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红 《农村青年》2011,(12):47-49
豪宅炫富 当年闺蜜两重天 2009年5月的一天。在合肥四牌楼一家茶楼做领班的方如兴高采烈地约梁小慧到茶楼喝茶。两人是高中同学,多年的闺蜜。方如性格直率,大大咧咧,平时遇到什么事,喜欢找稳重成熟的梁小慧商量,把她当做最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饶燕枝 《工友》2011,(5):36-37
武汉第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二线)是生产电线电缆的专业企业,其"飞鹤"商标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就是这家只有500多员工的企业,从1994年至今17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扭亏到盈利,从小型到中型,  相似文献   

3.
李愚 《农村青年》2011,(4):21-23
至善方能至美,这恰恰就是江觉迟的写照。离开繁华都市,离开安定生活,一个柔弱的女子用生命谱就赞歌,在偏远的藏区绽放爱的光芒。5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她却奉献给了这些原本并不相识的孤儿。她是那么容易让人心疼,又是那么容易让人敬佩,她的勇气,足以让五尺男儿羞愧。  相似文献   

4.
雨川 《农村青年》2011,(11):23-26
今年67岁的袁焕芳,是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青泊村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她原本可以领着退休金,安享晚年。然而,十年前的一封村民联名信,让她的退休生活注定不平凡。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3,(12):13-13
叶馨,现为沃尔玛福州山姆会员商店行政部经理、工会主席。2006年8月从事工会工作以来,她像一位细心的家长,事必躬亲地用心培育,伴随着商店工会组织从无到有;她热爱工会工作,像一名勤奋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周斌  陶沙 《工友》2010,(4):14-15
今年45岁的吴红是武汉曙光机械厂附件厂的一名女职工,20年前,工作中一次意外事故使她右手手掌全失,此事被厂方一“瞒”就是15年。5年前的一人。1990年7月12日,一场灾祸向她袭来,她在工作中操纵一台机床时,右手卷进了机床,她当即晕了过去,  相似文献   

7.
慧心 《农村青年》2011,(4):23-25
志趣相投,一对文学青年牵手走到了一起1972年,朱冬梅出生于河南睢县匡城乡一个普通农村,因兄妹众多,家里日子一直紧巴巴的。朱冬梅虽是个女孩,书读得却很好,尤其是作文,每次都能被老师当做范文当堂诵读。1988年9月,朱冬梅升入长岗中学读高中,学校里喜欢文学的同学搞了个文学社,朱冬梅成了社里最活跃的一员,她那颇有灵气、文笔清丽的散文让同学们叹服不已。那时候,朱冬梅最大的愿望是将来当一名作家。  相似文献   

8.
江海 《农村青年》2011,(3):23-25
小秦是从湖南农村到上海务工的.在一家超市当化妆品销售员。那天,她和12个女工遭遇强制搜身,不仅被勒令脱去外衣,甚至连胸罩和内裤也要脱下。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整个搜身过程居然被监控探头拍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阿水 《农村青年》2011,(7):58-59
有人说,这世上最好赚的钱有两种:一是女人的钱,另一个就是孩子的钱。今年22岁的徐燕,两年前曾是武汉一家幼儿园的“孩子王”。一次,从湖北卫视的少儿节目中,她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赚钱新招——玩具出租。于是她大胆地“拿来”,为己所用。仅仅一年多时间,她就赚了100万。那么,她是如何走上成功高速路的呢?  相似文献   

10.
和大多数农村女孩一样,吴倩倩从小背负父母的期望,这种期望曾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11.
易先云  宋宏雷 《工友》2014,(10):28-29
正凡是社区组织的美化家园的活动,兰本群都积极参加,她说:"我是做环卫的,上班有工资,下班在社区义务做保洁,也是我的职责。""我爱武汉这座美丽的城市,我爱我的环卫工作岗位。"这是兰本群的肺腑之言。在武汉打拼10多年,6年的环卫生涯,大西北走出来的农家女兰本群对武汉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在这里她有了家,也有了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光荣职业。一今年44岁的兰本群出生在陕西省汉阴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困难,她上到高中一年级就出来打工了。来武汉  相似文献   

12.
快乐做月嫂     
饶燕枝 《工友》2011,(11):24-26
重做学生参加月嫂培训 今年44岁的周伏珍来自咸宁嘉鱼县的农村。在到武汉打工之前,一直都生活在乡下。因为老公在武汉打工,她随之到城里找事做。  相似文献   

13.
张东亮 《农村青年》2011,(11):34-37
味道鲜美的海贝类食物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但食用后留下的大量贝壳。却成为难以分解处理的垃圾,填埋时浪费不少土地资源。厦门一位渔家女子在养殖扇贝受挫后,偶然抓住一个绿色商机,竞用贝壳磨成的粉末制作出了环保涂料!该产品不仅能刷出印花、夜光、浮雕等多种美观内墙,还能净化空气以及吸附装修时产生的甲醛等有毒气体,价格却仅为墙漆或壁纸的一半。且看她是怎样从小贝壳中挖掘千万财富的——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14,(4):52-53
清明前后,到湘南一些农家走访,乡亲们争着向笔者吐苦水:“当年,愚公率领儿孙挖山不止,苦战数年,搬走了横在面前的太行、王屋二山。现在,农村的‘人情风’越刮越厉害,成为压在头上一座沉重的大山。盼‘愚公’快来,移走这座‘大山’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13,(10):41-42
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以下简称文化宫)是重庆市总工会直属的职工群众参与文化娱乐、休闲、培训的重要活动场所,兴建于1951年,1952年正式开园,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历经4年的升级改造、实行取消门票免费进入后,经济效益仍大幅提高,改造前每年收入400万左右,2011年实现创收1000万元,2012年跃升到1644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了1100万元,全年将预计突破2000万元大关。  相似文献   

16.
刘鹏 《农村青年》2011,(3):54-54
事实上,“公布”只是“公开”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两者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有些村干部对村务公开之所以要避重就轻,笔者认为,其关键就在于怕公开后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他们所谓的“公开”,只公布结果,不公开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六月雪 《农村青年》2011,(11):20-23
出生于1979年的重庆市大足县的小伙子梁用,的确是一个十足的“牛人”,从小体重超出常人,在1岁的时候体重就达到20公斤。成年后,身高1.55米的他最重时达到220公斤,被称为“中国第一胖”。肥胖使他感到自卑,他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为了减肥他可谓费尽心机,历尽千难万险,尝遍千辛万苦,可是最后大都效果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弓长 《中国工运》2013,(12):56-57
八项规定实施已经一年,目前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概括起来就是“见微知著”,抓住了时下机关工作的诸多作风弊病,与党的十八大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11,(4):38-4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保 《农村青年》2011,(11):4-6
“淡水鱼看益阳,水产加工看顺祥”。这是中国水产界的一个共识,折射出湖南顺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祥水产)在淡水水产品加工行业的龙头地位。从最初的一个作坊式企业,到一家集水产养殖、加工、贸易、科研于一体的出口型企业;从当初的几百万元资产,到总资产1.8亿元;从每年仅几百万元的销售收入,到年产值5亿元,顺祥水产的11年发展路堪称淡水鱼虾加工领域的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