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济南市槐荫区开展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年”活动走访中,76岁的朱兰英老人激动地说:“她就像亲闺女一样帮着俺。”盲人韩义珍感激地说:“她像大姐似地帮着我。”她,就是济南市槐荫区西市场街道办事处纬十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吴连荣。在近十年的居委会工作中,吴主任扎根社区,心系居民,履职尽责,有关她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在社区居民中传诵着。  相似文献   

2.
方华 《人民公安》2009,(4):20-23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让老人得到照顾.她拒绝了众多男子的求婚,30年来一直单身。她书写了旷世奇有的大爱,因为她的大爱.网民称她是“中国的女儿”。2008年11月,陆玉珍被民众选入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3.
<正> 昨天傍晚,我下楼散步,看见院子一隅的草坪上,有一个小姑娘蹲在那里啜泣,走近一看,是小英子,我拉起她的小手:“怎么啦?”她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小白兔……小白兔……被老鼠咬……咬死啦……”我记起了她的那一对小白兔,像两团雪白的绒球,通红的眼珠闪着红宝石般的光采,三瓣咀啃啮着嫩草,在芳草地上悠闲地弹跳着。多么可爱的小生命,但却惨死在老鼠的利齿下。可怜!可惜!可恼!可恨!难怪小英子那么伤心。几个散步的人在一起谈开了老鼠。院子里的老鼠近一时期猖獗得不成样子,大白天里,公然敢明  相似文献   

4.
最快乐的人     
7岁的女儿突然问我:“爸爸,谁是雷锋呀?”她昂起的头,像篱笆后的一株向日葵。我心头一震,没有人特意给她讲雷锋的故事,她居然知道雷锋。顿了一下,我郑重地回答:“有一首歌,爸爸唱给你‘……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见女儿入迷又不解的眼神,我笑着说:“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比如,给老人让座,为工地义务劳动,给受灾的群众捐款……”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柳绿花红。民权县城关镇老城北村崔庄古稀之年的刘玉兰老大娘却没有欣喜的心情,而是一连几天在村头刘超民的墓前泣不成声:“超民啊,你虽不是俺的亲生儿子,可比俺的亲儿子还亲,你走了,谁还牵挂俺哪?……”郑州铁路分局机务北段的退休干部刘超民已经病逝两个多月了,但来他墓前哭诉的人仍接连不断,这里有他的亲人,而更多的是怀念他敬仰他的百名老城村民。“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事虽小,但都是有益于人民的事,我要干到底。崔庄自然村离民权县城有一条4公里长的土路,这是老城及附近几个村庄通向县城的主要通道,由于过…  相似文献   

6.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迎着晚霞余辉 ,可以独自享受一份寂静、清闲感觉 ,可就在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刻 ,我的心却留下了永远的愧疚。那是一个初秋的夜晚 ,夏的最后一声惊雷将我从睡梦中惊醒 ,在我的眼前猛的浮现出一位老人乞求的双眼 ,还有那裂痕斑斑的双手。我想起来了 ,她正是下哨回队的途中 ,坐在马路边的草坪里向我乞讨的老人。那天下午 ,上完一班哨 ,我疲惫地走在回驻勤点的途中 ,忽然有一位老人坐在路边的草坪中向我伸出双手并低声解释道 :“俺是寻儿子来的 ,可儿子又去了别的地 ,我身上已没了钱 ,小同志能不能给我点回家的路费……?”当时…  相似文献   

7.
讨教幽默感     
讨教幽默感王小波我小的时候,有一段很特别的时期,有一天,我父亲对我姥姥说,1亩地里能打30万斤粮食,而我的外祖母,一位农村来的老实老太太,跳着小脚叫了起来:“杀了俺俺也不信”!她还算了一本细帐,说1亩地上堆30万斤粮,大概平地有两尺厚的一层。当时我们...  相似文献   

