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北宋中期发起的“王安石变法”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今后的历史,并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推行的青苗法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中为美国所仿效.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辉煌的业绩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展开的,他的一切实践活动和理论思维都离不开中国文化这个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正是对中国文化的精髓──实学原典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才构建起他恢弘的理论体系,才架起了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成功桥梁。实学作为一种文化命脉,始终贯穿在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中,是邓小平理论思维的起点和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中国实学与实学思潮 什么是“实学”?所谓“实学”,是指宋代以后的“实体达用之学”。所谓“达用”是儒家“内圣外王”原则的运用。宋明实学家认为,只有将“内圣”实…  相似文献   

3.
樊友新 《求索》2010,(4):224-226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与历史上其他政治家一样,王安石也试图通过构建天命观来达到其为政之目的。本文拟通过分析王安石所处的历史语境,并对其天命思想专论《推命论》和《命解》进行解读来诠释其天命观思想。研究认为,作为宰相的王安石构建其自身的天命观,并非为寻求真理而做的学理性探索和论述,而是旨在以儒学为基础,杂糅了佛、道、法、墨等各家学派,行以经世致用之目的,是中国儒家权变思想的集大成,对于揭示中国民俗思想及研究治国平天下方略具有很好的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以史论理,精辟透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具代表性的丰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江总书记的讲话通篇贯穿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他强调:“八十年的历史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八十年来,我们党…  相似文献   

5.
徐楷  田川 《前沿》2004,3(6):22-25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毛泽东 ,他精通中国历史 ,谙悉王朝兴替得失。中外一切剥削阶级政权“兴勃亡忽”的历史规律 ,不能不引起他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让人民监督政府”思想作出战略性的思考。“让人民监督政府”是毛泽东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 ,它的发展和现实意义对今天我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论断是我们党经过几十年实践而检验的一条真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必然包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内,体现于这一特色的实践之中。但就目前国有企业“生命线”工程运作状况看并不乐观,出现许多“残缺”部位亟待修补与加固。为此,本文试图从主客观综合因素上谈一点对这—系统工程的学习与实践体会,愿与同仁们共同商榷。一、令人担忧的“生命线”“弹跳”现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注变革中,逐步放开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涌动的大潮中一时显的还很脆弱,如同刚被…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探析王启和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与邓小平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出邓小平同志对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紧密联系,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左志南 《求索》2010,(9):200-202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学术广取博收。对其诗文之解读及相关文献之考察后发现,王安石的学术思想具有"藉教悟宗"之特点。本文立足于王安石的文学诗文,考察其学术理路进一步发现,其禅学思想大至包含娴读典籍以观照人生、自觉运用平等之思想以观照外物、无住生心以达禅悟境界之体认等三个过程。今天,我们研究王安石,对其禅学路径及其特点也应予以充分关注,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王安石思想的研究,也可反观北宋士大夫集团治学禅经之历史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传世之作中,我们可以读到大量含有“农”和“村”字的诗歌与散文,这些作品都体现了陆游的“重农”思想.正是陆游的“重农”思想,使他一辈子关心农民、情系农村,为当今中国“三农”问题提供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开国领袖历史影响的实质是他的开创性。作为一代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丰功伟业事实上是现代性的,而且体现在毛泽东对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始终有着思想上的高度自觉。思想自觉是现代领导的时代标志。这也为我们纪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领导思想与实践提供了方向和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蜀中名园三苏祠□黄山人朱德委员长曾在他的诗文中写道:“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与高”。这是对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高度公允的评价。苏氏父子之名,与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齐名,历史上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三苏父子中,...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的统战策略思想与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杜渺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开明的治国贤相。本文试就他如何运用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为当时的斗争服务,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运现统一战线,现立“联吴抗究”的策略思想诸葛亮出生的东汉后期,是中国历史上最...  相似文献   

13.
周正刚 《湖湘论坛》2003,16(6):16-17,29
伟大的实践孕育了伟大的理论 ,伟大的理论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 ,决不是偶然的 ,它是时代的呼唤 ,是历史经验的结晶 ,是当代实践的产物。它的形成有着客观的现实依据、深刻的历史根据和丰富的实践源泉 ,具有显著的实践性。深刻认识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 ,是全面准确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钥匙 ,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 ,从而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全党的实践。   一、实践需要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一、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苏联经验教训为借鉴,进行艰苦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积累了重要经验。1、毛泽东率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又以同样的思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奋斗不息。他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的“结合”、“走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80年发展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的新概括。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也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作为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正是这样一位共产党人,他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忠诚地实践着“三个代表”,他无愧为我党早期历史上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行者和典范。  相似文献   

16.
王淑琴 《求索》2008,(7):55-57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主张维新救国的重要启蒙思想家,从文本考察的角度看,《时务报》刊发的梁启超的维新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而做出的强烈反映和路径选择。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深为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又不受拘泥。他以“公理”观论述维新的合理性,这是认识和思维上的一种提升;同时梁启超认为维新的核心在变革政治制度,这与之前的洋务思想从物质器皿层面改革的思路已经大为进步;更重要的,梁启超主张“开民智”、“育人才”。注重“民”的作用和价值,显示出他的政治文明远见。这奠定了梁启超不朽的思想文化地位与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学界已有诸多角度的研究.我们主张从“思想自我”的角度,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民族自我、时代自我的思想特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体现为中华民族重构“思想自我”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理论选择、实践精神以及价值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这其中一以贯之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做出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实现的又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自我超越与创新。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当代实践,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法治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是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也是邓小平法治思想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的集中体现。纵观邓小平法治思想,具体体现在他的发展民主健全法制...  相似文献   

20.
在十六大会议上,许多代表都谈到,江泽民同志把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四个必须”等一系列论述,其核心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史的经验证明:不管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