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念塔”是贵阳市内一个老地名,现在不但还在使用,而且是几条大道交叉的繁华之地。但是,有点奇怪的是,今天的贵阳人,来往此地一千遍,都没有看见半点“纪念塔”的影予,也根本不知道这个地名的来历,竟然从来没有想到要打听打听:塔在哪儿?纪念谁?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笔者在家门口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群小学生叼着烟卷,聚在一起闲聊,他们吸烟的神态都很自然,让人一看便知个个是“老”烟民,这种“烟民”低龄化现象实在令人忧虑。吸烟危害健康,这一事实,几乎被所有的人所承认,但为什么会出现青少年吸烟现象呢?据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总觉得很多成年人都吸烟,身体照样健康;二是很多青少年认为吸烟有“派”,具有男子汉风度;三是“小烟民”慷慨赠烟,总抽“伸手牌”不免寒碜,于是自己也买烟,赠给别人,一来二去,烟瘾渐深,最终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烟民”。青少年吸烟,不仅…  相似文献   

3.
1996年对芸芸众生的中国烟民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太美妙的年份,其原因倒不是因为这些烟民都深刻地人识到了烟草中对人体极为有害的物质,从而使部分烟民自愿退出吸烟的阵营,而是因为下面的一些原因:政府部门进一步规范烟草广告有资料表明,目前15岁以上的中国人巾,吸烟者王有3亿多人,占总人口的30%左右,这个数字在世界人多的国家中排名第一,占世界总吸烟人数的四分之一。这个“第一”对中国人来说,似乎不应该值得骄傲与自豪,相反倒让人觉得有些不自在。事实上,国人在吸烟方面还不仅是这样一个“第一”,而且在烟草种植面积。房烟…  相似文献   

4.
都知道丽日晴空下会有风雨,都知道风平浪静中会有祸福。“气象万千”这个词并不单指自然界的风云变幻,人生亦如此。本以为像往常一样,严冬过后会是一个暖意融融的春天,莺歌燕舞,鲜花盛开,却谁知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那个中国人叫它“非典”、外国人称之为“SARS”的家伙跳了出来,于无声处突然袭击,人类凭空遭受一记重拳,却不知对手在哪儿。 这个春天不寻常,我们见惯了的漫漫沙尘不见了,却见识了  相似文献   

5.
笨牛 《中国保安》2005,(6):30-32
安徽省合肥市有一位摄影记者,在街上被小偷掏包后突发奇想:偷拍小偷,把“钳工”们的行为公之于众。这位记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拍下了小偷们的偷窃过程。——贼有“第三只眼”,偷拍屡次失败。——苦练功的记者,还是斗不过小偷。——守株待兔,小偷终于进了记者的镜头。——假奶奶的精彩表演、亲密恋人的高超偷技、5岁小男孩的边玩边偷……都曝光在世人面前。38岁的刘兵生是个老摄影记者了,肩上背个摄影包,脖子上永远挂个照相机,他是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觉得只有这样才不会漏掉最精彩的瞬间。有一天,刘兵生在大街上抢拍一个突发事件,完工后急急…  相似文献   

6.
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校校长会议正在县教育局大会议室里进行,分管教育科技卫生的门副县长突然来到会议现场。   局长讲完后,请门副县长作指示。   门副县长接过话筒,突然问教育局长:“本县中学里有个叫‘王党’的吗 ?”   “好像没有。”问题问得突然,局长惘然答道。   门副县长接着问人秘股长,人秘股长坚决地说:“没有 !”   门副县长又往台下校长群中逐个问,问到第十中学校长时,十中的刘校长说:“我们中学倒有一个叫王党的,不过已多年不教书了,在看大门呢。去年停薪留职了,去了哪儿不知道。”   门副县长盯着刘校长又问:“为…  相似文献   

7.
郭莉 《公民导刊》2007,(6):49-49
“老外”这个词从何而来,还真没有接触过,遇到一个较真儿的蓝眼睛,问:“外,是不是指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呀?”很是委屈还有点愤怒。为了平息那点萌芽中的愤怒,我说:“怎么可能!外就是外国人嘛,而且,中国往往对自己尊重的人,才加称老,比如为师者我,明明不老,还是要叫我老师。这是尊重!”中国人是否尊重“老外”们,我不知道,但是和老外一起逛街时,会发现“女人街”的东西平白地和“大都会”的价格相差无几了。  相似文献   

8.
常听人说:“××这孩子呀,我看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看他现在……。”还有人说:“从小看大,三岁到老”当时我倒觉得他们说的都正确,可是当我在政治课上学习了一些唯物辩证法原理后,才知道他们说的是不对的。“三岁”不能“看到老”的。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省金乡县卜集乡,人称敬老院的马西云是孤寡老人的“孝女”。但知道马西云的人们都说: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1989年,卜集乡刚刚建起了敬老院,马西云主动“请战”,由一名乡办企业的业务员变成了一名服务员。当时,39岁的她已守寡7年了。婆婆年近80,儿子、闺女都在上初中。家里侍候老人,照顾孩子,种责任田,全都搁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有人说她,“你真傻,放着既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不干,却偏偏去干侍候人的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你一个人该怎么过啊!”马西云没想那么多,很快就走马上任了。敬老院里工作人员少,样样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烟草大国,烟民也极其众多,每年因吸食香烟得病而死亡的就成千上万。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要戒掉却并不容易。至今全世界的戒烟运动都收效甚微。于是人们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健康吸烟法,既能使吸烟者享受吸烟的乐趣,但又无损健康、不上痛?这种设想终于在一个名叫蒲郸名的中国人那里获得了突破。他发明的“益寿健身”香烟,将健康吸烟变成了现实。蒲郸名,出生在邓小平的故乡四川省的一个医学世家,今年40岁。他早年毕业于南部县卫生学校,曾被分配在双峰医院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中国引进报》上看到人类未来…  相似文献   

