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韦尔斯: 贺龙是红军领袖中最有魅力、最难以捉摸的一个.他率领的湖南游击队常常是神出鬼没,每到一个地方,犹如一阵旋风刮过,给各地留下了无数的传说.我见过的每一个人都讲述过一个关于他的故事,而且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贺龙有着最令人惊叹的个人生活,他还有一位极富魅力的姐姐--贺英,她是一名军官.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辉煌的人生旅程都有过最初的起点。每一个功勋卓著的将军都有过士兵的经历。每当廖汉生将军回到他出生和参加革命的地方,他总要久久伫立在贺龙元帅的故居前,充满深情地感叹:“贺龙元帅是我的同乡和长辈,是我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我从小在贺龙元帅的关怀、照顾下成长起来,在他的影响、带领下参加革命,在他的培养、教导下从一个游击队员成为红军的师政治委员。总之,没有贺龙就没有我廖汉生!”少年心中的偶像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廖汉生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个土家族农民家庭。他的家与名震湘西的“活龙”─—贺龙…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这一辈子,无数次地听到贺龙,无数次地说到贺龙,见面却只有唯一的一次,以后虽然还有见面的机会,他都是把手一摆:“我不要见他.”蒋介石为何不敢见贺龙?还得从他们唯—一次见面谈起—抗战开始后,1938年1月 17日,蒋介石在一间小客厅接待了贺龙.一见贺龙,蒋介石非常纳闷,为什么出类拔萃的将领都叫共产党拉去了.蒋介石眼皮慢慢眨动两下,忽然把眉目一皱,望着贺龙问:“民国16年,你为什么好端端的军长不当,跑去参加共产党的南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曾称赞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人带出了一个军。贺龙是湘西桑植人,论血统属于白族。他出身草莽,少年时就加盟马帮。10岁那年,娶了17岁的童养媳徐月姑,生女贺金莲。若干年后,徐月姑病逝,贺龙则一  相似文献   

5.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从阴沟里放出的冷箭,射向共和国的元帅。 1968年9月18日,被隔离审查的贺龙元帅突然收到“专案组”的一封信,要他交代历史上的所谓“罪行”。这是贺龙身陷囹圄以来向他提的唯一重大“问题”:1933年蒋介石派熊贡卿到湘鄂西,与贺龙怎样谈判的?参加谈判的是哪些人?最后达成什么协议……贺龙一巴掌把信拍在桌子上,吼道:“撞他妈的鬼!人都给我枪毙了,栽脏!完全是栽赃!狗娘养的!”元帅不轻易骂娘,熊熊怒火直往脑门上冲,使他难以自已。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6,(4)
正1950年10月,46岁的任弼时英年早逝。作为战争年代与其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贺龙悲痛万分!他含泪撰文悼念:"我和弼时同志开始见面并成为亲密的战友,是在人民解放斗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即一九三四年十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那是怎样一段艰苦的岁月呢?贺龙回顾道:当时蒋介石以优势兵  相似文献   

7.
林彪阴谋捏造贺龙的黑材料,毛泽东找贺龙谈话说:我做你的保皇派。林彪对贺龙阴阳怪气地说:“你的问题可大可小。就看反对谁,支持谁。”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一大批党的高级干部被打倒。对此,贺龙心里感到无比迷惘。他哪里会想到,此时,一张精心编织的阴谋之网已向他铺开。 1966年8月28日,林  相似文献   

8.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入,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麾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他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他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将军中,他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主官.  相似文献   

9.
贺龙元帅是共和国将帅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他出生在素称蛮荒之地的湘西没,有念过多少书更,没有读过任何军校却,领导了桑植起义南、昌起义成,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贺龙元帅乐观豁达为,人幽默有,时甚至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天真可爱。这里辑,下几段元帅轶事足,见元帅风采。  相似文献   

10.
程砚秋(1904-1958)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著名的京剧艺术革新家.由他创立的程派唱腔,缜密绵延,幽咽委婉,低回多变,旋律丰富,具有异常动听的艺术魅力,让一代又一代京剧戏迷痴醉.程砚秋与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着深厚的友谊,而最为世人称道的,则是他与贺龙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11.
西苗 《党史纵览》2006,(7):22-25
贺龙元帅是共和国将帅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他出生在素称蛮荒之地的湘西,没有念过多少书,更没有读过任何军校,两把菜刀劈盐局,领导桑植起义、南昌起义,成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贺龙元帅乐观豁达,为人幽默,有时甚至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天真可爱.这里,辑录几段元帅轶事,以见元帅风采.  相似文献   

