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韩关系史论集》评介郑成宏李敦球中韩两国交往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中韩关系研究是一项迫切而又十分艰巨的课题。中国学界已出版了许多部论著。韩国学者的研究我们知之尚少,韩国著名历史学家全海宗教授所著《中韩关系史论集》①(以下简称《论集》)一书可以说在某种...  相似文献   

2.
詹小洪教授的新作《韩流汉风》给读者展现的是:第一,作者掌握的大量的素材。詹小洪先生2003年乘赴韩讲学的机会,涉猎大量的文献,不仅利用统计数据、韩国报刊,而且充分利用与韩国各类人士的交往,获得信息。笔者十分佩服作者这种敏锐的观察和调研能力。我曾有幸先睹了詹先生的《旅韩日记》,作者挖掘信息和日积月累的能力,令我望尘莫及。如今,大家可以透过《韩流汉风》再度领略韩国这个万花筒中折射的奇异图像。第二,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韩国整个国家的变迁状况。《韩流汉风》不是一部严肃刻板的经济学鸿篇巨制,它的内容浅显易懂,涉及中韩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1~3日,在韩国海上王张保皋纪念事业会资助下,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举办了“古代中韩海上交流学术研讨会”,中韩日三国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以一度称雄东亚地中海的新罗商人张保皋为中心议题,对八九世纪唐、新罗和日本的海上贸易往来、日本遣唐使与新罗的关系等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会的三国学者共提交了13篇学术论文,与同行充分交换了学术观点和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韩国张保皋研究会金文经会长《新罗和江南》一文,论述了新罗与中国江南活跃的人员往来、贸易关系、航路、造船业、瓷器以及佛教的传播等方面历史事实,阐明了…  相似文献   

4.
著述巡礼     
《美国研究》2005,19(3)
《美国文化的新边疆:冷战时期的和平队研究》刘国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全书约26万字。作者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本书着重对美国和平队出现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平队与第三世界、和平队与冷战、和平队的功能与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和平  相似文献   

5.
王俊生 《当代韩国》2014,(2):113-123
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朝鲜半岛问题的学术文献为研究对象,考察1979 ~2012年中国学界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状况.在指标上,本文选取论文发表数量的年代分布、论文选题的主题分布、论文发文量居前6位的作者分布、论文发文量居前10位的单位分布、论文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期刊分布、有关韩国研究和朝鲜研究的变迁对比这6个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详细考察,结论部分对1979 ~2012年中国有关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趋势和状况进行了基本描述,并从机制建设、研究方法革新、研究侧重点加强等几个层面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朴炳仙 《当代韩国》2011,(2):125-126
最近,因在中国山东省的一所大学讲学,得到了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刘凤鸣先生的学术专著——《山东半岛与古代中韩关系》,因自己非常关注中韩关系方面的学术信息,便认真地通读了一遍,读后很受触动。作者旁征博引,纵横几千年,结合纸质文献和出土文献,以山东半岛为窗口,用大量史实讴歌了中韩两国的传统友谊,反映了两国人民几千年来海上贸易、文化交流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7.
杨昭全 《当代韩国》2014,(4):118-121
正石建国同志是我国韩国史和中韩关系史研究卓有成就的学者。2014年出版的《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动研究》,显示他的学术研究又取得了新的成就。石建国同志的新著颇具特色,颇多创见,主要有:一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韩国独立运动史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学术界新拓展的研究领域,迄今研究成果已非常丰富。纵观该书,多处体现了作者拓展研究领域的特色。该书第二章"《申报》视域下的韩国独立运动报道",将1910~1945年间,中国与中国境内的韩国独立运动之关系研究拓展,拓展到这一  相似文献   

8.
公元676年,新罗第三十代君王文武王法敏统一朝鲜半岛,标志着统一新罗时期的到来。而在文学方面,早已产生于三国时代的乡歌——朝鲜最早的文学形式,也得到了空前繁荣。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后人便称三国时期与统一新罗时期的乡歌作品为“新罗乡歌”。作为朝鲜文学开端的乡歌是在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之下产生的。据史料记载,到公元二、三世纪,朝鲜人已可充分使用汉字。直至产生第一首诗歌《兜率歌》时为止,中国对朝鲜半岛的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大学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王希教授的《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第三版,以下简称《原则与妥协》)于2014年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①该书初版于2000年,甫一问世即对国内学界产生很大影响。14年之后,该书的学术影响力未减,并且随着作者对其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美国宪法》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有学者认为此书"推动了相当数量的中国学者投身或转向至美国宪法史的研究"。②在笔者看来,《原则与妥协》的学术影响力之所以能够长  相似文献   

10.
刘慧华 《美国研究》2004,18(1):138-146
我国研究国际关系的学人 ,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吉尔平教授一定不感陌生。他 1987年出版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以下有时简称为《国际》)一书在 1989年被译成中文出版时 ,① 曾受到我国学者广泛关注。当时笔者还在上海复旦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 ,此书成了我了解当时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最新发展的重要文献。时隔 14年 ,吉尔平教授又出版了新著《全球政治经济学》②(以下有时简称为《全球》) ,它被同行誉为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③有趣的是 ,这个“里程碑式”的研究起初只想作为《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第二版出版。但由…  相似文献   

