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图书馆是公安院校培养学生警察职业素养的重要阵地,但在培养学生警察职业素养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培养工作浮在面上的多,深层渗透、深度融合不够;培养资源存在缺陷,建设机制有待完善;培养方式单一,评价体系尚需改进。培养措施:以提升职业素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融入公安专业教育的组织建设;系统整合公安类学科资料库的资源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公安职业教育从属于职业教育。公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警察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等职业资格及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养、扎实的公安业务素质和公安工作能力的公安人才。因此,公安职业教育具有政治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办学模式转型,充分说明广州公安职业教育始终自觉服务于公安中心工作和队伍建设,对广州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及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逻辑作为公安院校的基础学科,是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其法律思维素养,必不可少的学科。随着教学改革在公安院校的逐步深化,法律逻辑教学改革面临一系列新困境。现代警务工作也倒推法律逻辑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深化逻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学生的法律认知能力、法律语言表达能力和公安工作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素养,推进公安警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侦查权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其法治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侦查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是预备侦查人员的重要来源之一,培养其具备未来执业所需的法律素养,既是侦查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衡量公安政法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系统的法律知识、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公正的执业操守和法律践行能力四位一体共同构成侦查人员的法律素养,其培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趋势及规律,又要体现出侦查实践的现实需要。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参与实践活动等是侦查学专业本科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公安执法执勤通用能力是指能够满足一线执法执勤工作岗位通用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等胜任力。公安执法执勤通用能力的结构包含政治素养、法律素养等十个有机组成部分,能力层级包括知识识记、单点应用、多点应用、关联应用和创新应用等五个层级。公安院校执法执勤通用能力的培养,既需要从教学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整体优化,也需要每一位教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计方案,不断优化"线上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综合培养模式,才能推动公安院校本科教育步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公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突出公安院校特色,坚持公安职业能力为本,课程设计符合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特征,准确把握理论教学体系改革方案、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方案、警学研相结合实施方案、师资调配实施方案四个关键性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科学人文底蕴,满足公安基层一线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7.
辅警作为警务活动的主要辅助力量,加强对这支力量建设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提升其职业素养,而落实教育培训工作是职业化的主要抓手。为了更好地促进辅警教育培训的发展,应当依托公安机关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利用业已成熟的公安教育训练资源,注重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构建,完善以能力本位为目标的辅警培训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安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涵盖大学生与其年龄阶段相适宜的职业发展水平、警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警察职业素养等方面。公安高等教育通过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等创新举措影响公安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其中,管理育人意指警务化管理,培养公安大学生同质化的警察职业共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对于知识储备和技能习得的表象和外显性,警察职业道德、警察职业思想、警察职业行为习惯等是职业素养最根基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公安队伍建设需要警务人才的培养,而公安院校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警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其中法学实践实训教学是重要一环。要加强公安法律实训课程,充分发挥其培养高素质警务法治人才的作用。实训课程设置要突出公安特色,实训内容上突出公安实战,强调学生基本技能和法律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同时注重法治观念、执法理念的养成,为进一步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0.
培养与提升公安民警拒腐防变能力是法治中国背景下治理公安腐败的迫切需要、确保公安廉洁的现实选择和着力各项建设的内在要求。应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法律素质和道德操守等维度来培养与提升这种能力,其主要思路体现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加大贪腐打击力度及丰富保障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发生了一些暴力袭警事件,不仅严重伤害了警察的身体健康,更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的挑战,也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挑衅和践踏。随着袭警事件的凸显,有些学者在分析原因时认为,袭警事件频发与公安机关推出的“人性化”执法有关,应当叫停人性化执法。其实,正当的警察人性化执法非但不是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反而是消减袭警案件发生的一项有效举措。当前,警察人性化执法之所以引起争议,并非其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因此,应当走出人性化执法的误区,完善警察人性化执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媒体与警察公共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体与警察的关系上,媒体既是警察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在警察与外部公众之间起中介作用,又作为警察公共关系对象的组织客体而独立存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警察和媒体的责任同样重大。因此,要正确认识媒体与警察公共关系间的现存矛盾,看到两者在互动中,既有互相利用、互相配合、良性合作的一面,又有围绕监督与被监督、工作程序和价值主旨上相矛盾的一面。在正确处理媒体与警察公共关系的原则上,要遵循互信合作原则、法治原则、人权保护原则、创新原则和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主要法治国家,普遍以公正和高效为价值目标,调整本国侦控构造。大陆法系国家,警察机关成为实际的侦查主要力量.而检察机关虽然享有全部侦查权,但其侦查权逐渐弱化,成为形式上的侦查权主体;英美法系国家,检察机关逐渐强化对侦查程序的影响,检警关系逐渐紧密化。我国侦控构造无论在公正还是在效率上都存在问题,应当以公正和高效为价值目标,强化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确立检察机关的侦查指挥权。  相似文献   

14.
公安机关执法的“弱环境”。是指影响或潜在地影响公安机关执法能力有效发挥,对公安机关执法不利的环境。影响公安机关执法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科技发展带来的硬环境挑战,也有法制不完备、舆论导向不规范、警力保障不足等软环境方面的因素。从某种角度上说,执法环境弱化的现状不但亵渎了法律的权威与法制的尊严,而且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影响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机关整体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15.
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违法犯罪嫌疑人及不明真相群众的侮辱谩骂、诬告陷害甚至袭击和围攻,警察的合法权益受到危害。警察权益遭受不法侵害,既有社会转型期矛盾加剧、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法制不完备等客观原因,也有警察自身缺乏良好的战术意识、战术技能差、执法能力不强等主观原因。因此,保护警察在执行公务中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袭警事件的出现,不仅严重侵害了公安民警的人身权利,而且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的挑战,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挑衅和践踏."破窗理论"告诉我们:对轻微违法行为无原则的容忍,将淡化人们的守法意识,给人们一个违法没有关系、会得到"人性化"处理的暗示,从而导致违法行为在数量和程度上不断增加,社会秩序越来越混乱,最终破坏业...  相似文献   

17.
当前,做好公安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背后的"小数值"问题。因为"小数值"关系大责任、大民生,关系到警察的良好形象。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营造解决"小数值"问题的氛围,倡导解决"小数值"之风,恪守解决"小数值"之责,做到执行落实到位,督察问责到位,不断提高民警的执行力,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  相似文献   

18.
民警培训是可持续提升民警理论水平、业务技能与工作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当前要在了解民警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理解民警培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切实将警校培训基层民警的独特地位与主导作用实现好、维护好、利用好,紧紧咬住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提升民警培训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深化警察体育教育改革,适应公安工作需要,不仅要加强警察体育学科建设,提高警体教师多种能力,还要加强校园警体文化建设和警体场馆及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实现中国梦、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和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受公安机关自身因素、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因素及非警务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一度出现警民关系紧张。应积极打造一支根植于民并依法高效履职的公安队伍,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搭建好警民沟通互动平台,抓好公安宣传舆论引导工作,开创和谐警民关系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