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0,(11):89-89
##正##1945年8月28日,在毛泽东一行抵达重庆的当晚,蒋介石在林园官邸为毛泽东举行了欢迎宴会。蒋介石一身戎装,毛泽东一身朴素的中山装,他们缓缓走向对方,紧紧握手,这一刻也成为历史上两人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握手。中国政坛上代表着不同阶级的两大政党的领袖,两个老对手相聚了,他们频频举杯,互祝健康,共庆抗战胜利。《大公报》为此发表社论说,毛泽东、蒋介石"于国家大胜之日,一旦重新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或许是这第一次的握手,或许说是两个老对手之间的英雄相惜,重庆谈判的43天中,蒋介石7次宴请毛泽东,而这7次宴请也大多是在林园。1945年8月中下旬,毛泽东接受美苏两国领导人的敦劝,及蒋介石  相似文献   

2.
《春秋》1998,(6)
四、陪都重庆四旧居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于当年11月20日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确定重庆为陪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政府官员西迁,于11月26日乘军舰抵达重庆,12月1日开始在重庆办公,遂使重庆这座西南重镇在八年抗战史上留下色彩浓重的一笔,成为举世瞩目的政治中心。南京沦陷后,作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先是随军事  相似文献   

3.
1998年8月1日,89岁高龄的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张醴泉在重庆市江津市病逝,当地市政协为他隆重举行追悼会。张醴泉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曾历任武汉行辕联络参谋、陆军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徐州警备司令部代理司令。1949年任西南第二纵队司令时率部起义。1940年,张醴泉奉调至陪都重庆,当上了蒋介石的贴身侍卫官。蒋的一口假牙,便由张负责清洗。张对蒋的生活起居服侍得十分细致妥贴,使蒋介石非常满意。1941年8月下旬,日军情报人员获悉蒋介石将于8月30日在重庆黄山官邸举行高级军事会议。此前不久,日本陆军航空队第三团团长远滕三郎,从已离任回国…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0,(11)
<正>1941年8月30日,蒋介石正在黄山官邸召开军事会议,突然日机空袭来袭。呼啸而至的炸弹在云岫楼及其附近爆炸,当场炸死卫士2人,4人受伤。蒋介石与参会人员忙躲入防空洞,才幸免于难。为什么这次轰炸目标如此准确?据此后日本陆军航空队第三飞行集团团长远藤三郎回忆,他从离任的意大利驻华大使怀利·贝克口中知道了黄山官邸的具体位置,随后又收到8月30日蒋要召开会议的密电,这才制订了针对蒋介石黄山官邸的空袭计划。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8,(8):64-69
第1天上海/台北 搭乘豪华客机飞往台北,办理入关手续后乘专车往台北市,参观位于福林路上的士林官邸(蒋介石故居),士林官邸分为花园与官邸两部分,原为蒋介石在台北士林的行馆,内有一栋官邸,称为“正房”,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0,(11):90-91
<正>重庆最让人难忘的不仅是雾都的山明水秀,还有那些刀光剑影留下的历史痕迹。到重庆一游,最想去的地方不是歌乐山,不是化龙桥,也不是已然面目全非的朝天门,而是黄山云岫楼,因为那里曾经是蒋介石的官邸。黄山位于重庆市南郊,地处南山森林带的最东端,海拔580米,面积约400亩,因重庆富商黄云陔于1913年在此修建别墅"黄家花园",故名"黄山"。作为"隐居"在巴山云雾中的国民政府抗战决策重地之一,黄山陪都遗址建筑群,在众多的陪都遗址中,无疑有着特殊的地位。行于黄山之间,不为奇峰幽谷所动,不为青松翠柏所动,翘敬之情,却随石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0,(11):91-91
##正##1939年8月8日,希特勒密使戈宁来到重庆黄山官邸,要与蒋介石密谈,蒋介石却叫宋美龄接待,说是"凡我夫人的谈话,一概就是我的谈话"。戈宁说他是代表希特勒前来斡旋中日之战以便双方求和的。宋美龄问他:"你们取得了日本方面的同意吗?"戈宁说取得了。她问:"怎么个和法?"戈宁说恢复到"七七事变"之前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吴亚明 《黄埔》2007,(4):56-57
暗夜的一把无名火,烧得蒋介石的“草山行馆”只剩断壁残垣,到现在真相不明,人们在关心此事后续发展的同时,也关心起蒋介石遍布台湾各地的其它30多处官邸和行馆的现况来。想当初,这些官邸和行馆都是民众禁足的神秘之处,但是岁月不拘,风云变幻,如今蒋介石的这些官邸和行馆,有的成了观光景点,有的成了饭店,有的则成了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9.
孙立极 《两岸关系》2011,(1):58-59,19
台北的冬天,细雨如泣如诉,不是出行的好天气。位于台北的士林官邸,游客仍络绎不绝,冒雨前来参观这座蒋介石居住了25年的故居。  相似文献   

10.
1959年的台北冬季,显得特别寒冷。在台北的国民党官邸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脸上都布满了愁云,显得忧心忡忡。12月16日下午4时左右,人们突然看见多日来闭门不出、不见阳光的“总统”蒋介石从官邸走出,艰难地坐上了汽车,急速开往阳明山的台北荣民总医院。  相似文献   