12.
《党史纵览》2001,(1):56
1946年秋天,贺龙住在晋西北的蔡家崖。一天下午,他刚从前线归来,秘书告诉他晚上县城大戏台演出《血泪仇》,问他去不去看。贺龙很喜欢看戏,他只知道县城西关操场上有个土堆戏台,却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大戏台”,便惊奇地问道:“什么大戏台?”,秘书告诉他是新建的,在县城中心。贺龙决定去看看。 吃过晚饭,贺龙骑着马出发了,只20分钟就到达大戏台前。贺龙坐在第一排,对台上的设置看  相似文献   

13.
《党史纵览》2016,(4):16
正1930年6月2日,中共湘鄂西前委书记、红四军军长贺龙带领红军到达湘鄂边界群山中的五峰县清水湾。那时,贺龙住在一个名叫许子珍的郎中家中。许子珍回忆:"那天下午贺龙在药柜前门板上睡觉。他睡得不好,一惊地起来,像说梦话:‘只怕谷志龙他们在搞反动吧,快去看看!’说完又倒在铺上睡了。警卫连就慌了,连忙在屋外架起3挺机关枪。贺龙的副官刚跑去打听,就有人来报告,说谷旅长准备把队伍拖  相似文献   

14.
贺龙在年轻时代就投身革命,他率部驻防彭水期间,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1924年5月,彭水老百姓知道他的部队移防的消息,都忙乱起来.著名人士、学生、农民、商人等纷纷派出代表去见贺龙,再三挽留,舍不得他和部队离开.贺龙无比感动,但军命难违.见挽留不住,郁山镇各界和民众团体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欢送会.该镇镇长代表大家讲话.他列举了贺龙部队驻防彭水以来,清剿土匪,除暴安良,发展教育,修桥铺路,体察民情等种种功绩,最后说:"贺旅长不愧为军人的楷模.贺旅长的部队不愧为仁义之师,文明之师,彭水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5.
正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对我陕北根据地发起疯狂进攻。党中央毛泽东决定,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贺龙所属野战部队由彭德怀统一指挥,负责对敌作战;贺龙负责后方工作,协助彭德怀西北作战。那么,这一阶段一直在最前线指挥打仗、冲锋陷阵的贺龙,是如何进行他的"配角"之谋呢?谋全局,坚持党性反对派性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2012,(21):51-53
1965年12月6日,贺龙突然接到通知:立即到上海去开会。以往通知开会都同时告知会议内容,可是这次没有。前不久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东南沿海战备的通知,贺龙以为会议可能与此有关,临走前,秘书问他要带什么材料,他说带上作战地图。到了上海以后,才知道会议是"要解决罗瑞卿的问题"。贺龙与罗瑞卿,一个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  相似文献   

17.
1946年秋天,贺龙住在晋西北的蔡家崖。一天下午,他刚从前线归来,秘书告诉他晚上县城大戏台演出《血泪仇》,问他去不去看。贺龙很喜欢看戏,他只知道县城西关操场上有个土堆戏台,却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大戏台”,便惊奇地问道:“什么大戏台?”秘书告诉他是新建的,在县城中心。贺龙决心去看看。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7,(10)
正1940年的一天,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贺龙事先没有准备什么讲稿,也没有列出一个大概的提纲,只是安排通信员准备了3样大家都司空见惯的东西:一碗小米,一双崭新的黑布鞋,一碗清水装着的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儿。八路军党员干部们瞅着放置在简易讲桌上的这3样东西,既觉得莫名其妙,又感到非常新鲜好奇。不一会儿,贺龙微笑着走进了课堂。他开宗明义地讲:"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孟红 《党史纵览》2009,(4):42-45
贺龙,字云卿,湖南桑植人.青少年时期由于出身贫苦等原因失去了求学机会,为此,贺龙后来常常自谦地对人们说:"我是没吃墨砚水的粗人,只晓得打仗,不懂得文字."事实上,贺龙天资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而且善于从丰富的实践中、从社会"大学"里学习,触类旁通,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这一点从他吟作对联的趣闻轶事中即可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13,(1):50
贺龙之女贺捷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披露了贺龙入党的情形,摘登如下:下达南昌起义命令的时候,父亲还不是共产党员。他作为国民党的一军之长,在共产党人最危险、历史天空最黑暗的时候,主动选择并跟定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