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的论成果,它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的党建理论又是在科学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理论建树,是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新贡献。一、江泽民党建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江泽民党建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和内容的理论思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首先,江泽民党建理论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的冷战时代和两极格局就此终结,国际形…  相似文献   

2.
彭沛 《理论月刊》2006,2(5):21-23
“三个世界”的理论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依据,使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对外关系获得空前发展。中欧关系的改善和迅速发展就是在该理论指导下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辉 《桂海论丛》2004,20(3):41-43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建国后,毛泽东先后提出了"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两大理论构成了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不同时期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一思想在国际政治和中国对外关系两个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其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张春荣 《前沿》2010,(10):57-59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围绕着中国"为什么要独立自主以及如何实现独立自主"展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当前,国际形势处在复杂的变动之中,我们在继续坚持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同时,还要研究解决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如何实现独立自主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形势充满复杂多变的时代,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保持了总体缓和,局部动荡持续不断,时而剧烈,时而趋缓的基本态势。“9·11”恐怖袭击事件又为未来国际格局和地区形势发展注入了新的复杂因素。面对这种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冷静观察,沉着应付,对国际形势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和客观实际的新观点和新思想、新论断。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6.
李渔戏剧“结构”论的美学真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李渔研究中的诠释分歧 ,揭示李渔戏剧“结构”论的美学真谛 ,认为李渔的戏剧结构论 ,是以结构的整体性为前提、叙事性为中心、自身调节性为格局的三个理论层面高度融合统一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的创新和发展概括为“三论”:“合作论”,即党与宗教界“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关系;“管理论”,即政府与宗教的关系,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适应论”,即社会与宗教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文章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对“三论”的形成脉络、理论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孙永芬 《前沿》2008,(11):52-56
回顾西方民主理论发展的历史,人民主权理论不仅是近代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面旗帜,而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政治思想家首推卢梭。卢梭人民主权论的理论基础是主权论、契约论和权力合法论;卢梭人民主权论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并且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可代表的。尽管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日渐式微,并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其不仅是时代的产物并影响了历史时代,还在于它体现了人类对政治追求的理想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站在新世纪和新千年的时代高度,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眼光(以下简称世界眼光)驾驭全局的典范。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世界眼光,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断提高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三个代表”是世界眼光的科学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中国共产党的新征程更需要世界眼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运用世界眼光观察分析时代和形势的重大…  相似文献   

10.
曹海林  梁晓芳 《前沿》2002,3(2):2-4
人民主体论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哲学基础。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主体论的哲学观和价值观 ,是对毛泽东关于人民主体论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理论界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始终贯穿着“综合经济基础论”和“单一经济基础论”的理论论争。在两者的是非曲直已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所澄清,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文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已有定论,而且已列入《宪法》的情况下,理论界、教育界、出版界仍有人视“单一经济基础论”为正统,沿袭被实践否定了的错误概念,造成思想理论上的混乱,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羁绊。因此,在反思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评价“综合经济基础论”,弄清它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就成为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综合经…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敏锐地观察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适时阐明了不同时期的"中间地带"理论并最终发展到"三个世界"的划分,从"中间地带"论到"三个世界"划分的内在逻辑还蕴涵着世界格局将向多极化发展的潜台词.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毛泽东的"中间地带"理论使新中国找到了正确的国际定位,并通过相应的外交战略和策略,巧妙地利用各种国际力量制衡于国际关系舞台,为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独立自主外交包括独立的战略判断能力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今后仍将继续是维护中国主权与安全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张志强 《传承》2013,(3):59-6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创新变得尤其重要。江泽民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创新动力论”,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方面,是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下对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的发展,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理论追溯,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的关系,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从而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这一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志明 《人民论坛》2012,(18):70-72
西方左翼学者的全面、深刻反思,有助于打破西方自封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对"真理"的垄断地位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发展,国际力量平衡、国际关系格局均出现新的变化。在探究如何认识这种新变化的努力中,西方左翼学者对西方舆论界流行的"文明冲突论"、"全球治理论"和"权力转移论"三大国际关系思潮进  相似文献   

16.
程萌 《学习与实践》2023,(3):121-129
“奇点”是当前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影响的重要理论框架。它通常用来表示人工智能将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打破人类与机器之间界限的巨变情形。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尽管近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形态与从手工工具到机器再到人工智能的生产方式变化有紧密联系,并且人工智能在19世纪机器体系替代人的体力器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展现出替代人的脑力器官的演变趋势,但它在实质上难以获得人之为人的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决定的主体性意识。基于此,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形态变革之间内在勾联的角度所总结的“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科学价值。这即是说,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带来的并非“机器是人”的“物种奇点论”,相反是使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可能的“社会奇点论”。  相似文献   

17.
何咏梅 《湖湘论坛》2003,16(1):40-41
“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理论 ,都是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坚持从国内外斗争形势、政治力量变化的实际出发 ,坚持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内外力量的战略思考 ,是毛泽东国际统战思想的理论基础。一、“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世界政治力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迅速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 ,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 ,建立了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 ,共同对敌。可是 ,随着战争的胜利结束 ,不同社会…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文化方面的论述已经从江泽民同志的“精神纽带论”发展为“心灵契合论”,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整体范式转换,揭示了两岸关系从物质性对抗走向心灵契合的人化世界的前景。“心灵契合论”涉及三对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辩证关系、中华文化复兴与两岸文化融合的天然连结。构筑两岸文化认同是两岸文化交流的核心目标,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解决文化认同问题,而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政治认同乃至国家认同存在着密切关系。要鼓励两岸同胞发挥各自优势和利用自己的个性特点,传承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人类历史的发展常常伴随着世纪交替的年代步入新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表明,90年代也将成为本世纪历史的关键岁月,它标志着世界将从战后向战后之后时期,即“后战后时期”转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下一世纪世界格局的雏  相似文献   

20.
略论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芹 《前沿》2002,(4):20-23
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本质的把握是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毛泽东国际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形成 ,对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 ,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毛泽东为新中国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 ,为恢复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和维护人类的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