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时候,人们都叫我傻子。”“我是幸存者,是先烈们用生命搭桥铺路,让我活了下来;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鱼水深情,保护我一次次脱险。他们是我创作《小兵张嘎》的灵感源泉,我今天所有的荣光都是分享的他们的荣光。”“我经常会想起他们,想起那些刚刚还生龙活虎、转瞬间就血肉横飞的战友;想起陪着我流泪、像母亲般关怀照顾我的房东大娘;想起在鬼子的刺刀前喊我‘老二’的机智勇敢的乡亲……怎么会忘记呢?高天厚土,永不能忘。”  相似文献   

2.
郝雪廷 《党史文汇》2011,(11):58-59
前些日子,我在整理老家的物品时,在箱底的一个裹了几层的纸包里,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张选民证。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当看到这件物品,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第一次见到此物时,母亲讲给我听的“选民证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母亲,你的爱在哪里呢数百里外的炊烟为什么还有你的华发为什么还让我看见看见它我就想起童年想起那苦难的岁月想起我的读书生涯是来自一只母鸡的蛋那经济的源泉母亲,我爱那鸡的羽毛我用它搔你的耳朵时我发现我的笑声消融了你无边的愁苦将你变得年轻将你变得快乐母亲,我真后悔没有珍藏那支羽毛造成我不能飞翔的原因不能越出你的天空母亲,你让我知道了一个真理故土难割是因为你的爱不能逾越故土难割──写给母亲@文叶飞  相似文献   

4.
王启 《党课》2010,(21):105-107
母亲离开我整整两个月了,每当想起她,泪水就模糊了双眼,一种难以言状的自责深深地折磨着我……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笔者母亲徐树英已经去世12年。母亲离开后,我曾数次用文字记录了她平凡而精彩的一生。但在这12年的时间里,每当我想起母亲,想起她入党后把一切都交给了党和国家,在战斗和工作中的无私奉献与舍己为人,以及在生活中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父亲和我们的点点滴滴,就觉得母亲伟大而无私与朴实无华一生的闪光点非常之多,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1975年,我出生在江油市,1978年被送养到德阳一位农民家。这么多年来,养父母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还操办了我的婚事。我亲生父母从把我送养时起,就再也没有看过我。如今,他们家的两个儿子一个因车祸死亡,一个不供养他们。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没有了生活能力,才想起了我。前几天,他们说我要是再不供养他们,就把家里的老二和我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7.
在四月飘满柳絮的清明雨中,想起我黑板前的母亲……我就感到崇高、自豪,浑身也有集然的洁白。四十二年的风风雨雨,四十二个光彩的益华,母系,你只让所之替我漂洗出一张照片──《黑板前的母亲》。膜拜照片,想起母亲的人生:常年从一江深幽的古潭里汲水,浇濯她常青的庄稼地;也让一些山村红旗的飒飒声,布谷般吹动庄稼人的心事。母系擦拭着外祖父留下来的长满绿锈的戒尺,镀一些春秋时青铜般永恒的阳光,让那个清瘦的老人的话有了春的温暖,夏的热情,秋的诗韵——在每年的七月或稍后一些日子,庄稼总要成熟,母亲站在楚楚动人的庄稼地…  相似文献   

8.
王家淼 《前线》2011,(10):46-47
一个世纪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开辟了崭新的共和时代。在迎来这场伟大革命发生一百周年之际,我不禁想起北京的一条胡同红罗厂,因为它和一位辛亥烈士的名字、一位晚清重臣的名字系在一起,他们就是彭家珍和良弼。  相似文献   

9.
哦,火笼     
晨雾里,山风飕飕,卷气逼人。我瑟缩着走在通往海拔1800多米的山寨的小径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正要赶往3公里外的民办小学读书,他们手里提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火笼,尚末引燃的柴禾吐出股股浓烟,熏得这群山娃子睁不开眼,一双双小手冻得通红这情景,令我想起了童年往事。那时,我仅9岁。那时,也是冬天。那个冬天一直有雨。山风凛冽,通往马路河小学的山路泥泞不堪。村里没有学校,目不识丁的母亲为了让我学得知识,硬要叫我在那条5公里的蛇形山道上,每天来回两趟,用瘦小的双脚一步三滑地丈量那个漫长的冬季。我怨母亲!认为她太狠心…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01,(6)
读罢《大爱无言》,不由得想起老舍先生追忆母亲的一段话:“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是的,生命是母亲赐予我们的,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一个优秀的母亲可以创造一个文明的家庭,而千万个文明的家庭将对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进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弘扬伟大母爱,宣传优秀母亲的高尚品德,对人们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对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会产生重要影响。杨友秀等“中…  相似文献   

