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峰 《北京党史》2009,(2):31-38
一、实事求是的突出楷模 韩伯平:1947年,晋察冀土改初期,阜平有些村、镇在斗争地主时,发生了打死地主的事件。然而刘仁的驻地桑园村却没有打死的事情。当时也斗地主,挖浮财,在斗争中,有些人喊着:“打死他!打死他!”刘仁同志就把几个积极分子叫到他的屋里,问:“你们知道打死人就活不了了吗?”他们答:“知道”。  相似文献   

2.
1950年冬的一天,保靖县黄连乡人民处在一片欢乐之中。一批罪大恶极的匪首就要处决了。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半夜时分,突然“乒”的一声枪响,惊醒了熟睡的人们。“土匪逃跑了!土匪逃跑了!”人们惊恐地呼喊着。“打蛇不死,后患无穷”。宁静的气氛又突然紧张起来。县剿匪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清剿土匪的有关具体事项。指挥部决定:立即组织一切力量,尽快抓获全部漏网匪首。  相似文献   

3.
在进入香港回归倒记时的今天,本刊特推出连载《香港大营救》。香港今日的经济奇迹众所周知,香港昨日的胜利大营救便非尽人皆知了。这就是周恩来成功策划、指挥的800名文化精英在日本海陆封锁下、日伪顽匪四面夹击中胜利撤向大后方的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4.
红色的乡土     
谢斌 《共产党人》2013,(6):53+55
从小是听着奶奶的古经长大的,奶奶是中华民国8年出生的人,经历了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岁月的留痕。旧社会的苦难往事不堪回首,她的记忆中旧社会兵荒马乱经常要跑土匪,古经很多内容是叙述跑土匪的故事的,那时候如果看到远处黄风土雾席卷过来,肯定是土匪来了,得赶紧跑。有时候饭端到嘴边正在吃,若谁喊一声土匪来了,就扔下碗赶快跑!晚上睡觉都穿着衣服,随时准备跑出去。土匪骑着高头大马,头上绑着红绫子,枪上吊着红穗穗,杀人越货,无恶不  相似文献   

5.
擒匪记     
1950年,湖北全省虽已解放,但潜伏在边远山区的少数国民党残匪、特务仍在作垂死挣扎.他们四处搔扰,破坏土改工作,反动气焰十分嚣张.由于反动顽匪的破坏和捣乱,当地的群众人心惶惶,有的担心解放军一走,土匪回来反攻倒算.因此,土改工作一时难以深入下去.我当时在湖北军区独立第三师六三三团警通连任指导员.为了使麻城的土改工作顺利进行,团党委和麻城县委研究决定,组织一个12人的远征剿匪小组(也叫工作队),由炮兵连长冯西章任队长,我任副队长(不久,我继任队长),在麻城县东水区梅庄河一带发动群众,组织农会深入开展剿匪反特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刘大泯 《当代贵州》2009,(22):22-23
1950年3月间,全省几十万土匪发动叛乱,袭击各地刚刚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破坏交通,残害当地的干部群众,占领了30多个边远城镇。消息传到贵阳后,苏振华拍案而起,说:“你们怕什么,国民党几百万精锐队伍都被我们打垮了,几个土匪翻不了天!”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力县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及对农村群众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长期侵扰百姓危害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的恶贯满盈的土匪,成了人民群众和人民政府打击的最大目标,只要土匪跑到哪里,消灭土匪的战斗就打到哪里,这样一来,土匪无处躲藏,只好龟缩到山里。1947年春,在铁力的石长村打响了一场剿灭土匪残部的战斗。  相似文献   

8.
我是河南邓县人,1919年5月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妈妈很贤惠却很封建,从小给我缠了脚,在我四五岁时订了娃娃亲。家里不让女孩上学,不许和邻家男孩玩。在我9岁那年(1928年),家乡遭匪劫时,父亲被打死,我和母亲被绑票。在“民团”打土匪时,我俩失散了,妈妈借机逃回家,只剩我留在土匪那儿,受了许多惊怕,吃了许多苦头。我被赎回后患上伤寒病,高烧不退,整天昏睡。病好后头发掉光,不会走路只会爬。妈妈说:“不用缠脚了,去学校跟小孩玩吧,总比死了强。”我因祸得福能上学了。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年轻的人民共和国面临相当严峻的形 势,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 题,其中,平息匪患就是新中国领导人必须尽快着力 解决的一大问题。 毛泽东下令:"必须限期消灭土匪" 匪患成灾是新中国面临的首要的社会问题,而且 土匪武装多为国民党反动派势力所控制,他们袭击基 层人民政权,封锁占领小城镇,控制边远农村;破坏城 乡交通,残杀地方党政干部,绑架勒索,奸淫妇女,无 恶不作。这严重威胁了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 正常秩序,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消灭土匪、根除匪患的 呼声十分强烈。剿灭土匪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打死我也不说,你还没使美人儿计呢!▲我不但手气好,脚气也不错!▲交给我你就不用放心了,没有错不了的事儿!▲别谢,谢完还怎么好意思向你收钱啊!▲你都不理我,那我成狗不理了!  相似文献   

