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一种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尚行动,志愿服务是爱心、良知、奉献和人性美的一种展现。志愿服务在弥补政府失灵,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弘扬人类真善美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发展困境,如参与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面不广、人才流动过快、资金匮乏和不足、相关法律及伦理规范缺失、行政化倾向严重、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服务网络不完备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和服务影响青年的重要手段和团的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志愿服务形成社会功能,对于团的工作和活动产生社会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可归纳为:社会动员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促进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形成社会功能关键在于:利用新媒体手段有效对接服务意愿和需求;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志愿者组织;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推动志愿文化建设;促进重点项目形成社会功能并带动各项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8,(5):24-24
2008年3月17日,首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项活动是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北京奥组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残联共同发起的。主旨是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普及志愿理念,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美国号称“文化大熔炉”,其社会管理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与其独特的移民文化息息相关。通过研究现阶段美国社会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高校和社区等志愿服务情况,我们可以提炼美国志愿服务和志愿文化发展的脉络,归纳其在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的典型志愿事件,及其在美国移民社会发展中对社会融合的积极作用。而从美国志愿服务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学习与借鉴相关社会服务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以期在流动人口管理、城市社会融入、紧急救灾等工作方面给我国以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社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注意协调好社会各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和陈午雄律师见面才聊上没几句,他就把话转到这么一个敏感的题目上。也难怪,自从多年前陈午雄参加上海律师志愿服务团,志愿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动拆迁对象提供法律服务以来,这个问题就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使他对法律工作的社会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大事记     
《精神文明导刊》2010,(11):63-63
9月18日,中央文明办在贵阳召开“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座谈会。会议认为,“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活动开展半年多来,全国已有49个城市举办了启动仪式,1000多个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广泛组织动员社区居民特别是低龄老年志愿者结对帮扶高龄空巢老人,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文明健康社会环境和融洽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的方式无偿为社会服务的崇高事业.志愿者用爱心谱写出无数动人的乐章;以行动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参与,为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志愿服务开展的程度是社会文明生步的标志之一,也是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参与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美好社会事业,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能够有效动员和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安全网”、“减压器”、“稳压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社会结构转型、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志愿服务事业.共青团中央发起和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新格局中,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党政统筹、团青示范、社团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支持、法律保障的系统,促进志愿服务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总结中国志愿行动开展20年来的经验与成果、进一步推进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北京大学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理论前沿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编辑部和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志愿服务:回顾与展望"学术论坛。论坛的主要论题包括: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相符合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10,(8):12-15
记者:请您谈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 陈瑞峰: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它所倡导的奉献、友爱、相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我国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志愿服务是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2.
简军 《湖湘论坛》2009,22(2):55-56
志愿服务精神与和谐社会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应该从志愿服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的本质要求入手,充分认识志愿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志愿礼"应2010年广州亚运会而生、承中国礼仪传统文化而立,成为志愿者专属的标志性礼节。"志愿礼"体现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的积极发展,是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时代精神与时代气息的浓缩,也是中国文化品格的体现。"志愿礼"重视志愿者的精神收益和心理感受,符合了现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志愿礼"的使用与推广,将会使社会对志愿服务有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会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与认同感,必将为推动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独特贡献。同时,"志愿礼"作为广州亚运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载入志愿服务发展的史册,成为广州志愿服务事业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8,(3):101-101
3月中旬,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召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工作会议提出,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要围绕文明礼仪、公共秩序、服务质量、城乡环境四项主要任务,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地以宣传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行动、赛场文明志愿服务行动、窗口行业志愿服务行动、平安奥运志愿服务行动、改善城乡环境志愿服务行动、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5.
亚运志愿者作为亚运志愿服务的主体,通过志愿服务的过程实现自身价值,增加阅历和知识,也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志愿者在帮助和服务他人中,遏制了对物质的欲望,提高了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从而推动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志愿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中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志愿服务放在一个部分进行表述.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到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高度.志愿服务活动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适合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的主导文化和意识形态相融合,才能在中国得到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成为信仰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信仰的重要中介.必须坚定不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社会志愿服务的全过程,才能使中国的志愿服务担负起配合党和政府的改革政策、发挥其经济服务与社会支持功能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有着善的精神内涵和礼的行为表现的大拇指行动,作为广州成功推出的首个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生动诠释了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理念,成功培育了做文明分子,为文明加分的城市文明氛围,是营造志愿服务亚运、共创国家中心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创举。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10,(10):F0004-F0004
中央文明办于9月18日在贵阳召开“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座谈会。会议指出,活动开展半年多来,全国已有49个城市举办了启动仪式,1000多个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广泛组织动员社区居民特别是低龄老年志愿者结对帮扶高龄空巢老人,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文明健康社会环境和融洽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来源上看,国家的合法性认同、高校的创新管理、志愿组织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重要方面。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比较结果表明:志愿服务是一种“有限自愿”行为,需要强化国家在法律规章合法性建构方面的主导性,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显著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呈“弥散分布结构”,需要高校建立统一认证考评体系,并将其纳入课程学分、就业指标与素质教育的框架;志愿组织培育好与志愿者的关系,以平等沟通与深度参与方式开发志愿服务的多元活动网络,有助于从内在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方面激发大学生的志愿热情。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作为凝聚社会力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场域,其自身的转型和创新一直都是学界、政府和公众关注的议题。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中国志愿服务的传播、动员、运行和变革等诸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同时也面临着法治化水平不高、文化提升欠佳、组织定位模糊和长效机制缺失等现实挑战,新媒体介质的多元化和高效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生态格局以及志愿服务的体制转型。因此,志愿服务行动的组织和管理必然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色、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的诉求。通过对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科学而理性的梳理和反思,刷新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适时地建构新媒体时代新型的志愿服务体制,推进志愿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为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建设和深层次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动力便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