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盛夏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齐聚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共议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变革与转型。高端、前沿、务实、开放——连续举办了四届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会议,今年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是对贵州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的极大肯定。"贵阳共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声音、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7月20日在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发来贺信。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6月17日,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为主题的2017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在贵阳举行。这是推进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的实际行动,是有力推动贵州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落实大生态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也是延续和巩固生态文明贵阳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搭建一个世界共享、全球参与平台的同时,也向国际社会讲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传递了加快绿色发展的"贵州声音"。火热盛夏,爽爽的贵阳充满"绿色诱惑"。6月26日全28日,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新议程、新常态、新行动"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如期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海内外嘉宾,在贵阳展开了关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5.
张玲玉  李坤 《当代贵州》2013,(23):28-29
在本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来自全球各地的政要、专家、学者云集贵阳,共议生态文明建设之大计,同时也对近年来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外国参会人员,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赞许有加。  相似文献   

6.
正基辛格博士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做一件能够对未来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情"。生态环境是贵州的后发优势,《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获批,意味着贵州成为继福建之后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并纳入"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主动适应新常态,绿色化号角已经吹响,生态文明大旗迎风飘扬。6月26日至28日,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高端峰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如期举行。美丽中国,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又一次聚焦在全球的聚光灯下。这是一场凝聚各方共识的"思想盛筵",来自全球的政、商、学界代表,纵论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为生态丈明新行动描绘了清晰生动的宏图远景。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6,(25):26-29
7月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拉开帷幕。论坛的前身为2009年创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2013年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致力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实践探索,汇聚全球官、产、学、媒、民等各界人士,以举办论坛与高峰会议为引领,不断拓展多样化形式,促进国际与国内相关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八年来,论坛主题不断深入,议题设置日趋丰富,形式内容更加多样,交流合作愈加广泛,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生态丈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传播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窗口、探讨解决全球生态气候问题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7月6日至8日,主题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举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十年,从一个地方会议升格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论坛,积极促进国际与国内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务实合作,有力回应国际社会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共同关切,多年持续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成为生态文明的"中国窗口"。贵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早在1980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中国生态文明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持续发出生态文明"中国声音",已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搭建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向论坛年会致贺信。今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指示强调,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已经举办了十届,要创新方式,继续办好。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论坛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贵州正在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促进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不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让绿色红利惠及人民。"既要‘论’,更要‘干’。"在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上,当国际国内嘉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探讨全球未来生态命运时,贵州正围绕首个"生态日"扎扎实实地做好落地文章。省委书记陈敏尔、省长孙志刚带头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应运而生落户贵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 《当代贵州》2013,(23):26-27
在连续举办4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后,今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又一个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的、专注于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端国际论坛,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人们不禁会问,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别说和东部发达城市相比,和周边成都、昆明、长沙相比,贵阳经济发展都相对滞后,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为什么会落户贵阳呢?  相似文献   

13.
正贺信为贵州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关键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习近平主席继2013年之后再次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来贺信,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把脉开方。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方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与最高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着眼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对于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动手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第一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2013年,会议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成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回首这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晏青 《当代贵州》2014,(21):15-17
7月12日,为期3天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圆满落幕。 7月的贵阳、贵州、中国,再次通过这一绿色盛宴,向世界展示了生态文明的无穷魅力,发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展示了加快绿色发展的“中国行动”,有效树立了中国在面对全球性问题时高度自觉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6月17日—19日,2017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在贵阳成功举行。会议秉持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理念、风格和模式,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为主题,坚持"既要论起来,又要干起来"。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国际组织官员、大学校长、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等400余名国内外嘉宾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亲爱的市民朋友:你们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论坛创办以来,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全力支持,作出了宝贵贡献。在此,谨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将于7月8日至10日隆重举行。届时,中外嘉宾将云集多彩贵州、爽爽贵阳,深入探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引领性、战略性问题。这是贵阳这座城市和全体贵阳人的荣耀。希望广大市民朋友都以主人翁精神,当好东道主,做到言行有礼、热情友好,展示贵阳人的良好风貌;希望大家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9.
正正是坚守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贵州的底色越来越厚重,生态文明的主旋律越来越响亮。回望来时路,一个致力于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绿波涌动的贵州,正生动呈现在世界面前。山青、天蓝、水清、地洁。6月的贵州,绿意盈盈,生机盎然。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要求"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8月,贵州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同年9月,贵州决定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  相似文献   

20.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4,(21):13-14
正近年来,贵州全省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初步走出了把生态与发展统筹起来、统一起来的新路子。最近,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批复,迎来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隆重召开,站在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起点。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两条底线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