11.
反动的“白扇会”据险固守山头,没有人愿告诉我军上山的路。歼灭顽匪事不宜迟,终于,有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12.
邓晓明 《奋斗》2006,(10):59-59
出差途经湖北省公安县某镇.一座居民楼的山墙上赫然写着蓝底白字的大标语:车匪路霸群众打死有奖!看后不敢苟同,觉得有悖于法律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3.
再擒郭和尚     
1949年冬月的一天,寒风呼呼,桃源县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张贴着人民政府那醒目的关于处决大土匪郭和尚的布告,人们量三层外三层地争先围看,纷纷议论:“郭和尚罪大恶极,真是死有余辜!”谁知万人公审大会召开前,解放军战士去提解郭和尚时,却发现牢房空空如也;郭和尚跑了!  相似文献   

14.
“正告你们这些土匪、强盗,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民主政权是摧不垮的!你们的末日就要到了……”一个身材魁伟、乌眉大眼的英俊汉子,正向一帮押解他的匪徒们怒吼。这位大汉,就是我苏皖边区阜宁县三区  相似文献   

15.
虎穴降匪     
夜,涔水河默默东流,岸边的王家厂被黑暗笼罩着。远处隐隐约约的几丝灯光,说明那里的人们还在活动。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八○团二营的驻地。官兵们正在计议如何清剿残匪。这时一位中等身材的人,径直闯进四连连部要求面见韩连长。韩连长急忙迎上前去,连声说:“你辛苦了!辛苦了!”来人叫万际助。他将向应东那股土匪被打散后又收罗了几百人的事报告了韩连长,并将其活动地点详细地作了介绍。韩连长一面听着,一面在纸上画了一张简易的土匪活动区域图。韩连长想起11月中旬,部队分三路进攻子良坪,由于道路不熟,致使匪首向应东、向守云率匪500余人逃出了包围圈,远  相似文献   

16.
正1930年的中原大战,冯玉祥失利,情急之下,孤立难支的他只好带着大军由河南北撤另寻生路。10月间的一天,冯玉祥坐着两人抬的小竹轿,远离大军先行出发,上了太行山,走到山西晋城地界的晋庙铺镇一带时,突然从山崖上跳出4个人,他们手执大刀长矛挡住去路,领头的黑脸大汉高声叫道:"来者何人?赶快下轿,留下买路钱!"那时候,晋庙铺一带土匪横行,眼前这4个土匪经常图财掠命,罪大恶极,老百姓怨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3):80
看我有多萌!南极洲罗斯海特拉诺瓦湾,一只海豹在科考队员附近晒太阳。猎人与和尚一个猎人在山上打死了一头野猪,被一个和尚看到了。和尚跑过去对猎人说道:"善恶有报,万物轮回啊!你现在杀死了一头野猪,下辈子就要变成一头野猪。"猎人眼珠一转,把枪口对准了和尚。和尚大惊说道:"你要干什么?"猎人道:"我宁愿做和尚,也不做野猪。"  相似文献   

18.
1928年10月,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新四军第三支队在副司令谭震林的率领下开赴皖南敌后,驻扎在南陵蒲桥。三支队到达蒲桥不久,就听说在蒲西一带有一股土匪武装在活动。为了摸清这股土匪武装的情况,谭副司令命参谋部派员到蒲西调查了解。参谋部调查后向谭震林汇报了余子才和他领导的土匪武  相似文献   

19.
合江剿匪记     
一弯冷月,漫野凄风. 林口县刁翎的一个房檐下,靠墙站着两个背枪的土匪哨兵,边抽旱烟边唠嗑儿.见从老远的路上一前一后走来两个人.哨兵一边吆喝,一边拉枪栓.来人站住,道:"别开枪,自己人!"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宁夏灵武县,有一件事 引起当地群众强烈反应:一些乡镇干 部外出考察之际,在旅游景点客串 “湘西土匪”,还将现场表演的“乌龙 山土匪”现代版制作成了光盘,人手 一份。在该光盘下半段里,镜头转换 成了乌龙山上的“乌龙寨”。一个袒 胸露怀、摇摇晃晃、丑态百出、身着土 匪装的男子出现了:他腰里别着枪, 挥舞着胳膊,随后陆续出现了两个男 “土匪”和两个女“特务”。令很多人 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土匪”、“特务” 竟然是宁夏灵武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