11.
母亲     
一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来,说是找我有事。母亲退休在家,和父亲一起帮我照看儿子,只是他们的身体都不好,另外还想着写书。我每次回家,他们都念叨着又有出版社约他们写丛书中的某一本。其实我见了解他们的心情的,当写字成了一种习惯,稿费反而变成了其次,所以我把儿子送到乡下,由孩子的姥姥看护一段时间。不料,只有短短几天,母亲在电话里便问我,孩子什么时候回采,问得我心里酸酸的。那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我正感冒,病得很重,但因为有工作又不能休息。外面一个同事喊我,说请人找。拉开门,见母亲站得远远的,走廊里黑…  相似文献   

12.
刘秉勋 《湘潮》2008,(2):36-40
自古以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飞溅着各种美不胜收的爱的浪花。然而,最崇高、最深沉、最神圣的爱,还是对祖国的爱。这种爱,倾注着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它视祖国为生我、养我、教我的母亲。想起祖国,人们的赤诚之心可以燃烧,满腔热血可以为之沸腾。为了祖国,人们可以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黄埔精英、抗日名将宋希濂,就是这样一位深具爱国情操的将军。  相似文献   

13.
母爱的天空     
我迟迟不敢下笔,不知道该怎样来描述自己对母亲的那种感激之情,因为我怕自己拙劣的文笔苍白了母亲那份博大精深而又无私的爱。只是每当想起母亲,我的心里就会充满无尽的感恩和对那一段轻狂而荒唐岁月的追悔,泪水便从眼眶中不断流淌而出。  相似文献   

14.
白建春 《党建》2012,(7):53-54
在党的生日到来之际,我不由得想起那些曾经在“千里无人区”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想起那些为了保护党的组织和抗日队伍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那些为此献出自己亲生儿女的伟大母亲。  相似文献   

15.
1976年,唐山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不知毁掉了多少家庭,使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在众多孤儿中,就有我孤苦伶仃的身影,那年我刚刚过了10岁的生日。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救出来的。当我在帐篷里苏醒时,第一眼看见的是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军人。我望着她那疲倦的面容,轻声地问:“我爸妈他们在哪里?”这时,女军人充满血丝的双眼里马上浸满了泪水。我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顿时放声大哭,叫喊着爸妈和妹妹的名字。女军人把我轻轻地搂在怀里,哄着我说:“孩子,不要哭,解放军叔叔会找回你的家人。”话音未落,她的眼泪滴在我的脸上。后…  相似文献   

16.
毕淑敏 《党课》2010,(12):83-84
常常想家。当我们想家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母亲。当我们想起母亲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无边无际云蒸霞蔚的爱。当我们想起爱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如天宇般宽广淳厚的温暖和一种伟大神圣的责任。当我们想起责任的时候。其实是在宁静致远地思索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尊严。  相似文献   

17.
七一,我们的母亲节,那天,我想起一支母亲的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那么动听,亲切,炽情如火。  相似文献   

18.
赵平 《党史博采》2014,(1):62-63
军人,一向是国家和民族荣誉的象征,战争时期,他们保家卫国,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领海的完整;和平时期,他们依然战斗在各务战线,默默守护着国家的和平和安定。今天,有这样一群退伍、退休军人,他们身为军人时屡建功绩、功勋显著,当他们脱下戎装后,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使命,他们保持军人的本色和风采,以军人的精神、军人的意志和军人的理念,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铸成了属于他们的激情燃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又到了举国欢腾的国庆节,让人不禁想起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上一飞成名的那16位歼击机女飞行员。作为军人,她们不但圆满完成了国庆阅兵任务,更实现了中国拥有歼击机女飞行员的目标。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聆听她们的故事,感受她们为逐梦而精彩的人生,人们内心定会升腾起一种别样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手     
《党建》2017,(5)
<正>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外的风儿轻轻吹,拨乱了我的思绪,想起日渐衰老的母亲,想起母亲上个月被开水烫伤的手。"姐,快点回来吧,咱娘烫着手了。"我接到妹妹打来的电话,慌忙赶回家。一进门就看到母亲的手臂缠着厚厚的纱布。我轻轻地拉起母亲的手,这一双手又粗又硬,手掌间满布着老茧,掌纹也变成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沟槽,粗糙的皮肤还渗了一层总也洗不去的泥色。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