8.
劫数     
女人就坐在我的对面,中间只隔一张桌子。   女人戴着一副手铐。   我问她答。河南省睢县公安局看守所的一名民警默默地在旁边坐着。   她很配合……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问她:你后悔吗?女人什么都不说,只一个劲儿地低头抹泪。好大一会儿,女人抬起头,用满含伤悲的眼睛望着我说:该过年了,俺那俩孩子可咋办呀!我想俺孩子啊……   窗外,雪落无声。 一顿饭 一顿打   对许多农村的女人来说,挨自己男人的打似乎是一门“普及教育”,学与不学由不得自己。这也许是农村艰难生活的重压,让男人们学会了寻找各种理由发泄;或许…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我得找个人去民政局领结婚证。大学毕业逾两年,成家的事再不提上“议事日程”,恐无颜以对家乡父老。曾经,我为心中的她画了个像。我心目中的她,不要再是警察,至少不要是一线警察。找个警察妻子,难得相会,两个人整天在都市里“捉迷藏”,而“牛郎织女”往往是家庭危机的代名词。找个警察妻子,回家还得受气。她在单位里充足了“气”,我将首当其冲地成为她的“专政对象”,而不及时发泄又会导致心理障碍。所以无论前者后者,结局都是一样──悲惨!找个警察妻子,家务难办。届时活做到一半,一个传呼回所加班,苦了她,也苦…  相似文献   

10.
毛病     
一位电机修理工生气地对同事说:“昨天晚上一对老夫妇用电话把我紧急喊去,我在他家里花了3个小时……,,“毛病杜到了吗?”“找到了L”“是什么毛病?”“两个老人互相戴错了眼镜。”毛病  相似文献   

11.
月是故乡明     
那天,天空瓦蓝瓦蓝的,几朵白云飘来飘去。一位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来到了我家。陌生老人和外婆直直地对视了许久。“姐!”“弟!”……外婆和那老人紧紧地拥在一起,泪水,恣意地流下,浸湿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对这位第一次见面的舅公,我是陌生而又熟悉的。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常对我们说,在海峡的那边,有我们的亲人;在台湾,有祖国的孩子。年轻时,舅公被部队带到了台湾,之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独自在南海上空飘游,饱受孤独、寂寞和思乡之苦。“姐,日月潭的水是那么亮,日月潭的景是那么美,可我站在美丽的潭边,眼…  相似文献   

12.
凌晨12点,我像往常一样,与上夜班的队友做好了交接班。刚要下班,就见一位老太太背着两个大大的行李包来到了岗亭。我们热情地把老人请进了岗亭,倒了一杯热茶。一打听才知道,老人是河南人,独自一人来深圳看望儿子,不料中途坐过了车,老人年龄大了,眼神又不好,下车没有多久便迷  相似文献   

13.
1979年,多年来一直独自支撑着家、拉扯着两个孩子的女工涂荔花总算盼来了全家团圆的日子:丈夫邱娥国终于从部队转业回来了!她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刚刚告别“军嫂”身份,自己却又成了一名“警嫂”——这一年,南昌市所有35岁以下的转业军人都被安排到了公安机关,30刚出头的邱娥国自是不能例外。报到回来,邱娥国满怀歉意地瞅着妻子,怅怅地说:“我本想回来以后多帮帮你,让你也轻松轻松,一家人过过太平日子的。一干上这个,只怕……”一番话说得荔花心里酸酶的。她咬咬牙,心里暗付Z这么多年两地分居的日子不也熬过来了?公安机关的事…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笔者在蚌埠铁路公安处看守所,采访了因贩毒被判刑15年的坐台女吴芸。说起往事,19岁的她悔恨难当。我妈说我这次让政府关上15年是好事“我叫吴芸,今年19岁。原先我也知道,干‘白粉’这号事很危险,弄不好就会被警察抓住,但总想我不会这么倒霉,没想到那天真的就倒了霉……”一开口,她就一连串说了好几个“倒霉”。经历了近一年的铁窗生涯,坐在笔者面前的她,齐耳短发,穿一身黑色衣裤,白白胖胖的,说话时那神态,仿佛就像跟谁在聊天。笔者从案卷中早已知道,她说的“倒霉”是1998年10月30日,她刚过18岁生日不久的一天。那…  相似文献   

