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英 《法制与社会》2011,(1):168-168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试点工作在我国已经全面启动,这预示着行政复议委员会将是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的行政复议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诉愿审议委员会是台湾地区诉愿制度得以发挥作用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关键性设计。在组织建构上,诉愿审议委员会强调委员的专业知识、资格条件、构成比例以及个案回避,追求诉愿机构的中立性;在机构运行上,诉愿审议委员会通过在审查——审议——决定的全过程中贯彻公开和公正的理念,追求诉愿程序的准司法性。这样的制度设计保证了台湾地区诉愿审议委员会的实效,也启发大陆地区要以中立性和准司法性来完善我们的复议机构及复议程序。  相似文献   

3.
以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为内容的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正在各地展开。通过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改变现行行政复议体制中高度内部化且复议力量极度分散的倾向,积极发挥行政复议权利救济和纠纷化解的制度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政府所必需。实践中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已取得明显效果,其专业性与公正性逐步显现。应当修改《行政复议法》,确立以各级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复议体制。  相似文献   

4.
在行政复议公信力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开始了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试点。从行政复议委员会在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运行情况以及我国实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前后的实践效果来看,在我国确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是合理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在我国尚不成熟,应从理顺行政复议委员会与行政复议机关的关系、人员组成、审议程序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王蒙 《法制与社会》2014,(22):142-143
自2008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8个省、直辖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展开了关于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的大讨论。然而由于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处于试点阶段,理论基础和体制建设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其在试行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其性质、职能权限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体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功能,国务院法制办于2008年9月在全国8个省(市)开展了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试点工作。然而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改革毕竟在我国仍处于试行阶段,理论基础和体制设计方面的诸多缺陷直接导致其在试行实践中面临着对设置该机构合法性的质疑、对复议申请人自主选择权的限制等诸多困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为我国行政复议改革开创了很好的先例,也代表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前进的方向。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改革的困境进行分析,重新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和法律的跟进,以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恰当定位和出路。  相似文献   

7.
胡蝶 《法制与社会》2015,(3):165-166
在了解了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体制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经验,建立起创新型的行政复议体制——行政复议委员会,并围绕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构成和工作机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1,(25):51-51
2009年,海门市被江苏省政府法制办确定为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单位,试点工作进行后,海门市摸索出了一套行政复议委员会审案的特有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了进一步推进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云涛 《政府法制》2014,(16):10-11
近期,山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山西省的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山西省行政复议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认真开展并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是政府法制工作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的重要职责.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不懈探索和有益尝试,将对今后全省行政复议工作产生重大的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大陆复议制度的缺陷问题不断显露之际,海峡对岸的台湾地区1998年新修改的"诉愿法"凸现出的亮点引起了关注。其即吸收了其他国家行政复议制度的一些先进经验,又注意结合了东方文化的习惯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完善自身制度的极好蓝本。通过对台湾地区"诉愿法"的历史发展和立法现状的简介,对其中一些重要制度如复议审级、诉愿范围、审议委员会、证据程序等与大陆复议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和评价,为大陆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复议制度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贾凝毅 《政府法制》2013,(31):14-15
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法【2008】71号》后,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在全国开始推行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刘卫卫 《政府法制》2010,(19):40-41
实行行政复议联办制度的意义 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下发《关于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8个省、直辖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同时赋予了行政复议委员会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并逐步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美国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与评价。首先勾勒出了美国的社会保障金体系与裁决过程 ,介绍了申诉委员会的历史、法律根据、人员组成 ,讨论了申诉委员会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角色 ,及其所发挥的制度机能及其实效。最后论及申诉委员会对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变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政府法制》2009,(21):19-19
为确保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各位委员及时了解全市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和审理情况,掌握行政复议试点工作的动态,宣传行政复议相关法律知识,及时传递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从2009年9月起,海门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建立行政复议案件月度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方军 《中国法律》2014,(2):21-24,83-87
自1999年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於2013年首次检查该法的实施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每年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与行政诉讼的一审案件数量基本持平,部分地方的复议案件还多于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而多数的行政复议案件涉及土地.房屋拆迁、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城市规划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国务院在推动行政复议法修改的同时,在实践中也积极探索建立专业、便民、高效、权威的行政复议体制.整合多头行政复议办案机关,部署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是其中一项有益探索。本期特选取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司副司长方军的文章,全面解读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开展五年以来的实效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诉愿乃是人民因行政机关所为违法或不当之行政处分侵害其权益,或机关怠于作出人民申请之行政处分而侵害其权益时,于行政体系内之救济制度。我国台湾地区之诉愿制度肇始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此后,诉愿即为人民对抗"国家"(行政机关)公权力侵害之重要基本权利。1930年之"诉愿法"确立了诉愿、再诉愿的两级制。1998年修正时,废除再诉愿,目前仅剩诉愿一级。且诉愿之性质、功能之加强和诉愿决定之拘束力在新修法中都有明确体现。但现行法仍有些规定或不合时宜,或因相关法规已修正,而有修正之必要。诉愿之提起改为向诉愿管辖机关提起、由委托机关作为诉愿管辖机关、增设拒为处分之课以义务诉愿都是未来可能之修法方向。在共同诉愿及诉愿参加上也宜有较大修正。而在诉愿制度之存废问题上,参照德日制度同时,也应注意到诉愿制度在我国台湾地区之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试论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判委员会制度对我国的审判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日益深化,审判委员会制度暴露出了许多缺陷。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是《行政复议法》修改中最关键的问题。行政复议权配置过于分散严重影响行政复议制度效能的发挥。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首先需要将行政复议权由部门向政府集中,在一级政府内设置行政复议委员会,一方面保障复议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专门性,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外部专家、律师等社会人士进入行政复议委...  相似文献   

19.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法院审判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司法制度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制度。中国特色的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存在,是历史与现实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具有制度设计的合理性。近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审判委员会制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有人主张废除该制度。本文密切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分析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在的必要性,阐述关于该制度应该继续保留的理由及进一步改革完善的设想,以期进一步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洋 《政府法制》2014,(1):24-25
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通知,明确北京、黑龙江、江苏、山东等8个省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5年来,除通知要求的8个省市外,很多地方也都自行开展了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