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个人感动了两座城市!在2007年刚刚过去的最后一个月里,从江浙水畔到齐鲁大地,为救轻生女不幸牺牲的军人孟祥斌的名字回荡在苍穹之间,英雄的事迹在这个寒冬里温暖着每一颗心。记者近日专访了英雄坚强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她们回忆起英雄生前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
英雄注解     
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因为英雄是这个时代力量和良心最强有力的象征,是这个时代和平和安全最强有力的保证。   任何时代也都会出现英雄,哪怕是在最平庸的时代。因为总会有不甘心平庸的人,总会有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总会有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人,总会有心地高洁无私无畏而一往无前的人,总会有急公好义而拔刀相助的人……这些人就都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英雄。   任何时代的任何人群中都会涌现出英雄,但军人和警察总是涌现出英雄最多的群体。因为他们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的阵地,站在每时每日最危险的时刻,总会比平常的人有更多的千钧一发之…  相似文献   

3.
读书时代的我很单纯,就是那种一心只念圣贤书的人。理想埋在书堆里,快乐散在人群中,无忧无虑。既不崇拜什么英雄,也没有什么偶像。大学毕业后,由于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了一个缤纷五彩斑斓生动的警察世界。说实在话,我这人并不是特别的多愁善感,但却常常被一些平凡的人和事感动着……   这是一位普通民警的故事。然而,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牺牲,我断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1996年 9月 14日夜,在执行任务后归家的途中,为了抓捕一名抢劫女青年挎包的歹徒,南宁市公安局永新分局刑侦大队缉毒组的一位民警,赤手…  相似文献   

4.
每到年底岁末,媒体都会搞一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最后获得荣誉者的确让我们赞叹。可是,“总觉得少点什么,由于视觉太过宽广,总觉得他们距离我们很遥远,倒是一些不特别起眼的小人物则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想来也一定能感动你吧!”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这个诋毁崇高蔑视信仰的时代,有那么一些人,酒足饭饱之后闲得发慌,干脆干起怀疑英雄、消解英雄的勾当。恨不得把过去年代里的英雄都颠覆个遍。他们说,邱少云在烈火中怎么可能岿然不动半个小时?黄继光的  相似文献   

6.
周高 《群众》2013,(3):54-56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英雄。雷锋就是我们时代造就的英雄。半个世纪前,一位普通士兵以短暂的22岁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可贵的光辉。他的精神,被定义为雷锋精神。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从不曾离开。他的精神感动、影响、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如今,雷锋的名字已超越时空。  相似文献   

7.
《英雄》是一面镜子 人们常常叹息当今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诞生不了英雄也不需要英雄的时代。“时势造英雄”,既然没有生产英雄的土壤,哪怕是雄心勃勃的人也就有了理由自我安慰:我虽然不是英雄,但这不是我的错。更有一些人不但不为做不成英雄而遗憾,反而以英雄为可悲,以崇高为可笑:“我是流氓,我怕谁?”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人们都做不成英雄,或者根本就不愿当英雄,可是几乎每个人在潜意识里又都埋藏着一种“英雄崇拜情结”。或许正是因为我们都不是英雄,因而英雄更显得高大而神秘,更富吸引力与震撼性,正所谓“距离就是美”。  相似文献   

8.
一、平民英雄群体生成的时代意义 时代呼唤着平民英雄,时代造就着平民英雄。人们耳闻目睹,在一个地区,平民英雄数以百计地产生;在全国,平民英雄数以万计地涌现。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平民英雄辈出的时代!平民英雄群体的生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李学生、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郑九万、浙江十大骄傲人物毛陈冰等平民英雄,他们形成了时代道德的强音,成为引领社会文明的使者。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的日子里,全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志愿军英雄们的崇高敬意,人们再一次深切缅怀那些早已熟悉的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人们不会忘记那场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奇迹同时也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战争,人们不会忘记那场伟大战争中的每一位英雄。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英雄隐功埋名数十载;一些英雄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其英名却并不为人熟知。电影《英雄儿女》主人公王成是志愿军精神形象的化身,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其英雄形象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但王成形象的原型之一,与黄继光、邱少…  相似文献   

10.
我珍视的那位捷克作家在论述英雄和英雄行为时下了个定义:"英雄,这就是在决定性关头做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的人."写下这一论断后,他以身作则为保卫祖国抗击纳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英雄古今中外无数.岳飞、文天祥、卓娅、马特洛索夫、赵一曼、杨靖宇、戴安澜……还有最近发生在高速公路,被陡然飞来的铁块击碎肝脏,忍着剧痛停稳车子,拯救了24条乘客生命而牺牲的杭州司机吴斌,他们都是在人类社会生死攸关之际"做了"应做的事的英雄.我们因他们而骄傲.他们是有意而为之的.即使无意而为之的比如布鲁塞尔那个半夜起来撒尿,凑巧浇灭了导火线拯救了全城百姓性命财产的小男孩于连,也是英雄.  相似文献   

