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恭城烈士陵园坐落在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园林路1号,园内绿树成荫,古木参天,高塔红亭掩映,占地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它始建于1950年春,1963年11月加建了张云逸大将、李天佑上将题词的烈士纪念碑。从县城中心广场拾级而上,依次为纪念碑、纪念亭、烈士墓,是为纪念"恭城一·二五保卫战"牺牲的烈士而兴建。1950年1月25日,土匪先后攻占了恭城各乡工作队驻地。26日,  相似文献   

2.
在革命老区河北赞皇县千根村,村民2001年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本村烈士树立了两块纪念碑,然而仅仅两年后,一些村民以烈士纪念碑坏了“风水”为由将其推倒,建起了一座香火很旺的小庙。树立烈士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死去的烈士,其意义毫无疑问是“正”的;而“风水”之说,目前还存在争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风水”之说是江湖术士胡说八道的骗钱把戏,无疑是“邪”说。本来邪不胜正,“风水”遇到烈士纪念碑应该避让三分,可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牺牲24名烈士的赞皇县千根村竟然邪胜了正,烈士纪念碑被人为推倒,而封建迷信的小庙香火却…  相似文献   

3.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一家由"一馆三园"即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平西烈士陵园、平西无名烈士纪念地组成的纪念园.有30多所大、中、小学校将这里作为"德育基地",每年有20万人到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是京西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拒马河畔的龙山上.1985年,曾长期在平西参加抗战的萧克、杨成武、萧文玖等老将军倡议,在十渡建立平西抗日烈士陵园,以永远缅怀抗日战争期间在平西牺牲的先烈.1985年9月18日,房山县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在十渡龙山建立"平西抗日烈士纪念碑".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兴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及纪念碑》,邓小平同志为纪念碑题词:“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陵园及纪念碑》位于皖南经县城郊水西山,占地2.5公顷,包括人口、主题广场、神道、神门、纪念广场、纪念柱、纪念廊、立碑、无名烈士墓、名人题字碑廊、纪念亭及花圃。神道总长50米,纪念广场直径50米,主碑为卧碑,宽27米,高12米。《陵园及纪念碑》的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运用多种设计手法,着力于纪念性环境空间的塑造。通过一系列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1995年6月27日上午,一对衣着朴素的夫妇来到临汾市烈士陵园参观,他们就是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和她的丈夫王景清。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72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解放了临汾城。为此,7200名将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临汾战役创造了我军攻坚战的光辉战例,毛泽东曾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临汾烈士陵园就是为纪念在此牺牲的烈士们修建的。全园占地6万多平方米,烈士墓前芳草妻妻,松柏郁郁,百花吐艳。上午9时,金色的阳光穿过绿树洒满陵园,活泼的小鸟在树枝间飞翔鸣叫。陪同的同志告诉李响,园内建有烈士纪念碑、…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11,(3):30-31
在湖北汉口江岸车站.矗立着一尊昂首挺立的红色花岗岩雕像,雕像基座正面镌刻着“林祥谦烈士”5个金色大字。他就是1923年在“二七大罢工”中担任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的林祥谦,这里就是他当年英勇牺牲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板仓忠魂     
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诞生在下板仓屋后,这里从此便成为一座不再寂寞的山村。板仓葬着烈士英灵杨开慧烈士陵园座落在下板仓杨开慧故居不远处的被当地人称为“棉花坡”的山岗上。陵园里团团绿荫的桂树、香樟与松柏,使这里充满肃穆和庄严。拾级而上,繁花团簇的圆形花园中竖立着一个汉白玉雕镂的花环,花环上的花朵舒展开雪白的花瓣;雪白的枝叶与藤蔓缠绕成的花环上怒发着29朵硕大的花朵,每一朵花寓意着杨开慧每一岁青春美丽的年华。因为,烈士在她29岁那年牺牲在了刽子手的屠刀下。目光穿过雪白的汉白玉花环,扑入眼帘的是一尊耸立在红…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2011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京参观了“纪念辛亥首义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10,(9):4-4
<正>本刊讯9月15日上午,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大力支持,武汉市政协主办,武昌区委、区政府、区政协承办的主题为"追忆辛亥首义历史、传承辛亥首义文化、迎接辛亥首义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3,(8):31-32
第一条 为褒扬烈士,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烈士褒扬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烈士纪念设施,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纪念烈士专门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等设施.  相似文献   

