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世纪行》2017,(2)
<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内法规,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从严治党这一历史性课题交出的答卷。《准则》和《条例》作为制度治党的两个重要法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6,(2)
正党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强调要尚俭戒奢,这不仅特别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尚俭戒奢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党性修养。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向来是中国一以贯之的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0月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两项党内重要法规。这标志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制度化安排的进一步深化。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准确把握《准则》和《条例》的精神实质至关重要。一、准确把握制定《准则》和修订《条例》的重要意义(一)这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中共中央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纪律处分条例》)。两者都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制度成果,确认了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为创新反腐倡廉理论、丰富反腐倡廉理论成果,特别是创建"廉洁学"提供了契机。《廉洁自律准则》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荀凤栖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省人大机关的贯彻落实,1月13日,省人大机关邀请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杨亚杰同志,以"全力推进依规治党,宣传贯彻落实好两部重要党内法规"为题,为人大机关同志做一次专题辅导。杨亚杰围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部重要党内法规修订时代背景、指导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6,(9)
正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依规管党、制度治党,颁布施实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等一系列重要党内法规。作为第一部规范党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问责条例》首次聚焦党内问责,并把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的重要制度创新,是强化问责、严肃追责的重要制度利器,为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特别是强调要建立配套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此,我们党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经验,先后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六部管党治党的基础性法规,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  相似文献   

8.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向全体党员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我国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新修订的《准则》强调"四个必须",提出"八条规范",是从严治党的标准;《条例》划出党员的行为底线,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修订的《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  相似文献   

9.
万纪耀 《前进》2017,(3):31-33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制定、修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部基础性党内法规,与2015年、2016年修订和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四部基础性党内法规一起,构成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基本制度框架。一、坚持无禁区、无例外、零容忍、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6,(2)
正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体现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的有机结合。两部党内法规刚柔相济、相互配合,很好地实现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笔者以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每一名党员都要把自己摆进去,真正做好"四种人"。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遵循。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将两项法规坚决贯彻执行好,切实把党的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进一步"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认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要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正>全面从严治党,贵在驰而不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1月18日,自治区采取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报告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从战略高度对《准则》《条例》作了  相似文献   

14.
张智 《前进》2017,(4):21-22
<正>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这是当前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会不仅确立了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通过了十九大召开的决议,还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当中的精髓要义正是全会精神所在。无论《准则》开宗明义的"两个关键"、"两个必须",还是《条例》提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并发布了两个党内法规,即《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继2016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发布实施以来,又一次发布的两部重要的党内法规,标志着我国全面从严治党逐步走向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孙兵 《政策》2016,(1):26-27
<正>中央颁布的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进入历史新阶段,表明制度反腐进入历史新起点。我们要深刻领会《准则》和《条例》出台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做到学到深处、悟到远处、行到实处,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学到深处,深刻领会中央...  相似文献   

17.
正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牢笼,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新修订的《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员干部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为规范党员干部明确了“禁区”,划清了界线,筑起了一道“高压线”。党员干部要善于用好《准则》和《条例》这面“镜子”时常反省自己,自觉做到标准更高一些、要求更严一些,切实做学习的表率、落实的表率、接受监督的表率,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不久前由中共中央印发。这部《条例》是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制度创新,标志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管党治党的进一步深入,彰显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对推进党内问责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公开化,推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地生根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中央颁布了"史上最严党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条例")。新党规体现了把纪律挺在前面的理念,堵住了制度漏洞,消除了灰色空间,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标准,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把"八条规范"作为核心价值导向。新修订的《准则》,向全党郑重提出"八条规范",凝炼阐发了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基本道德标准,集中展现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施行,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学习新《准则》《条例》为契机,着重在"树、守、早、严"四个字上下功夫,推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地生根。"树",即树立高线,正面倡导新修订的《准则》坚持正面倡导,是向全体党员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对广大民众作出的庄严承诺。纪委在抓反面追责的同时,要抓好正面倡导,既要唱"黑脸",也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