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于欣 《党史纵横》2009,(12):5-8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苏分裂的同时,美法也不再是铁板一块.中法因为共同的利益和压力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2.
周敏之 《湘潮》2011,(7):31-34
高层决策:把湖南建设成坚不可摧的战略基地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整个中国上空战云密布。 东方和南方,面临着美国军事势力的重重包围,美国在越南南方疯狂地发动战争,战火直逼我国的南大门。北方,苏联在边界线上陈兵百万,虎视眈眈,争端事件不断发生。西方,印度在美国和苏联的唆使下,不断蚕食我国领土,  相似文献   

3.
徐秉君 《党史博览》2008,(5):14-16,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航空工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美、英、法、苏等国研制的超2倍音速的战斗机相继问世。米格-21飞机就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设计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  相似文献   

4.
杨雪云 《学习月刊》2012,(14):90-91
一、女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女性学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现已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中国的女性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女性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多学科、多视角、综合性、包容性等特质。  相似文献   

5.
刘湘东 《当代贵州》2008,(16):46-46
“伟大社会”改革,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以解决贫困和种族歧视为主要目标,在民权、反贫困、健康医疗、教育、城市治理、环境和生活质量体现了会精英的行动主义精神,它把20世纪美国自由主义改革推向了高峰,在20世纪的美国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景芳 《学习月刊》2012,(19):39-39
2012年6月5日,美国再次发表《涉华军事力量发展报告》,6月16日、18日神九飞天并与天宫一号对接,也引起美、日、韩等国的嫉妒和新一轮“中国威胁”的论调。可以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社会关于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最初.中国觉得这是由于对外解释不够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1,(1):12-16
每座国际大都市都要经历大项目时代。 巴黎的大项目时代是20世纪50年代,芝加哥的大项目时代是20世纪60年代,上海的大项目时代是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8.
韦克特 《党建》2009,(6):61-61
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低迷。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乃至全球历史上最恐怖的一次经济危机拉开序幕,人们迎来了长达10年的大萧条。在这段难熬的时光里,美国人都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9.
永利村追记     
杨剑涛 《湘潮》2008,(3):45-46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株洲贺家土江边有一个居民村。它处于城市边缘,是由码头工、搬运工自建住房形成的自然村。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们最后的岁月,个人命运依然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本刊将连载的开国元帅和大将,他们先后故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不论这些巨星陨落在哪一段历史时期,其光辉业绩都将永存史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一个叫华尔顿的地方,成千上万封无法投递出去又无法退回的信被堆在邮政局仓库的一角。按照规定。这些死信在存放一段时间后就得销毁。  相似文献   

12.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0,(10):56-56
20世纪70年代,未来学之父托夫勒凭借《未来的冲击》一书开创了未来学的先河,让未来学从此进人美国文化领域,这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了人类的未来。20世纪90年代末,未来学巨擘尼葛洛·庞帝凭借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未来学巨著《数字化生存》再次掀起来了未来学热潮,这本书描绘出了人类在数字化时代生活的美好蓝图,从科技的角度解读了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敏 《北京党史》2011,(4):59-60
北京市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曾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与指示下,采取了消烟除尘、改造锅炉等措施,来治理大气污染。至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煤烟型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工业废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世纪90年代至今。北京市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为保护大气环境进行着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美国科学史家朱克曼在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头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在第二个2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5%,而第三个25年,这一比例更高达75%。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20日开始其对古巴的历史性访问,这是88年来美国总统首次访问古巴。鉴于20世纪60年代美古交恶之后双方关系一直紧张,中间又经历了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特工对古巴领导人的多次未遂暗杀,所以此次美古关系调整幅度之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对外经济引进,可以用“156、43、78”三个数字作为代表。“156”,是指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重点工程,简称“156项”;“43”,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期向西方国家引进预定43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  相似文献   

17.
生死相守     
《党课》2014,(22):95-96
20世纪70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年是六七十岁的样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时是个美人;丈夫虽然长得不丑,却是一个矮个子。他们出现在街上时,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对老夫妻彼此之间互为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眼神相似,甚至两人脸上的黑痣,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8.
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对中国实行战略性包围,试图压服中国。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最大障碍是思想。 因为坚信“当第二名会饿死”,迪拜这个毫无资源的荒漠小邦,采用兼收并蓄、大胆开放的战略,20世纪70年代开运河、80年代做贸易、90年代推观光,到21世纪,这里已经是中东地区的转运中心、观光购物城、科技网络城,甚至被誉为“新纽约”的机会之城,全球超过7000亿美元热钱流进,  相似文献   

20.
史诚 《党员文摘》2006,(9):12-13
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一直对中国进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政府仍在高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美国人也许忘了,早在18世纪末,中国曾经帮助他们突破西方国家的贸易禁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