联合创新战略,培育区域"低碳考核",构建碳汇体系,营造低碳消费生态等方法建设低碳城市群。  相似文献   

1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构建城市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走向深层次融合的一体化经济。要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应对在全国区域经济强势竞争格局中被边缘化的挑战,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福建的战略选择。而城市群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致力于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海峡西岸城市群,强化区域产业分工与整合,必将形成城市群竞争力,进而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之间经济联系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区域的协同进程。以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来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的总量和联系强度,以此来反映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和周边地区对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是衡量城市群协同程度的重要指标。以2006年—2015年10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计算和分析发现,与长三角地区沪苏浙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在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强度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对照差距,查找不足,就需要借助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改善京津冀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助推京津冀协同进程的深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