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8年10月,年仅17岁的张志,同千余名南京知识青年一起,带着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青春志向,来到了茫茫的鄂尔多斯高原插队落户。也许是命运的巧合,从踏上高原之日起,张志的生活便与“羊”结下了不解之缘:牧羊──绒毛纺织工──上纺织工业大学──绒毛工艺员──梳纺车间主任──羊绒衫厂副厂长──羊绒集团公司副总裁。她的工作和生活与鄂尔多斯的羊绒业乃至中国的羊绒业一直没有分开过,一干就是几十年。有人问她对自己的选择是否后悔,她非常欣慰地说:“我的人生坐标就在这儿,我对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过。”一做女人…  相似文献   

2.
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 我叫李桂云,在长春市双德乡光辉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已经11年了。我感受最深的是,不学习就不可能有高素质,不学习就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对学习的重要性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当时初中一年级还没念完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返乡当了知识青年后,深感自己文化基础底子太薄,所以不管是在小队干活还是到大队当妇联主任,我都没间断过学习。这些年来养成了坚持学习的习惯,也记了不少笔记,不管工作多忙,家务多重,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哪怕少睡几个小时,也雷打不动。 学习业务知识保持头脑清醒 我从…  相似文献   

3.
王惠 《党建》2014,(7):42-43
正白玛曲珍,我初中时期短暂的同学,用20多年的坚守,把理想和追求、青春和梦想倾注在了被称作"莲花圣地"的家乡——西藏墨脱,也把我对青春的记忆一点一滴攒积在岁月的长河中。初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我转学到林芝地区一所初中时,白玛曲珍是班里唯一的门巴族女孩。她清秀、朴素、腼腆,字写得认真、工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认识她让我第一次听说了墨脱,第一次知道在西藏还有一  相似文献   

4.
1938年,西南联大历史系一堂课上,一位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上课原则:"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四不讲"显示出的是何等的自负!而说出这段话的就是享有"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等赞誉的国学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平凡的人,在生活中也存在着崇高的行为。她们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却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诠释的精神力量。严进蓉,这位普普通通的女孩,站在三尺讲台,她用执着和坚韧书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孩子的未来;在草原深处,她用热情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用青春浇灌着一朵朵"雪莲花"争相开放。"我只想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  相似文献   

6.
正她的家乡在哈密,那里的瓜果香甜,生活安逸;她上大学在石河子,那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她最终选择了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条件相对艰苦的二师三十三团工作。从技术员干起,在机关帮过工,负责过科技工作,现在已经是三十三团人口计生办主任、妇联副主席的她,用16年时间,实现了三次人生的自我超越。她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团场,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她叫高艳荣,一朵美丽的瀚海"女人花"。1996年,刚刚走出校门的高艳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国庆期间,我到云南自驾游,路过红河州的河口县。晚上,当地老百姓在中越界河边放孔明灯,上面写着大家各种愿望和祝福。我也买了一个,但写什么好呢?想了想,写上:"青年万岁、青春万岁、祖国万岁"。朋友看到后,笑着说,是不是你们都有这个"毛病"啊,张口青年、闭口青春,当你们不再青春了,怎么办?是啊,念念不忘,会有念  相似文献   

8.
正时常听人抱怨自己的工作,诉说自己的不如意,我也曾经有过同感,总感觉工作上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是这不合适,就是那不尽如意,所以,工作起来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奈感和倦怠感,直到有一天,母亲的一番话语敲醒了我,她说:"你为什么让自己放着美好不去感受,却只去感受那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种女人,她们热爱生活,努力创造美好生活,最终拥有自己的美丽人生。七师一二九团职工宋丽就是这样的女人,她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着人生赞歌,利用"双创"契机,为自己打开了一扇致富大门。美丽成就创业宋丽原是七师一二九团二连的一名普通职工,承包着50亩棉田。她和连里其他职工一样,每天起早贪黑,在棉田里忙碌,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宋丽却为一件事犯愁,她发现,因为常年在外风吹日晒,  相似文献   

