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风艳 《检察风云》2012,(18):10-11
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是上海市妇联从众多上访案例中选出来60个极具特色和难度的个案(其中以动拆迁案居多),各个不同区委托自己区内的社会工作机构进行介入解决问题。市妇联会定期安排培训和个案,分享社工提供自己的个案情况,让请过来的专家帮助解决,给予在场社工更多启发和启示;政府层面则举行区联席会议,社工呈现自己了解到的个案情况,这样社工在其中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是案主和政府、动迁方的沟通桥梁,政府、动迁方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何种关系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和效果,建立一种专业的服务关系是社会工作服务中所必须的,然而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由于特殊的过去和案主特殊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在于案主建立关系时容易产生"多重关系"的伦理困境。本文从人情社会与社会工作伦理对建立关系的需求的对比出发,探讨在现代中国社会,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与案主建立合适的专业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军 《法庭内外》2020,(3):35-39
云发布 云监督 云沟通2020年2月20日上午9点20分,镜头前的我头发略长,面戴一次性防护口罩。眼前是空旷安静的新闻发布厅,只有几位工作人员低头对着电脑忙碌,高高架起的摄像机好像因为没有了闪光灯与采访设备陪伴而略显孤独。  相似文献   

4.
社工介入信访——领域的拓展 社工,即社会工作者,在十几年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职业。从上海浦东新区将社工引入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以来,十几年间社工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服务领域由窄至宽,社工工作已经渗透到日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时至今日,社工工作已经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以及基层治理也越来越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从儿童、青少年到老年人,从无业者、伤残者到农民工,从学校、医院到企业,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
《江淮法治》2009,(13):22-22
本刊讯 2009年“江淮普法行”集中采访活动6月25日圆满结束,新华社安徽分社、《安徽日报》等17家中央驻皖新闻单位和省直新闻单位的33名记者参加了为期23天的集中采访,共同兴起普法依法治理宣传热潮,齐声唱响“坚持普治并举、服务科学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评说速览     
1新闻媒体是法治政府的一面镜子舆论监督是记者采集新闻素材的一个部分,其内容不应仅以所谓负面新闻概括之。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诸如矿难、交通事故、爆炸或人命案等事件,一个身处现场的新闻记者能够如实报道(而非虚假报道),将事件或案件的真实场面和内幕真相公之于众,是其本职工作要求之所需。此时,谁都不能简单地认定该记者所采写的新闻是不是负面新闻,更不能由被报道的地方单位和人员片面地设定为这是出我们的丑,直至以各种手段钳制记者采访与报道。最好的态度和方式,乃是依榆林市委书记的那番思路对记者的正常报道要热情接待,以及对与事实有出入的报道应及时沟通,说明情况,取得理解,而不是龙颜大怒,找上门来兴师问罪,或者采用极端手段报复,以解心头之恨。  相似文献   

7.
人民调解员每天要面对各类纠纷.因此注意与当事人的沟通技巧.增强沟通能力对调解员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从笔者工作实践.总结了与当事人的沟通技巧,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技巧“八多技巧”是化解纠纷的重要方法,它的形式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主动作为多。面对纠纷当事人,调解员要主动服务、积极作为、了解情况,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律对于新闻采访权的保护存在不足,使得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一直游走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一方面,自身合法权利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而另外一方面,要完成新闻采访工作,又必须依赖于内心的职业道德。如何不再让新闻采访权游走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以法律手段实现新闻采访权的制度化保护,是当前摆在学术界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0.
社工,特别是司法社工,从事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应该懂得《社会治安学》。 《社会治安学》是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提高社会治安问题之产生原因、运行表现与防控措施的学问。 社会治安问题与社会、人文、自然的各方面密切相关,其自身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社会治安研究  相似文献   

11.
罗雪兵 《法制与社会》2014,(15):198-199
本文以深圳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内容运作方式为切入点,对社区社工服务的零散性服务思路与项目化运作思路进行优劣势对比分析。提出项目化运作思路的依据、原则、具体操作方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为项目化运作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西南政法大学刑事司法系李向彬引言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一种新闻采访方法,通常情况下是指记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采用隐藏式技术手段获取新闻材料的新闻采访方法。隐性采性作为一种不公开的采访方法,也有人称之为秘密采访。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13.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在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有着常规采访方式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所以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新闻界在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方面都不乏把隐性采访运用得恰到好处的经典案例。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历来最容易为人所争议之处就是其对采访对象隐私权的侵犯。本文从法制的角度对这一颇受争议的问题做出思考分析,并且针对当今新闻界所存在的隐性采访被滥用的趋势从法制与伦理两方面提出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政法学刊》2015,(4):83-90
基层民众多元化公共服务诉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张力呼唤地方政府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容桂街道通过主动引入和培育社工组织,不断地挖掘民间力量,实现政府引导与民间参与相结合的路径来创新社会服务的供给模式,探索出"政府+慈善组织"共同购买社会服务模式。通过慈善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实践,容桂街道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理顺,将原来体制内提供的公共服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来提供,优化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优化了基础治理结构、满足了民众多元化服务诉求及拓展了基层公共空间。然而,这一改革实践受制于其现实的约束性条件,如居民认可度不够、政府支持不足及社工站独立性不足。  相似文献   

15.
高巍 《中国司法》2013,(9):27-30
法律援助工作与社会工作有共融性,同时又有互补性。本文拟对法律援助领域律师与社工的关系与衔接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如何使法律援助领域的律师服务与社会工作有效结合、互惠互益,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隐性采访是近年来受到新闻记者普遍青睐的新闻采访形式.由于通过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具有形式的新颖多样、内容的新鲜独特等特点而受到受众的欢迎,成为大众传媒经常采用的新闻样式.但由于相关法规的缺乏,新闻记者在开展隐性采访时,经常会遇到诸多法律困惑:通过隐性采访采获的视听资料能否作为法庭合法证据使用,隐性采访实施过程中是否可以采用引诱手段,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时如何隐身等等.在没有专门法规定的情况下,探讨根据我国现有法律的相关规定合法开展隐性采访的方法和途径,对于隐性采访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指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见台、新闻电影等大众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行为新闻传播则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发布、新闻传送等各个新闻活动过程。新闻自由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基于人民的委托所享有的依法自由从事采访、写作、发表、出版新闻作品并不受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司法知情权是公民知情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司法知情权并不令人满意,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专业化的司法行为与社会民众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否将现代社会宣传工具——新闻发言人制度引入司法领域,以加强司法机关与社会的沟通,妥善处理司法与媒体的关系,实现公民司法知情权?本文试探讨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检察机关建立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具体建构,以期把这一有效的宣传制度引入检察机关,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前,提起"未成年人保护",我想到的无非是父母、老师、司法工作者这些角色,他们被家庭或组织赋予了保护、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我想,大多数人和我的认知应该是相似的.直到2021年10月,在采访过社工陈媚后,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社工"这样一群人正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2021年末,在和全国人大代...  相似文献   

20.
李菁凤 《法制与社会》2010,(14):192-193
司法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属全新的社会职业,司法社工可划分为针对刑满释放和解除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社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工、禁毒社工以及负责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社工等。司法社会工作目前存在着社工匮乏、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改善。司法社会工作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可从建立司法社工制度,开发司法社工岗位,培养司法社工人才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