11.
胡杰 《人民公安》2011,(5):46-49
这笔钱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他一直走哪儿带哪儿,恨不得拴在肋骨上。后来,知道他打的人已经死了,魏平刚把肠子都悔青了。  相似文献   

12.
见证与反思:一个老三届人的自述■徐浩渊盯着好不容易定下来的标题,我手中的笔异常沉重。三十年了,比我们老的人、小的人、中国人、外国人都在言说“文化大革命”,只有我们自己,这段历史的主要当事者和见证人,一直保持着沉默,任人褒贬。有心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只...  相似文献   

13.
十日追踪     
一   2001年4月5日,河南省长垣县西北部的余家乡老岸村村民廉俊杰3岁的儿子廉康达被绑架。当时是晚上7点20分左右,只有孩子和他的奶奶在家。祖孙二人正看电视,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30多岁模样高高瘦瘦的男青年,灯光昏暗,老太太看不清来人的长相,惊慌地问了一声;“你找谁?” 男青年说:“你们这里做不做剖腹产?” 儿子是村里的个体医生,这人有可能是来找他做手术的,老太太放松下来说:“俺家里不做,要做都在门诊上,俺孩儿不知道在不在,我给你打个电话问问。”老太太走到桌边,拿起电话,突然,后脑勺被重重一击,…  相似文献   

14.
“成年烟民”与青少年吸烟问题夏忠群吸烟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思想品德以及工作学习等都有很大危害,因此,这个问题一直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有关方面所关注。经过多年努力,制止青少年吸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到近几年,青少年吸烟率又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大学生吸烟率以每年4个百分,大的速度上升,高中和初中男生的吸烟率分别以每年2.3和3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不仅如此,近年的青少年吸烟还有明显的低龄化和高档化的发展趋势。如此严重的情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其巨大的危害性是不容低估的。客观地说,青少年吸烟现象屡禁不止,越演越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成年烟民”的吸烟行为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即“成年烟民”的吸烟行为在客观上对青少年吸烟的促使作用,是一个最为主要原因。因此,基于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方式具有明显影响力的家长、前辈、老师等诸多身份的“成年烟民”,对令人担忧的青少年吸烟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成年烟民”都应为制止青少年吸烟作出应有努力。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学习群体的行为方式。一般认为,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有家庭、学校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 :“青春” ,是一个让人愉快 ,让人兴奋 ,让人产生许多美好联想的字眼 ;然而 ,“青春期”却往往是一个让人担忧 ,让人烦恼 ,让许多人困惑不解的时期。无论是对“青春期”的亲历者──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 ,还是对“青春期”的法定向导──中学生们的教师和家长来说 ,“青春期”都是一个颇为神秘的领地 ,有许多找不到答案的难题。于是 ,“青春期现象”往往成为“青春期问题”。而且 ,一些“青春期问题”也是中学生与教师及家长发生冲突的焦点。很多年前 ,一位教师在谈到中学生时 ,颇为无奈地说 :他们该知道的知道得太少 ,不该知道的…  相似文献   

16.
做一个君子     
这是一个令人回味、感慨的新闻镜头。 8月6日,在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之际,温总理赶到医院看望了他.并送了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君子兰的花语除了“高贵”、“宝贵”外,尚有“丰盛、有君子之风”的寓意。总理送君子兰,可谓意蕴深含,既透出对羡老“君子风范”的景仰.又是对世道君子之风的呼唤。总理希望,每一个人都像羡老一样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相似文献   

17.
吸烟,好不好?不好!可就有那么多人在吸。中小学生也不例外。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最近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统计,全国15岁以上吸烟人数近3亿,居世界之首。学校也有一支特殊的“烟民队伍”。据笔者分别对农村和城市的1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吸烟和涉足过烟的中小学生占门%。我们需要造就千千万万的接班人,但我们决不希望“小烟民”的队伍愈来愈大。香烟如此受到中小学生的青睐,与他们头脑中存在的一个个“烟文化”的“误区”是分不开的。抽烟波认为是男予双的风度A、烟雾中的“学生族”如果说吸烟是追求一…  相似文献   

18.
忙人老宋     
宋桂营生前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道东港口社区的残疾人助理员.2016年7月11日凌晨,因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要不是老宋去世,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心脏已搭了4个支架.不论在单位或在社区,再忙再累,他也从未提起过自己的病情.残疾人助理员只是老宋众多“头衔”中的一个,2007年在残联公开招聘下,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残疾人助理员岗位,开始从事基层残疾人工作.基层工作越来越忙,老宋又喜欢操心,社区里的人都称他为“大忙人”.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靓女俊男都讲究“潇洒”,“侃”起来海阔天空,个个都是天之骄子,聪明过人。然而,“潇洒”一番后,冷静下来,发现竟一无所得。于是一个个又感到空虚和烦躁,总觉得哪儿哪儿都不顺心。 老人们常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现在谁还信这一套呢! 1994年夏天,我有幸认识了罗铮,  相似文献   

20.
我今年才十六岁,可是至今在我脑子里‘忘不了’的事情,比有些年龄大於我一倍的人还要多。我忘不了,七岁那年,亲生父母由於我当时还不懂的原因,突然不在一起过了。我奇怪,原来对我都很亲的爸爸妈妈,突然都不喜欢我,谁都嫌弃我了。后来才知道,他们离婚了。但当时我不懂,只知道从今以後家里没有人关心我,体贴我,再也没人给我添置新衣,买好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