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寻找提高国家跨部门协作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的途径,将成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整体性思维、共享性思维、智能化思维、关联性思维对国家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的联防协同准备机制、联防联控预警机制、联动联治决策机制、互联互通恢复机制的现代化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建立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危机相关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人才治理创新是我国人才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大数据驱动人才治理场景、思维、方式、模式和过程面临以下转变:从样本数据到全量数据,从线性思维到关联思维,从信息管理到数据治理,从经验管理到智能决策。在人才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中,政府需要树立"基于数据"的人才治理理念,完善人才数据网络的互动治理机制,构建"数据+"人才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人才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机制分别是国家动员和控制、社会动员和控制的具体呈现。根据国家动员和控制、社会动员和控制程度的高低,可以把应急管理分为常规治理、管控型治理、动员型治理和半总体性治理四种形态。联防联控是科层制的改造和非常规运作,是管控型治理;群防群控是基层社会的唤醒和动员机制,是动员型治理。当联防联控与群防群控有效结合,应急管理实现了非常规的国家治理和非常规社会治理的再平衡,它具有强大的控制和动员能力,可以满足应急管理的效率需求。  相似文献   

4.
推进城乡警务一体化建设,补好农村警务这块"短板",既是落实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然要求,也是公安机关加强基层治安治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推进之道有五,其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其二是加强"村寨文化"建设,重建乡村秩序和制度;其三是培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安意识,构建良性的治理场域;其四是加强政策引导,补齐农村警务建设滞后的短板;其五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数据驱动型的农村警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非工程类综合治理,需要在科学预警、分类施策、着眼长效等方面下功夫,强化道路交通事故的监测研判和压力传导,强化农村交通、事故路段、车辆源头、路面违法的重点整治,强化宣传教育、联防联控、协管力量的体系建设,打造"一预警四整治三建设"的系统治理模型,形成政府主导、精准发力、公众参与、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治理新格局,以期遏制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提高出行安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在具有空间和领域外溢性的环境问题治理中,多元主体共治模式逐渐成为国家和地方打破环境污染治理困局的重要政策途径,因此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审视多元主体在环境共治中的行为本质,将主体间关系结构融入区域治理网络层面,从而识别并揭示区域环境共治中的多元主体集体行动逻辑与发展方向。在集体行动及其网络属性的理论探讨基础上,文章以杭州与合肥两个都市圈为案例,从共治主体的同质性与均衡性及网络结构的紧密性与依附性角度,对该区域环境共治网络的结构属性和演化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杭州与合肥都市圈的环境治理模式分别实现了由单核凸显型和松散参与型向多元协同型的演变,以政府为核心主体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型治理模式成为未来环境共治的有效路径走向。  相似文献   

7.
发展相对落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社会变迁背景下复杂性治理的重要场域,多元共治是此类场域的理想治理模式。通过选取全国98位“第一书记”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出驱动型统合治理概念,用以阐释政党统合驱动乡村共治的实践机制及内在逻辑。具体而言,在乡村治理进程中,以“第一书记”为人格化代表的执政党运用包含赋权型统合、经营型统合和动员型统合三大实践机制在内的驱动型统合机制,激活了乡村的政治势能、经济动能和行动效能,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配合的共治格局。这体现了“政党驱动社会”的内在逻辑,意味着政党统合力与社会凝聚力之间是交融互促的双向驱动关系,由此共同构成了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的技术逻辑呈现了技术决定论的历史演进与局限超越,聚焦技术对社会的塑造和技术对治理的建构,经历了社会修正、改进和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决定论、专家治国论到技术赋能和支撑社会发展,人类以技术逻辑建构社会逻辑,产生了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的思辨和实践."互联网+"和"区块链+"实质上是社会治理技术逻辑的当代呈现形式,体现出算法确定的边界逻辑、数据构建的场景逻辑和多元呈现的风险逻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2.0版,"区块链+"实现了从私人生活连接、经济发展连接到政治活动有效连接的时代转向,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性"模式创新.面向新时代的"中国之治",要兼顾好科技和人文的辩证关系,以智慧治理统合价值理念,聚焦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不仅仅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治理理念的全方位变革,其蕴含的巨大价值和能量成为重塑政府治理生态的关键要素,成为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论述了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创新的价值契合点,深入分析了大数据视域下政府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利用大数据进行政府治理创新的系列举措,以实现政府开放、协同、智慧、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城市雾霾肆虐,虽然大气污染防治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层面的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但由于现行法律规范过于陈旧且修改稽延、联防联控机制落后、程序性规范缺乏、行政化色彩浓重等,无法应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需要制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法》,增加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程序性法律规范,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重污染处罚力度,确保刑法对环境犯罪的有效遏制,并完善相关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