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以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其中有关中国历史的描述,通过对所选教科书中国历史描述内容的梳理和分析,界定其对中国历史认知的取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五种中国形象建构类型。相关研究旨在了解德国中学教育历史观和中国历史观,促进中德人文交流,这也是本文学术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2015年,中巴两国外交关系被提升至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传统友谊与全方位合作得到深化和稳固.基于这一背景,巴基斯坦人是否对中国或中国历史有着相对全面和详细的了解呢?我们以巴基斯坦历史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巴基斯坦学校六年级到八年级的八套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写.研究发现,巴基斯坦现有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历史篇幅总体占比较小,内容也很不完整.从教科书编写者的角度看,巴基斯坦本土统编历史教科书只简略讲述了中国古代文明,不涉及中国近现代和当代历史内容;英国学者编历史教科书虽勾勒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主线,但却以西方价值观解读中国历史,他们的观点代表西方话语.可以说,巴基斯坦历史教科书描绘了一个不完整的"过去式"中国,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写呈现鲜明的西方话语特点,但也承认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性.同时,巴基斯坦历史教科书不仅缺失中国历史的内容,而且缺少巴基斯坦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互动交流的内容.文献分析表明,巴基斯坦历史教科书基于该国伊斯兰教历史和民族政治历史书写的原则,反映其自身伊斯兰文化传统,并对政治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起到指导作用,这与英国二百多年殖民统治留下的教育和文化遗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自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在中东实行战略收缩,高调重返亚太,实现美国所谓的战略再平衡。美国主要目的是应对中国的崛起,并且在军事上对中国采取一种进攻性的威慑姿态,确保中国不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本文从威慑理论的内容入手,从实力、意志和信息沟通三个方面研究了美国对中国实施军事威慑的有效性。并从全球、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2012年9月,日本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中日钓鱼岛争端全面升级。本文回顾了自二战以来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的几次变化,揭示了美国依据其国家利益和在东亚的战略需要最初制造了钓鱼岛争端,随后在不同时期又利用钓鱼岛争端牵制、平衡中日两国。文章为中国应对美国的钓鱼岛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即分别从宣誓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以来美国东南亚政策的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红甫 《东南亚研究》2004,(4):69-71,91
自"9·11"事件以来,为了配合其全球反恐的战略需要,美国着手对其东南亚政策进行调整,并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恐合作.本文主要分析了"9·11"事件以来美国东南亚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以及美国在东南亚加强军事存在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 引起韩日间纠纷的“新历史教科书”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成员撰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新历史教科书”),通过日本文部科学省审查(2001年3月30日)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这段期间,韩国强烈谴责严重歪曲韩国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舆论界也向韩国政府施加压力。韩国政府终于在5月8日向日本政府递交了要求重新修改“新历史教科书”的备忘录,即修改“新历史教科书”中的25项内容和已有的7种教科书中的10项内容。  相似文献   

7.
著述巡礼     
《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张涛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全书除导论、参考文献和后记之外,共5大部分、24章,54.6万字。本书作者系四川外语学院美国研究教授。作者查阅了30余种代表美国不  相似文献   

8.
乐石滢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1):49-63,154,155
历史教科书是建构民族成员历史记忆乃至民族认同的重要媒介之一。在印度民族认同建构中,历史教科书如何认识中国这一历史悠久的邻国和定位中印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印度中央和六个邦现行的高小(6~8年级)、初中(9~10年级)阶段历史教科书,可将印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按印度史的分期大致分为近代前、近代、独立后三个时期。近代前,中国是印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友好邻国、物质文明大国,而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印是"学生-精神导师"关系。其中,西藏被塑造为印度文化圈的成员,而非中国的一部分。步入近代后,中印同样在帝国主义殖民浪潮冲击下,经历了衰弱和被剥削的文明古国,印度的教科书将中国视为"难兄难弟"。独立后,中国仍然被书写为国际格局中重要的一极,但中印之间围绕边界、涉核、涉巴等问题,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立,中国也开始在教科书中被视为对手和威胁。此外,印度的世俗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和地方视角也导致了教科书中中国形象的差异性建构。  相似文献   

9.
目前,历史问题成为韩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其热点集中在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以下简称“编纂会”)所编撰的中学社会和历史教科书上。自从1982年“教科书问题”出现以来,这一问题曾经反复出现过,但这次的“21世纪版”却带有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倾向。自1998年签订了“韩日伙伴关系共同宣言”以来,两国的关系一度出现过逐渐好转的局面,但是,现在的韩日关系却面临着重大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王立新 《美国研究》2020,34(4):131-140
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在过去70年取得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领域不断扩大、选题越来越专深、一手材料爆炸性增长、视角和方法多样化、高水平研究成果数量众多以及学科影响力巨大。与此同时,这一领域还存在若干不足,包括研究人员的数量还相对偏少,多数著作的视角和方法仍然较为陈旧以及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由于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未来的美国史研究会面临诸多挑战,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