10.
高翠 《党史博采》2007,(1):42-45
<正>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革命作家、记者。从1929年初史沫特莱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踏上东方中国古老的土地,到1950年与世长辞,一直献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她的文笔生活把她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她说:“我到过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就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不知是什么缘故,在那,我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土地上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位网名为"芒果妈妈"的重庆女子在帖子《现在,她就是我的"妈"》中,晒出自己和81岁的外婆一起拍摄的婚纱照,收获网友的点赞无数。"芒果妈妈"在帖子中写道:"几年前,我的妈妈得癌症去世了,本来想带着妈妈和外婆一起拍摄的……我不想带着遗憾过一辈子,于是就有了这次和外婆的拍摄。"妈妈走了以后,"芒果妈妈"和外婆都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现在我把外婆当作‘妈妈’,把自己当她的女儿,这样我们就都没有失去亲  相似文献   

12.
<正>安徽省金寨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本文主人公是一位金寨籍女性,当年是一名普通的"红色女特工",曾经和潘汉年、陈赓、邓颖超、邹韬奋、周恩来等杰出人物一起工作过、战斗过……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她贡献了自己的热血、青春、智慧、力量,也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她的名字叫文媛,1911年生,1926年入团,1931年  相似文献   

13.
<正>她自立自强,有人问她,嫁给一个监狱干警,不觉得生活枯燥有压力么?她却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有压力了!没有压力怎么才能把属于我的那半军功章拿回来啊?!看似俏皮的话语,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只有她自己知道,可是她从来没有后悔,也从来都没有任何抱怨,她吃了多少苦,度过多少孤寂的日子,那都是无法计算,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描绘出新时期"警嫂"的良好形象,她不仅有了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4.
魏兰 《当代贵州》2009,(7):68-69
"我的青春梦想是在更大、更宽、更高的舞台上展示苗族文化、历史、山水、人文以及我们的音乐、舞蹈、风情;建设家乡、宣传家乡,歌唱可爱而美丽的家乡!"2008年5月,在报名参加团中央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梦想征集活动时,雷艳这样秀出了她的青春梦想.半年之后,这个梦想带着她登上了青春梦想征集活动的领奖台,并从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晓手中接过"全国十大青春梦想者"金色奖杯.那一刻,雷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相似文献   

15.
在公司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郭姐。她也常说,女工委是女职工的"娘家",我就是"家长",作为"家长"就必须履行好"家长"的义务。工作中她是领导,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她是大姐,关心同事,谁家有什么困难,她总是尽全力帮助解决困难;听说有女职工、儿童病了,她都亲自前去  相似文献   

16.
沫沫 《党的建设》2014,(9):43-43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每天都写,从未停下过。她家里有4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作,她也不认为自己写得有多好。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作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会变得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我写作的是每天步行5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相似文献   

17.
服务快车     
我于前段时间请了一位女孩子到公司试用。她到公司后,工作表现很好,责任心也强,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公司。可是除了后勤工作,许多我努力想让她尝试、她也想尝试过的事情都没能做好。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她,但是,我们公司是一个小型企业,无法过细分工,无法让一个人专门来搞后勤杂务。前两天,我把打算辞掉她的决定跟她说了,她很难过。现在工作虽然已移交完了,但她仍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她希望能安排其他的工作给她,继续留在公司,我也希望可以再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尝试做业务,但业务部门不归我管,公司的领导也不赞成。我觉得很难办,也觉得对不住她。你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正>我几次出国过境的时候,竟然有人能认出我来,说"你是格力的老总"。我觉得这个价值是无限的。如果格力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董明珠的意义。我在格力是从销售员做起的。有很多记者问我,你当时有没有想过以后当老总?我说没有。如果当时我就有野心,或者我的目标锁定在当老总,我可能就会左右逢源,察言观色,要拍领导马屁,就不会走到今天。最初,我认定这一辈子就是好好卖空调。1992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一个泼辣能干的四川女子,凡是认识她的人都亲热地称她"周大妈"。周大妈在她74年的人生历程中,有过当兵参加抗美援朝的光荣,也有过被划为"右派"的蒙冤;有过无私助人的快乐,也有过不被理解的苦恼。但周大妈都一笑带过。笑对荣辱,笑对苦难,将温暖与关怀真诚地送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周大妈对人生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我就是来救人的,我先上!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先来!——谢樵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医科战士在云南鲁甸地震救援中不幸遇难。我也隐隐有一丝遗憾:他(她)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她)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最令我吃惊的是,当我问他(她)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