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已成为稳定国内经济运行的必由之选。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出口信用保险领域以法律法规代替政策,明确规定出口信用保险的性质、宗旨、经营原则、管理方式、参与机构的权利和义务等,为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既而达到在国际贸易、投资领域避免争端的前提下最大化实现产业政策的目的。对出口信用制度立法进行技术考量必须把握两个关键性制衡点,一是出口信用保险的盈亏经营问题;二是是否应双轨制经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不当得利,维护保险损失补偿原则的一项设计精巧的制度.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发展史短暂,立法和司法实践实务中常常困惑丛生.结合出口信用保险实务,以历史溯源、法理论证、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法律性质、代位求偿权的构成及行使的分析对该项制度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立法提供若干参考.  相似文献   

3.
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保险都是国际上通行的出口鼓励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及中国加入WTO,出口补贴正逐步受到WTO规则及多边贸易协定的限制和约束,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保险是WTO框架所允许的出口鼓励措施,成为各国贸易和金融体系重点支持的对象。本文通过对出口补贴、倾销、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保险的WTO框架约束的分析,指出我国在加入WTO后出口鼓励措施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未褪去,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的重要对外贸易政策工具,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掣肘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几大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为重要的是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双轨制",打破出口信用保险垄断经营机制,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短期业务经营,促进中国信用保险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介绍及对其积极作用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面临的困境,并对其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对于防范、规避与降低出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起到重要作用。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尚未建立,不利于出口保险的长期发展。因此,制定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法"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出口信用保险本身具有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使保险法的一般原则在适用于出口信用保险时,无法完全"合身"。实践中,外贸代理的索赔颇具模糊性与争议性,此外,实践中保理是否具有保险利益也不明晰。文章试图以保险法中的保险利益及可保利益原则为分析的出发点,针对保险法中可保利益原则对出口信用保险中外贸代理与保理情形的适用进行浅析,认为需要区分外贸公司是否以自己名义签订进出口合同,而对应不同的保险利益持有情况与索赔权利;需要区分保理是否具有索赔权,而对应不同的保险利益持有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回顾了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在国内外的产生和发展,从法律的角度论述了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特徵和功能,建议解决中国有关制度申的法律问题应当从制定有关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法律法规、明确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体制、规定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的准入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国际结算方式的保护伞——出口信用保险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风险基金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有利于出口方企业灵活选择多种结算方式,并能有效降低收款风险,企业应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来扩大对外出口。  相似文献   

10.
根据WTO贸易与投资关系工作组近年来对技术转移要求和投资鼓励问题的专题研究 ,结合晚近国际投资立法的相关规定 ,不难发现未来相关国际投资立法的可能发展趋势 :适当的有关技术移转方面的引导措施可以存续 ,强制性技术转移要求应逐步取消 ;投资鼓励措施只能作为吸引和引导外资的辅助性工具 ,制约投资鼓励措施的国际多边规则会逐步出现并日趋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