11.
外事往来     
3月13日王鸿举市长赴日本驻华大使官邸,拜会阿南惟茂大使。双方就加强交流合作进行了会谈。同日,余远牧副市长在香港万丽海景酒店会见澳大利亚华特尔集团董事长张肯尼一行。3月15日吴家农副市长在市外事大楼会见美国巴特塞尔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彼得·特尔特一行,并就该所在重庆设立办事处等事宜进行了交谈。3月16日王鸿举市长在市外事大楼会见了以加拿大国会议员简华直为团长的密撒沙加市贸易和教育代表团一行,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3月18日余远牧副市长在市外事大楼会见日本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社长井手寿之一行。3月20日吴家农副市长在市外事大楼会见美国孟菲斯大学福格曼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约翰·皮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抗战时期“马寅初被捕案”的流行说法是 ,马寅初因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而被特务绑架 ,投入集中营 ,后来蒋介石被迫将马寅初从集中营释放 ,但仍将其长期软禁在重庆家中。笔者认为此说不确 ,马寅初的基本态度是拥护蒋介石来反对孔祥熙、宋子文等“大贪污” ,蒋介石为了保住孔祥熙 ,将马寅初逮捕。正因为马寅初“拥蒋反孔”的立场 ,及其巨大的社会影响 ,蒋介石对“马案”采取了特殊处置 ,即以“立法委员奉派考察”的名义进行秘密软禁。马寅初 1 942年 8月获释后 ,很快参加立法院的会议、讲课、公开讲演等各种社会活动 ,此时他又被“软禁于重庆家中”之说不成立。  相似文献   

13.
1948年12月31日晚上7时30分,蒋介石在南京黄埔路总统官邸举办晚宴。这是蒋家王朝面临总崩溃的时刻,在大陆举办“最后的晚餐“。出席晚宴的有:副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孙科、立法院长童冠贤、监察院长于右任、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以及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邵立子、陈立夫、黄少谷、贺衷寒、王世杰、吴铁成、王宠惠、张厉生、朱家骅、张治中、程思远等40多人。官邸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照耀夺目,四周墙壁贴满七彩剪纸,表面上充满了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7点30分,蒋介石在蒋经国、张群陪同  相似文献   

14.
外事往来     
2月26日黄奇帆常务副市长在市外事大楼会见了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率领的代表团一行。双方希望今后在更多的领域有更广的合作。2月27日童小平副市长会见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2月29日凌月明副市长会见法国威力雅交通亚洲总裁居祺迈一行。3月2日市长王鸿举在德国驻华大使官邸会晤了法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双方就重庆与德国在经济、文  相似文献   

15.
<正>天津国民饭店是1923年由美国美丰洋行买办李正卿出资兴建的,她在当时是上流社会人士出入的场所。1934年11月9日,我国爱国将领吉鸿昌在国民饭店的45号房间遇刺被捕,遂后被押解到北平(北京)。1934年11月24日,蒋介石下令将吉鸿昌于北平(北京)"就地正法"。临刑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写下了  相似文献   

16.
林园,因其风景秀丽而远近闻名,被人们称为山城重庆的一颗明珠。它位于重庆西郊25公里处歌乐山南麓的槽谷中,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校园。大凡来此参观的人,都会看到一座高大的墓茔。它背靠茂密的森林,安卧在一片石岗之上, 墓碑上刻着"国民政府故主席林森之墓"11个大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校校园里,为何还有国民政府主席的  相似文献   

17.
《前进论坛》2014,(12):F0004-F0004
<正>1938年9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简称"解委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央机关由武汉迁至重庆,在李子坝半山新村3号(现渝中区嘉陵新路55号)办公,至1946年5月从重庆迁至上海,在此办公长达7年又8个月。其间,中共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等曾来此处与民主人士共商国是。同时,半山新村3号还是当时在重庆的党外人士活动中心之一。半山新村3号原为四幢二层小楼,坐西南朝东北,穿斗砖木结构,悬山式青瓦屋顶。一号楼住庄明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0,(11)
##正##这是一张广为人知的照片。照片上的蒋介石和史迪戚气氛融洽,但其实不然。两个人的冲突并不在政治上,甚至也不完全在军事指挥上,而更多地在于性格上。上演这一场恩怨的舞台,正是蒋介石在抗战中的云岫楼。1942年3月9日晚上,蒋介石和宋美龄就在他们的黄山官邸举行宴会,宴请刚抵达的史迪威。应该说,黄山的初次会面双方都很友好。可随后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就令两人产生纠葛。蒋介石有了第一次撤换史迪威的想法。1943年,在制定缅甸反攻计划  相似文献   

19.
1938年。冯玉祥随国民政府西迁到陪都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他.与委员长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蒋介石既想利用冯的军事才能,又对冯联合共产党抗日的主张非常不满。于是,蒋介石对冯一是利用,二是排挤。而冯玉祥对蒋的品德早已嗤之以鼻,他在重庆八年,曾二次调侃过蒋介石。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冯玉祥真够胆大的。  相似文献   

20.
解读“院士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刊于2003年第5 -6期连载顾海兵《吸取发达国家经验教训改革我国院士制度》一文 ,拜阅之余 ,觉得其所论所据与事实相差甚远 ,遂成此文 ,以为讨论。对Academy 的解读中国科学院的英译是Chi neseAcademyofSciences,中国工程院的英译是ChineseA cademyofEngineering。两者的关键词是Academy,源于希腊文的Akademeia。古希腊的阿提卡地区有一位叫Akademos的英雄 ,其墓地所在的橄榄林园被人们命名为Akademeia。公元前387年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始在这林园中讲学 ,形成了柏拉图哲学学派 ,Akademeia也就因此而被称为“柏拉图学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