11.
仰望英雄     
这,不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是,我们却在一个英雄辈出的部落。   战争,让许多人英勇的瞬间变做了永恒。而和平年代,没有给更多的人一个让自己英雄起来的机会。于是,我们把目光集中在警界,于是,我们发现了英雄并开始仰望英雄。   的确,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英雄。我们也正是被一个个英雄们引着一步步走过来的,而当那一个个英雄的雕像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苍白的人生突然就充满了血性与豪迈。   从“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豪侠之气中,我们认识了义士荆轲;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苍凉悲壮中,我们认识了壮士文天祥;从…  相似文献   

12.
罗诗福 《中国保安》2013,(11):45-46
住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没有辉煌的成就。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却有着一颗平常心,做着一些平凡事,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张华才,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4月4日,四川西昌数万群众泪别19名森林火灾中遇难的灭火英雄。在这个举国同悲的日子里,我们不禁想起去年西昌木里森林火灾中英勇牺牲的27名消防指战员,他们为保卫国家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曾经在一支英雄的队伍——西昌市森林消防大队,这里的指战员们守护着贫穷偏远的大凉山,在经历了创伤、重建、再出发之后,他们继续用英勇和无畏让英雄的旗帜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没有参加过央视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但今年不同了,当我看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先后三次放弃跳伞机会,最后光荣牺牲的英雄飞行员李剑英被推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2007年1月9日《郑州晚报》)的消息后,我决定为他投上一票,因为今日中国仍然需要英雄,也许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英雄!  相似文献   

15.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想念他们,想念他们身着警服时的英姿,想念他们追逃破案时的背影,想念他们跟群众打交道时的笑脸,更想念他们与亲人、战友在一起时幸福的模样……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工作中,广大公安民警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其中许多可亲可爱的战友离我们而去。  相似文献   

16.
邱娥国、余邦金、钟田力、施华山、倪宝蓉……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构成了江西公安50年的英雄画卷。他们的名字是忠诚铸就的金色盾牌,是矗立时代最前沿的永恒丰碑。50华诞,普天同庆,人民欢笑,英雄灿烂。大典之日,千年转换,英雄们发出共同心声:祖国您好!祖国万岁! 本刊特别策划,本刊隆重推出《英雄们喜庆50华诞》。  相似文献   

17.
该怎样讴歌我们时代的英雄□张建星宣传英模、先进人物既要破除形而上学观点,又要时刻不忘国情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英模人物的典型报道,就单个人、单个事件来说,也不能说不正确,也不能说不真实,但就是打动不了读者。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不顾环境条件,不顾时代变...  相似文献   

18.
生命延续     
之所以记得王建毅,是因为去年中秋节前夕他对我说的一句话“我选择禁毒专业,是想延续我爸的事业!”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很久。一个男孩,在他11岁时遭遇父亲为缉毒而献出生命之后,20岁的他,高考后毅然选择了警官学院,并且选择了禁毒专业!在后来的日子里,每每想起那个长得黑俊的大眼睛男孩时,一种透彻心底的感动就会涌向心头,久久弥散不去。今年是建毅的父亲王世洲离开人世的第十年,清明时节,天空一如以往清明般飞起了绵绵细雨,于是,我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写下这份感动,写下这段关于生命、理想以及禁绝毒品志愿的延续的故事。离别!离别在我的印…  相似文献   

19.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1):18-23
2006年4月底,我有幸跟随公安部宣传局、人事训练局和治安管理局联合组成的工作考察组赴丹东采访。在丹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警察与老马的故事,只是我听到的无数的故事中最普通的一例。使我感动的,不是他们为老马以及像老马一样的许多人做了什么,而是他们在执法的过程中为老马们想了什么!我想,在我们现今这个需要和谐和平发展的时代里,丹东五大队的巡警们在日常而又细碎的生活和工作中,以他们对民众最朴素最善良的情感的关怀,用心在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用心在实践着……  相似文献   

20.
英雄身后事     
和许多人一样,小的时候听过很多有关英雄的故事,也从心眼儿里特别崇拜英雄。工作以后,也碰巧一直干着公安优抚方面的事儿,可能是因为耳濡目染的关系吧,觉得自己与那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贴得很近很近。   1997年夏天到 1999年年底,我有幸先后参与了全国公安英烈子女夏令营、冬令营、英烈母亲代表团、慰问全国公安机关革命烈士家属,以及与俄罗斯内务部联合举办的两次英烈子女代表团互访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实实在在地把自己投入到了英烈家属的那一片氛围里,我为那一次次感人至深的演讲而动容,我被那自立自强的精神而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