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豆琨 《法制与社会》2010,(3):297-297
人类社会的各种主要制度都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而成熟于文明社会,刑罚制度亦是如此。特定的刑罚制度是反映社会进步状况和文明程度的晴雨表。中国古代刑罚经历了由野蛮到文明的流变,刑罚功能以报复和威慑为主。在传统刑罚观念中,重刑威慑在古代社会陈陈相因,使中国刑罚演化史充满了暴戾和血腥,而刑罚的"礼化"亦使古代刑罚具有威慑与道义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2.
石经海 《现代法学》2008,30(2):46-52
在现代刑法中,刑期折抵不只是一个法律规定,而且是一种现代法律制度。这种法律制度,相对于所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理论定位。其中,从羁押折抵刑期的本质来看,其立法设置旨在救济未决羁押之正当性瑕疵,是刑事实体救济制度;从罪刑关系运行所处时间阶段来看,其司法适用需要审判裁量,是刑罚裁量制度;从适用的法律后果来看,其司法适用导致刑罚执行权的部分甚至全部消灭,是刑罚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3.
刘蕊 《北方法学》2016,(4):151-160
赎刑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法律制度,中原地区的赎刑制度在秦及汉初具有替代刑和独立刑种的双重属性,唐代以后赎刑发展成为刑罚适用的一般原则。罚金刑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多处于与赎刑合而为一的并存状态。以藏区“赔命价”制度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赎刑制度,在古代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在现代则表现出明显的和解性质。赎刑制度中的价值理念和合理规则,对于我国刑罚替代措施和死刑的司法控制等方面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露 《河北法学》2012,(10):146-152
中国传统法文化以礼法文化为核心,礼法文化的实质则体现为礼刑关系。在礼法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深受其影响,并随着礼法关系的演变而演变。在中国历史上,礼法文化的发展可表现为夏商周"礼法并用"、春秋战国至秦"弃礼重法"、汉至唐"礼法合流"和宋至清"理法结合"四个时期,在不同时期礼法关系的演变中产生了"明德慎罚"、"重刑尚法"、"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等刑罚思想,这些刑罚思想给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其中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因素均可为当今中国刑罚制度的现代化改革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刑罚的形式演变是过去到现在的一个发展过程,这种过程展示的是刑事执行改革的历程,这一历程要求我国刑事执行法典的创制和相适应的刑罚招待体制的改革,创制刑事执行法典,进行刑事司法体制改革是行刑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法律制度是法律观念的体现。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古代的经权观念,解析了在经权观念指导下的刑罚运作,对中国古代刑罚运作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刑罚制度改革论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今中国的刑罚制度需要在近年来已有进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改革和完善。在刑种和刑罚体系方面,需要通过立法和司法进一步严格限制死刑,完善或充实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并对刑罚体系和结构作整体调整;在刑罚裁量制度方面,应当将量刑原则明确化,量刑标准具体化,某些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在行刑制度方面,应当确立开放性行刑的理念,并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在刑罚消灭制度方面,应当考虑增补行刑时效和单位犯罪的时效制度,激活赦免制度;在特殊人群的刑罚适用方面,应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适用予以全面的宽缓和有针对性的改革,并对老年犯罪人贯彻刑罚适用的宽恤。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行刑制度发展趋势与潮流的代表,社区矫正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和传统的监禁刑罚相比较,社区矫正制度更具有当代所倡导的正义、人道和效益等价值追求,更能应和如今刑罚理论界的呼声,契合当今刑罚理论的学理特点,同时,在推动和鼓励罪犯完成自我改造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更好地实现刑罚的功能目的。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9.
周英  冯蕾 《中国司法》2009,(3):107-107
假释制度是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假释法律的状况,不仅关系到监狱机关的工作,而且涉及到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法制建设问题,更关系到刑罚目的的实现。因此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现代行刑理念的认识,以激励罪犯积极进取继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切入点,从调整完善假释制度入手,使假释制度法制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杨红 《行政与法》2009,(10):108-110
刑罚是国家依据法律对违法者采取的惩罚措施,是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最严厉的手段。随着各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非监禁刑制度的研究。就我国目前的刑罚体例来看,我国的非监禁刑也应该从本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解决现有刑罚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适用刑罚,从而实现刑罚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监狱刑罚执行制度是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依法行使刑罚权的重要一环,刑罚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刑罚功能的发挥和刑罚目的的实现,直接影响到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构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我国监狱主要负责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以及剩余刑期一年以卜有期徒刑罪犯的执行工作。目前,全国监狱承担着160万左右罪犯的惩罚与教育改造工作,是我国最主要的刑罚执行机关。  相似文献   

12.
与监禁相比,缓刑是近现代刑法中富有促进机能的刑罚制度。这种制度是对短期自由刑所产生的某些弊端的一种补救,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法律措施,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国际刑罚制度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它在处罚犯罪的同时,给犯罪人以悔过自新的机会和出路,维护了犯罪人的体面和尊严,有利于犯罪人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在规范刑法学上进一步推进刑罚轻缓化改革,刑罚制度的轻缓改革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把刑罚制度的发展演变放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范畴之内探讨,进而寻找刑法改革的合理根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罚金刑的兴起罚金刑是属于财产刑的一种,是以剥夺一定金额为内容的刑罚。罚金刑的起源很早,比自由刑的历史还要古老,是从赔偿制度演变而来的,在古代曾是一种重要的刑罚。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上就曾有过加害人对被害人支付一定赔偿的制度。在日尔曼的习惯法中,某种犯罪人除应向被害人交付赔偿金外,还要向公共团体交纳一定的和平金,以抵偿其扰乱公共秩序的罪行。虽然这时还具有私刑法的性质,但是由于国家要求强制支付这种赔偿,加上国家  相似文献   

15.
元朝是蒙古贵族用武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地统一全国而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在蒙古族的封建化过程中,元朝的法律制度也在大力发展,其中,刑罚制度是元代法律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借鉴继承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元代特殊的五刑制度进行系统的介绍。另外,元代的刑罚还存在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社会中公司犯罪频频发生,而我国立法对公司犯罪的处罚制度却存在不少遗憾.公司犯罪刑罚方法的单一和刑罚制度的缺失限制了刑罚遏制和预防公司犯罪的功能.因此,应当在我国立法中完善公司犯罪处罚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许锡良 《政府法制》2011,(24):23-23
中国古代刑罚的残酷惨烈,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其中,值得一提的刑罚制度当数株连。  相似文献   

18.
简论中国刑罚制度改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一个制裁有力、救济有方的刑罚制度。目前我国的刑罚制度在刑种、量刑制度、行刑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应削减死刑、增加刑罚种类、增加缓刑、假释,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19.
假释制度是近代以来适应社会潮流而产生的一项刑罚制度,各国都十分重视。但我国假释制度的适用却与法律预期存在较大距离,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给予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这一制度的完善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缓刑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我国的缓刑制度 ,是一种刑罚的暂缓执行制度。通过缓刑考验的 ,虽不改变判决所确定的行为人构成犯罪的法律评价 (战时军人戴罪立功的例外 ,它可以引起罪的消灭 ) ,但可以引起刑罚的消灭 ,即原判确定的刑罚不再执行。缓刑制度在对某些犯罪的惩处上 ,可以收到比执行剥夺短期自由刑更为积极的社会效果。在现代刑法量刑轻型化、强调人权保护和刑罚个别化的刑罚理念的支配下 ,缓刑制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并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因此 ,加强对我国缓刑制度的研究与探索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对当前司法实践中适用缓刑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