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地区主义强调区域合作的开放性和贸易、投资自由化,是以自由化、市场化与竞争力为导向,既寻求发挥地区内合作潜力,又致力于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参与,强调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促进。近年来,东盟加快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目的就是通过政府的作用、集体的形式,改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区域货币合作。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区域货币一体化主要以“欧元模式”和“美元化模式”两种途径推进。仿照欧元模式,创设东亚单一货币“亚元”是东亚各国长远的选择。但按照货币联盟标准,东亚单一货币的形成还缺乏必要的条件,因此,应当首先寻求趋同标准较高各国的小范围货币联盟,其他国家待条件成熟再陆续加入。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实现形式。东亚与美洲无疑是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引人瞩目的两个地区。本文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划分为六种类型和层次,重点对东亚和美洲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创立自由贸易区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政治利益冲突、一体化模式的异同和区域合作等几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为中国全面了解和参与东亚和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已呈活跃之势,而10+3合作框架的启动又为这一区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不仅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作了分析,也对这一区域的经济合作的进展作了全景式的展示.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途径。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模式选择上,应该遵循时间上的渐次性和空间上的层次性相结合的方针,首先加快中、日、韩3国的制度性合作,使之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和先导,然后再向全区扩展。当然,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因素,才能使合作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8.
东亚一体化经济合作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经济整体增长,经贸合作面临难得机遇,经济结构更趋高级化。总体上看,东亚经济合作正循着贸易—经济圈—自由贸易—金融、货币合作形式向前推进。内容提要:东亚经济整体增长,经贸合作面临难得机遇,经济结构更趋高级化。总体上看,东亚经济合作正循着贸易—经济圈—自由贸易—金融、货币合作形式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东亚虽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在较短时间内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继“东盟 1”、“东盟 3”后,2005年又召开了首届东亚峰会。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将促使祖国大陆和台湾省的经济进一步密切与整合,这对两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亚区域旅游、环境合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区域各国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同时要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加强各国的旅游合作与环境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广泛交往、相互了解和沟通,增进友谊,推动经贸科技合作与文化交流,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快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进展缓慢。面对区域集团化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在遭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后 ,东亚各国都已深刻认识到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次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就充分表明了东亚国家要求进行区域合作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2.
中日合作与东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地区结构的多层性、地区内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性、地区国际格局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东亚区域合作呈现极大的复杂性。更新安全理念和建立战略互信、建立合作与开放的地区机制、实行平等合作的行为模式,应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共识与规范。中日关系的发展,既受地区格局演变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地区格局战略力量的对比变化。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有助于推进东亚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3.
以港口业合作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优先选择,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海运是完成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东北亚地区各国对外贸易总量的85%以上依靠水运完成,港口业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应充分发挥东北亚地区港口业合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优化港口组群结构,增强合作机制,构建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共同促进东北亚港口业,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合作与东亚一体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近两年,东亚一体化取得明显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障碍.中国-东盟合作一是可以解决主导力量错位问题,为东亚一体化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和主导力量;二是可以降低制约国际合作的"不确定性",为东亚一体化奠定信任基础;三是能够将"和平解决争端"价值观念推广到整个东亚地区,为东亚地区安全共同体的价值观建构创造有利条件.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无疑有助于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东亚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东亚区域合作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困境,而东亚共同体建设应从经济贸易的东亚一文化东亚一安全与政治的东亚一社会和法律的东亚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因此,文化认同成为了除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之外理解和研究东亚区域合作的另一个视角。如何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与东亚经济失衡与摩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巨大而复杂。一方面,为应对与美国的经济摩擦,东亚先进经济体往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国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区内后进经济体,将其作为自己的出口平台,从而促进东亚地区产业分工与国际生产网络等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另一方面,作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立场、东亚对美国市场和美国货币的非对称依赖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亚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近年来,东亚区域合作发展迅速,引人瞩目。 以APT(东盟 中日韩)为核心,从次区域的ASEAN(东盟)、MRC(湄公河委员会),到跨区域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ARF(东盟地区论坛)、ACD(亚洲合作对话)、ASEM(亚欧会议)、FELAC(东亚拉美论坛),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如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合作的领域从经济、科技到政治、安全,不断深入、扩展,取得了一系列具体的实际成果,如:推动区域内自由贸易、实行投资便利化措施、签署区域货币互换协定、打击跨国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