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不平凡的1999年,中国经济终于摆脱了连续几年市场疲软的阴影,重新焕发了市场活力。而中国经济学界在这一年亦对基础理论研究给予了更高的重视。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的出版和1999年全国政治经济学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冷落了十几年之后重新活跃起来。又因这一年正处于世纪末,具有特色的是,许多人对这门学科的历史进行了新时代的概括性的总结。一、50年和100年的历史回顾1999年12月27日,《经济日报》理论周刊发表整版的历史回顾文章。成保良在题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一文中…  相似文献   

2.
《理论前沿》1998年第8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要完整准确地宣传十五大的有关理论》的文章。其中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此,我曾写了一篇文章向该文作者请教。文章以《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3.
青年的伦理困惑向道德建设提出的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年的伦理困惑向道德建设提出的任务陈升3年前《中国青年》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个伦理问题》的文章。①这些问题是作者平日间与青年人接触中捕捉到的。文章只是客观地摆出了问题,没有什么评论。3年过去了,这些伦理困惑在青年中仍然存在。②研究...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香港《文汇报》上发表了文森荣写的一篇题为《李光耀推崇中国改革》的文章。文章谈到苏联哈萨克加盟共和国聘请李光耀担任它的经济改革总顾问,并邀请他在哈萨克最高苏维埃演讲。李光耀在演讲中赞扬了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现将这篇文章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从司法的立场出发,微观地考察法律适用方法的研究,正在中国蔚然兴起。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却对这个方法该叫什么,产生了疑问。2003年,郑永流在《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发表了一篇题为“法学方法抑或法律方法?”(以下简称“郑文”)的文章,首次将该方法的名称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1978年2月24日~3月8日五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选举邓小平为全国政协主席。2月26日~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叶剑英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华国锋为国务院总理。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一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7.
陆立军教授和王祖强副教授合著《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这部近45万字的学术专著旨在创立一部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为此在理论创新上下了很大功夫。该书所论及的大多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我读后认为 ,该书与市场上一般的《新论》、《新编》相比 ,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定位准确。政治经济学是国民经济学 ,该书遵循这一原理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社会形态。作者指出 ,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苏星教授所著《新中国经济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后,中共中央党校于1999年11月30日在京举行出版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于《新中国经济史》一书的写作方法、史料运用、内容特点等进行了讨论。一、关于《新中国经...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讨论重点之一是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史。鲁毅同志在《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2期上发表的题为《国际关系史也要有中国特色》一文对我很有启发。现在我也谈谈自己一点肤浅的看法,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指正。一“国际关系”一词涵义宽广。一般来说凡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都包括在内。伦敦经济政治科学学院1979—1980年国际关系专业课程表内列有58门课,着重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政  相似文献   

10.
一、“综合经济基础论”是对唯物史观新的理论贡献 杨献珍关于“综合经济基础论”的理论观点,是针对建国初期在讨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时,呈现出的思想混乱,特别是“单一经济基础论”者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经济一种成分才是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和理论建树集中反映在1953年《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和1955年6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相似文献   

11.
资料性文章应重视准确性和严谨性卫兴华最近读了晓亮同志发表在《党校科研信息》1994年第9期的资料性文章:《1993年我国经济学研究动向(下)》,其中涉及到我同他的有关争论。他说:“私营经济是否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我曾写过文章说,私营经济从微观基...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和平崛起”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3日,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由此,“中国和平崛起”正式成为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现将近一年以来关于中国“和平崛起”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一、关于“和平崛起”的条件在这一点上,学者们的看法基本达成共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相似文献   

13.
主编的话     
2008年<外交评论>第1期与大家见面了.我写了一篇题为<世界在反思"民主化">的文章.这是我近几年来与国际上各方人士进行接触和参加了一些国际会议后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据香港《信报》1993年2月12日消息,陈云同志于春节期间给中央和国务院写了一封题为《我的几点看法和提议的信》,信中提到了对政治、经济、思想,宣传、组织、党建、对外关系等等各方面的看法共十大要点:一,领导者要清醒,勿头脑发热,头脑发热要办坏事。在这个问题上,中央和省、直辖  相似文献   

15.
纪念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20周年暨1999年学术年会,不久前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会议就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热点问题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研究四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文仅对关于中国社会学发展若干基本问题的观点概述如下:一、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历史性贡献中国社会学迎来恢复重建和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春天,能够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几乎同步进行,是与邓小平的名字分不开的。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报告,提出了社会学和其他社会…  相似文献   

16.
深化前沿问题研究进一步繁荣理论阵地梁衡首先,请允许我对《理论前沿》办刊十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我虽然不是搞理论研究工作的,但我是《理论前沿》的忠实读者。我经常读到在坐各位专家学者为这本杂志写的好文章,让我受益匪浅。《理论前沿》办得好,名符其实。既突出理...  相似文献   

17.
吴敬琏在2009年5月14日《北京日报》撰文认为,改革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就不能不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现在,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政治经济学问题,都需要用现代政治经济学来加以回答。略举几例:其一是社会保障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校科研信息》1991年第4、5期合刊发表了王贵秀撰写的《谈谈民主集中制的实质问题》,1992年第7期又发表了张玉昆的切磋文章。我认为,这一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在今年第5期上,又发表了谢启庆的《民主集中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其中介绍了列宁从1899年到1920年创立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历史。我认为,谢启庆关于这一段  相似文献   

19.
倘若直截了当地说,中国市长先生们“不会讲话”,怕是无人相信,也会有人指责我“危言耸听”。可惜,这是事实。去年第12期《建设者》杂志上有人写了一则文章,是谈2004年初秋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了一个题为“首届世界大城市高层论坛”,会上世界各地大城市市长们必定要发表讲话,“论坛”,顾名思义,不谈不语还算什么“坛”呢?!已经有人作出了估价,中国市长们的发言水平与其它国家市长相比有明显的不足。私下里,好几位外国市长说,听了中国市长的发言,往往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究其原因。是千篇一律,没有特色,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倘若用我…  相似文献   

20.
1991年4月15日,江泽民同志致信李瑞环、丁关根和王忍之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1991年5月2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头条发表了题为《向新的科技革命进军》的署名文章。此后,理论界迅速作出反应,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挑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这里,我们以最近发表的文章为主,结合过去几年的研究情况,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