11.
9位渡海牺牲的无名烈士默默地长眠于海边的沙滩上,海风中,掩埋于林中的坟茔更显孤独。他们是谁?他们的家在何方?50多年了,无人知晓,烈士的英魂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中。为揭开9位无名烈士的身世之迷,一份难以释怀的战友情让一位老师长走近了他们。  相似文献   

12.
正三一八烈士墓三一八烈士墓三一八烈士墓在海淀区圆明园遗址西南角。1929年,为纪念1926年"三一八"惨案牺牲的47名烈士而建。墓碑坐北朝南,5米高的六角形纪念碑,矗立在60平方米的墓基上,碑身正面镌刻"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四周铭刻刘和珍、杨德群等烈士的姓名和籍贯。1971年"三一八"烈士刘保彝、江禹烈、陈梁的墓碑从北大工学院移来,三一八烈士墓在海淀区圆明园遗址西南角。1929年,为纪念1926年"三一八"惨案牺牲的47名烈士而建。墓碑坐北朝南,5米高的六角形纪念碑,矗立在60平方米的墓基上,碑身正面镌刻"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四周铭刻刘和珍、杨德群等烈士的姓名和籍贯。1971年"三一八"烈士刘保彝、江禹烈、陈梁的墓碑从北大工学院移来,立于北侧。  相似文献   

13.
黄中柱  姜华红 《世纪行》2011,(10):25-25
本刊讯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省记协记者俱乐部、今日湖北杂志社、巴山夜雨文化传播公司共同举办的“辛亥百年”湖北百名名家书阃展于9月26日在洪山广场的巴山夜雨艺术馆正式展出,辛亥首义第一枪熊秉坤之子——熊辉等10HD多位同志出席开幕式及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前进》2021,(10)
正本刊讯(记者陈俊琦)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蓝佛安等省领导来到太原市牛驼寨烈士陵园,与省城社会各界代表一起,向烈士敬献花篮。秋日的牛驼寨烈士陵园,天青云淡、松柏苍翠;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气氛庄严。9时许,省城各界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开始。军乐团奏响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全体人员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  相似文献   

15.
荆楚历史文化中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在辛亥首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辛亥首义精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勇于创新的首创精神和改革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辛亥首义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就要全面继承和大力弘扬辛亥首义精神,不断赋予辛亥首义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根据当代社会的新特点,使之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死于非命,惨不忍言"的无名烈士1911年4月27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鲜花烂漫,在清朝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一阵阵枪声、炸弹声、冲杀声和尸体倒下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0月15日至19日,中国史学会和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辛亥首义之地——武昌隆重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全国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活动的组成部分。会议的主题是:“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提交大会的论文百余篇。应邀出席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海峡两岸、香港地区的中国学者和美国、日本、德国、南朝鲜的学者共11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学者76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刘大年),年龄最小的学者27岁(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生李培德)。参加辛亥首义的百岁老人喻育之及辛亥首义志士的  相似文献   

18.
1987年。从湖北省赤壁市新店镇走出去的老红军李平回到故乡,特意登上了当年他与红军战士们一起战斗过的望夫山,看着这片洒满革命烈士鲜血的热土,李平感慨万千:“望夫山是块革命圣地。这里牺牲了好多的战友,应当建个纪念碑来告慰这些烈士英灵!”  相似文献   

19.
正烈士陵园,是党和国家为那些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牺牲的烈士建造的安息之地。从建园之初起,烈士陵园便蕴含着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瞻仰革命圣地,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烈士陵园工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20.
<正>施洋烈士陵园位于武昌洪山南麓。1923年2月7日晚,北洋军阀以"煽动工潮"的罪名逮捕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同月15日,将其枪杀于洪山脚下。当晚,汉口人力车工会的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施洋的遗体收殓在武昌城外的江神庙中。同年7月,中共湖北党组织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将施洋的灵柩安葬在洪山北麓。1953年,因扩建马路,武汉市总工会迁建陵园于现址。纪念陵园共分三个部分,首先是瞻仰广场,施洋全身塑像耸立在广场中央。其后是高高矗立的纪念碑,碑后是施洋烈士衣冠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