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战时期,1939年至1943年,中共福建省委在崇安坑口绿村洋和建阳太阳山举办了5期马列主义读书班,即“武夷干校”。在武夷干校前后集中300余名干部,较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在抗战时期的政策,开展以党性锻炼为主的整风整训运动。武夷干校对提高福建干部队伍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肃清“左”右倾错误路线的恶劣影响,增强党性,统一思想,保持革命坚定性,夺取抗日反顽斗争的胜利,迎接解放战争和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加强党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内容涉及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的目的等问题。在为什么学的问题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够,还不能满足革命实践的需要,全党上下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加紧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在学什么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推动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必须加强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既要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研究革命实践所得出的规律性结论,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重点学习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论;在怎么学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要解决党的学风问题,要把个人自学与学习运动结合起来,要在工作中学;在学习目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要把学到的马列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革命实践,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3.
朱红霞 《世纪桥》2007,(11):34-35
抗日战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阶段,抗战时期的大环境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而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意味着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同时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能够熟练地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文艺统战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统一战线基本原理在文艺界的具体运用和创新,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毛泽东抗战时期文艺统战思想的提出、主要内容及特色、正负面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太行一武夷,永恒成追忆 我的书案上放着一本薄老题写书名的<长江支队回忆录>,封面是层峦叠嶂的巍巍太行山,封底是飘逸秀气的武夷玉女峰.从太行到武夷,铁流6000里,传颂着一段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的不朽故事.全国政协主席、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的贾庆林同志在"序"中指出:"长江支队这段历史,是值得回忆、总结、继承和发扬的光荣历史."当2004年元旦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在晋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魁元同志带领下,我随"长江支队采访团"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相似文献   

6.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8,(5):32-33
毛泽东是如何打碎"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的 陈独秀、王明、博古等,在中共早期领导层中都是以理论出名的.反观毛泽东,一直在国内搞革命,而且长期从事实际工作,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专心去学习理论,所以早先几乎没有人认为他是理论权威.当时扣在他头上的帽子名称就是"狭隘经验论"和"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又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形式,它融新的革命理论、新的国家学说和新的社会学说为一体,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它为中国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新的战斗武器,更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后建设新的国家和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新的革命学说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是一种适应中国革命需要的崭新的革命理论。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的革命,都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道路、步骤、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才能引导革命达于成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先后举办了5期武夷干校,对加强基本地区斗争环境中福建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武夷干校的整风整训,福建的党组织有效清除了党内存在的党性不纯现象,为争取抗日反顽斗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思想上、组织上、干部上的准备。武夷干校的创办,为我们党在基本地区如何进行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战斗性,作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它在福建革命斗争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赵兰芳  杨彦伟  杨理  杨平安 《党史文汇》2020,(1):F0003-F0003
慰问战士抗战时期,八路军将士长期在左权县战斗生活,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因战事需要,八路军转战离开麻田。图为当地百姓带着自家食品前来送行帮老大娘推碾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进驻西河头村,战士们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且主动帮助老百姓干农活。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文艺统战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统一战线基本原理在文艺界的具体运用和创新,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毛泽东抗战时期文艺统战思想的提出、主要内容及特色、正负面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是中共中央华北局于1949年2月开办的短期干部培训学校,至1953年1月方退出历史舞台。它不仅将大量的国统区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人员经由思想改造转化为中共革命干部,而且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马列主义教学经验,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推广,被誉为"革命熔炉"。该校的马列主义教学经验由一系列简易理论课程和理论学习、民主评卷、思想总结等教学环节构成,本质上是一种组织认同的生产机制,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新中国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刘利群     
《求实》1996,(9)
刘利群江西赣州市人,1940年生。1966年毕业于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理论部。先后在江西省建工局干训班、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江西中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等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1982年评定为讲师。1985年调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从事党史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共性在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具体表现在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理论纲领、理论立场、理论品质等方面.其个性在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具体表现在有自身的中心问题、理论内容、理论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延安理论工作者在毛泽东提出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加以继承"这一任务的指引下,对中国古代哲学展开探讨,极力挖掘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唯物论思想和辨证法思想.这一探讨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们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刘少奇在我国革命建设各个阶段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而抗战时期的民主思想就是其诸多理论建树之一。抗战时期刘少奇民主思想的实践路径体现在:抗战时期我们党要紧紧抓住党内民主建设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两条主线,以走群众路线为民主建设的根本途径,以塑造民主精神为根本方法,将民主建设的现实目标与根本目的统一起来;在民主政权建设实践中,要采取"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由特殊到一般的推广模式;同时,不能将党内民主建设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分割开来。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三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贯彻好"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根本原则,坚决贯彻创造性运用邓小平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这一理论,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增添了宝贵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陈云的经济著作中,虽然专门论及我国"三农"问题的文章并不多,但他在许多有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战略性建设和理论中,阐发了不少有关"三农"问题的思想.这也是陈云卓有成效地发展马列主义,最具创造性的内容之一,成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从邓小平理论的渊源和本质来看,它所坚持和发展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没有背离,更没有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因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什么别的理论。第一,遵循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邓小平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红色图书"出版既为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做出积极贡献,又为与国民党文化战线斗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思想文化基础。系统梳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红色图书"的印刷与发行问题,对推动当今图书发行事业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革命报刊在革命年代,犹如投枪、匕首,是刺向敌人心脏的武器;又如号角、喇叭,唤起人们的激昂斗志.革命书刊对闽西的革命斗争起过重要作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闽西之所以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20年"红旗不倒",其主要的一条经验是把马列主义同当地实践结合起来并运用马列主义武装了人民群众.因此,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书报在闽西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图书工作者,必须了解过去的历史,方能指导今天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