11.
著述巡礼     
《美国研究》2005,19(2)
《福特基金会与美国的中国学(1950~1979年)》韩铁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除导言、结论外,全书共5章,约32.3万字。作者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本书利用档案资料,以历史综述的方式对福特基金会如何将美国的中国学建设成一个全国  相似文献   

12.
正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简称"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连续性出版物,每年出版两辑。主要探讨朝鲜半岛问题及东北亚国际关系、区域合作,当代韩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和社会文化等,韩国独立运动和近代中韩关系,以及韩国宗教哲学和东方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3.
元晓是朝鲜半岛新罗时期的著名学僧,其佛学思想不仅对韩国佛教,乃至对整个韩国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和日本佛教也有一定的影响。元晓的代表作《金刚三味经论》和《大乘起信论疏》至今仍享誉东亚和中韩日三国佛教领域。然而对于元晓这样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在中国还很少有人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2002年5月由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元晓佛教思想研究》一书可以说是中国学者对这一课题进行的首次尝试。该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金勋副教授。  相似文献   

14.
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乃汉唐都城长安辖区所在,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由于唐朝与朝鲜半岛国家保持有十分紧密的来往关系,入唐新罗使者、僧人、商人、留学生等纷纷来到这里,成为唐朝与周边民族国家友好交往的典范。本稿对“万年宫碑阴题名”、“乾陵六十一蕃臣像”涉及的唐朝与新罗关系问题试作论述,认为万年宫碑阴题名中应该是“左领军将军臣金仁问”,而非此前一些论著所误释的薛仁贵或刘仁轨;乾陵六十一番臣像东南角的石像应为新罗人没错,但将其确定为具体的某人就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朝鲜半岛儒学典籍的相互交流管窥@郑成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副研究员①文中的韩闪指朝鲜半岛。 ②土守华、卞崇道著,《日本哲学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39年,第40页。 ③《增补文献备考》,卷二百四十二,“艺文考一历代书籍”。 ④同上,卷二百四十二,“艺文考一历代书籍”。 ⑤[宋]范镇《东齐记事》载:“天圣中,新罗人来朝贡,因往国子监市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0年版,第56页。 ①关麟趾,《高丽史》卷三十,影印本上册,第622页。该书卷一O五,“安晌传”,影印本下册,第322-324页…  相似文献   

16.
<正>尊敬的各位作者、读者与学界同仁:2017年是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成立90周年,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拟于7月举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东南亚研究》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秉承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办好刊物、出好文章的优良传统,自1959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与学界同仁的支持下,发表了大量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成果。可以说,《东南亚研究》参与、见证了暨南大学及我国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历程,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学术平台和窗  相似文献   

17.
杨玉圣 《美国研究》2005,19(2):138-151
《资中筠集》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印行第一版迄今,眼看就要三年了。这是一部深受欢迎的好书,也是一部值得评论、应当评论的学术标本。《资中筠集》的学术视域异常辽阔,综合反映了资中筠先生最近25年来有关国际问题与美国研究的代表作,其中对于中美关系、美国外交、美国强盛之道以及美国学学科建设等,无不成一家之言,可以说是对美国的全方位的立体研究①。在很大程度上,本书甚至可以视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特别是美国研究的一个缩影。一对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是资中筠先生着力最大的专业领域之一。这既与中美…  相似文献   

18.
朝鲜半岛的汉语教育有着悠久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372年(高丽小兽林王三年)高丽就设“太学”教授汉语。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于682年设‘国学”(后改称“太学监”)教授汉语。此后,逐步形成了以官办“国学”为主体、民办私学为辅的汉语教学网。其中以明代初年北京口语写成的《老乞大》和狲通事》两书,就是曾经广泛使用过的两本教科书。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后,实行殖民化统治,汉语教育受到毁灭性摧残。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945年韩国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光复不久,大学的汉语教育事业就恢复了。韩国大学汉语教育发…  相似文献   

19.
冯立君 《当代韩国》2019,(1):112-128
本文是继对韩国与中国近三十年百济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反思之后的又一次总结剖析,研究对象是中国学界近五年发表的百济史相关论文。作为东亚古代史领域一个牵涉面广泛而相对受到忽视的古国,在百济历史遗迹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15)的今天,关于其历史与文明的多面研究势必将深入展开。总体而言,中国学者在并非自觉的零散研究中,触及最多的是与中国历史有关系的百济政权发展史、对外关系史、考古文化,论题细致而深刻,优势明显,成绩斐然;但有些研究因条件限制对韩国、日本已有成果参考不足,在学术创新上略有缺失。论题分布上的偏颇、学术规范与创新问题与百济史乃至韩国古代史并未形成有意识的专攻研究氛围直接相关。在朝鲜半岛历史研究总体格局下,百济史等以往着力较小的领域理应变成青年学人耕耘的园地,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不破哲三的新著《马克思仍然活着,而且活得很健康》于2009年5月中旬由东京平凡社出版,在日本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赤旗报》周日版主编松宫俊树于2009年6月就读者关心的几个重要问题与作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