15.
《今日广西》2007,(15):52-52
吴小莉近日在上海做客“阳光讲坛”时,亲切优雅的她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跟记者分享了凤凰卫视成立11年来的风雨历程和职业感悟。她觉得像疯子般的工作状态,是在新闻界成功的必须状态。吴小莉满怀深情地提起了台中几个著名的“疯子”记者。她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疯子”和“疯事”,在第11个年头里,一个“疯子”带领一群“疯子”创造了231亿元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月,樟树市经楼镇敬老院的70岁老人聂洪发还在为无钱医治早期胃癌而忧心忡忡。而今,他已经完全康复。谈起这些,老人总会满怀感激地说:“黄院长就像我的亲生女儿一样,要不是她帮我筹钱开刀,又精心照料我,我早就埋人黄土了。”她就是经楼镇敬老院院长、全市敬老道德模范——黄卫华。  相似文献   

17.
牵手     
初冬时节,我和女儿一起参加了 2000年“伊美婷美姿容”大赛的活动,那天,评委们现场提问,我和女儿配合默契,母女拍档,真情流露。我说:“在女儿的支持下,我才会勇敢地参加比赛。我和女儿既是母女,又是朋友,我们可以互相影响和启发……”女儿说:“我喜欢妈妈的真诚和她对事业的执著,对家人的关怀。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而且又是一个很时尚的妈妈……”我俩的回答赢得了嘉宾们的热烈掌声,最终获得了“时尚妈咪大使”的称号。当我和女儿手牵着手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一种幸福满足感从心底油然而升。我突然想起了冰心老人曾经送…  相似文献   

18.
苏静波 《创造》2003,(7):49-49
两位农民每人背了一大背东西在乡村公路上艰难地走着,突然有一辆小车在身边停下。车里一位约莫三十八九岁的男子和蔼地问他们去哪里,然后说可以捎他们一段路,请他们上车。两个农民犹犹豫豫地上了车。到目的地后,他们要付车费,车里的人都不收,而且还帮他们抬东西,嘱咐他们走好。两个农民觉得很奇怪,四处一打听,才知那车是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的,请他们免费坐车的是一位局领导……这是我不久前到漾濞彝族自治县龙潭乡采访时听到的一个美谈。据了解,漾濞广电局领导、职工带车到村社下乡时,捎农民特别是老人、小孩走一段路这是“正常”现象。局领导…  相似文献   

19.
烈属赵玉珍说啥也没有想到她寄出的一封信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特别是那天晚上,当她听说孩子们已从房地二分局领回新房门的钥匙时,激动得彻夜难眠……77岁的赵大娘原住在西安市红埠街的一间平房里,由于她年老多病,外加院内没有厕所,生活有许多不便。一次上厕所不慎摔倒,肋骨被摔断……1991年8月,她以“昔日为国丧两子,今天苦衷何人问?”为题,写信给市领导和有关部门。信中写道:“我门前挂的两个军属牌,一个烈属牌是孩儿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看到这些我常知足。西安市这么大,政府管的事也多,所以这么多年生活再苦、再累,…  相似文献   

20.
商丘市梁园区台办主任李素梅的故事,在梁园区台胞、台属中间流传得很多、很广。“李主任真是个热心人,俺的事多亏有她出面”为给台胞、台属提供心贴心的服务,李素梅经常抽出时间,对辖区内的台胞、台属进行家访。临走时,她都不忘给所访对象留下一张名片,并且诚恳地说:“只要您信得过我,有事儿请及时与我联系,我会竭尽全力为您解忧。”台属段体钦身体残疾,妻子下岗,两个儿子正在上大学,全家只能靠出租一间临街门面房维持生计。2002年2月,政府决定对段体钦家这一带实施旧城改造,要求拆迁户3月底前全部迁出。没有门面房就等于断了家庭的一切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