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争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慎战"思想则是古代道家、儒家、兵家等思想家共同的智慧结晶。"慎战"思想是军事理想追求和现实操作相统一的产物,既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又有"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伐谋"战术,是力图维护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慎战"思想为和平年代认识复杂的形势、驾驭战争形式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2.
公安边防部队是一支代表国家和人民在边境地区,以武装形式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边境地区稳定与安全的部队。在战斗行动中,公安边防部队以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主要目的。因此,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在边防战斗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不仅体现了边防战斗的性质和目的,而且公安边防部队在客观上也具备不战而获取胜利的能力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谭玉秀  范立君 《求索》2010,(9):242-244,23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是"无年不战"、"无年不荒",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最终爆发了失业恐慌。规模庞大的失业群体承受着莫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心态失衡,进而采取异常的行为,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盗窃、抢劫、乞讨、自杀等。这些行为的普遍化与扩大化,毒化了社会风气,使社会治安受到威胁,社会局面变得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4.
高珊 《重庆行政》2010,12(3):104-106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改革历史回顾 (一)"85"方案的提出与实施 这次改革以"85"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为界标,初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高校公共理论课"两课")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框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汤菊平  梁宸 《求索》2010,(5):96-97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鲜明的"人民"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提出了"人本"理念。"人本"理念是"人民"思想基础上的承接与深化.  相似文献   

6.
欧阳斐 《求索》2013,(4):111-113
本文立足于顾炎武独特的本体论思想和人性论思想,主通过他对"国家"与"天下"的定义辨析,对"周室班爵禄"的重新阐释,对"君"、"万岁"、"陛下"等语词的溯源考察,以及对君臣提出的政治行为典范,深入论述了政治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一书是司法思想史这一"叙述"方式的首次写作实践,有着学科体系及方法论上的启示,提供了解读传统司法思想并加诸于现代法治实践的诉求。《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以仁道、中道及和谐三观来概括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的意蕴,并以此统领"史论"全书。"清华简"等史料(新材料)、"非人物为中心的多线并行写作"(新方法)、"中国传统司法思想"(新问题)三者结合是本书最大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中国应跨越资本主义社会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实现"后来者居上"的大跃进思想。毛泽东吸收与改造了孙中山这一思想遗产,提出分"两步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即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但在随后发动的"大跃进"实践中,却遭受了严重挫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发展的伟大思想,特别是总结了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总揽全局的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大跃进,指明了一条更加科学、稳健、康庄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云书海  巩志娟 《前沿》2011,(24):81-83
刑事和解制度虽然诞生于西方,但是在我国的适用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与我国传统的"和合思想"相契合,还与我国的现实法制基础相符合。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大力提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理念,在政策层面上为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与实行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对轻微刑事案件的轻刑化、非刑罚化处理的成功做法以及目前我国试行的对犯罪人的社区矫正计划的实施推广,都为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相应的司法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时代"与"90后时代"的交叉影响下,"90后"大学生群体希望保护别人,使别人受到益处的倾向通过微博的影响力得到彰显,但是其对他人缺乏理解和尊重,成熟度不高这些问题也在"微时代"背景下扩大化了。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和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为手段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业教育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可  刘梦 《前沿》2010,(2):177-179
十七大提出的"自主创业"政策,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与社会接轨的渠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富有实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广东首先被完整地提出来的。分析探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程及原因,对我们深入理解这一重要理论成果与广东实践的渊源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志宏 《求索》2010,(12):128-130
文章以《庄子》哲学中的"隐逸"思想为切入点,宏观上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隐逸"这一文化现象,进而详尽分析了《庄子》的"隐逸"观及其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从而对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所产生的得失影响进行了条列论证,提出"隐逸"思想本身无所谓积极消极,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才能使之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统一战线提出了"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要求;作为新时期"同心思想"重要策源地的毕节试验区,需要精心贯彻落实好"顶层设计",以"同心思想"推进"同心行动",勇于试验探索,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梅 《求索》2013,(4):117-119
"生道"思想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之说的一系列理论建构的总称。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在阐释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主张"生"、"道"合一,赋予"道"以"精"、"气"、"神"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并提出"太上老君"的概念,奉行"信道守诫"的宗教戒律思想,力证道教长生成仙之可能性与可行性,最终使老子自然之"道"转变为宗教神学化的长生久视之"道",为道教生命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袁秀珍 《求索》2010,(8):137-139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孔子的整个思想,包括他的经济思想,是这个时代大变迁的历史反映。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之主张,强调礼制建设,提出以"仁义"作为"礼"之文化基础,力求设计出让社会各利益群体普遍满意的制度安排。在如何"制礼"上,孔子遵循"执两用中"之中庸原则,这是孔子经济学思想之总纲。孔子正是按照这一原则去协调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利益关系的。并在他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思想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研究儒家、考察孔子之经济思想,不仅应涵摄其意,更应领悟其时代之鉴。  相似文献   

17.
丰根凤 《求索》2011,(7):236-237,165
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的全过程中,从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方针提出,到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周密部署,再到"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有效实施,都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领导指挥艺术及与众不同的军事思想。毛泽东"诱敌深入"军事思想在红军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我军战略战术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白少华  蒋天道 《传承》2012,(9):56-57
自王弼注《老》之后,《老子》就被历代学者视为是专讲玄理思辨的专著,却忽略了老子周史官的特点,忽略了他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一个社会观察者在面临政治剧烈变动下所展现的智慧。《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入世非出世,对现实社会持批判的态度。《老子》"君人南面之术"乃是帝王政治思想,《老子》就是"帝王之学"。  相似文献   

19.
史继东 《求索》2010,(9):194-196
《荀子》承继了儒家的价值立场,它以儒家先圣学说为基点,批判地吸收了诸子各家之学术思想,构筑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儒家的荀学"。《国语》作为一部先秦史书,其编撰成书远在荀子之前,其蕴含的政治、经济、礼乐等思想成了《荀子》"王霸兼用"、"法后王"等思想的重要渊源。"王霸兼用"思想是荀子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国语》是先秦时期最先肯定霸道思想的一部典籍,它的"重霸"思想对周道衰亡这一历史潮流作出了必然性阐发,也对霸主功业之措施作出了高度肯定。《荀子》的"王霸观"表现了对《国语》霸道的肯定以及对争霸措施方略的因袭。同时,《荀子》的"法后王"思想也得益于《国语》的影响和启迪。《国语》中诸多"法后王"式思想的记载都为荀子这一观点的提出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蕴莲 《传承》2011,(8):16-17,27
毛泽东与墨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譬如,毛泽东"勤俭节约"与墨子"节用"思想的一致性;墨子主张"节葬"与毛泽东时代提倡"火葬"的一致性;墨子的"非攻"与毛泽东的"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一致性。深入探讨毛泽东和墨子的这些思想主张,分析其价值所在,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和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