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及其毒作用机理的学科。毒理学按它的研究目的及所研究的化学物质的特性和用途,可分为法医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工业毒理学、环境毒理学、临床毒理学、军事毒理学、放射毒理学和兽医毒理学等。其中法医毒理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斑蝥急性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血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比值下降;血清GPT、GOT及BUN增高;肾G6P酶和ATP酶活性下降;脾、肾脏器系数增大;肾、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显著,胃、肠、膀胱等粘膜有出血、坏死。提示急性斑蝥中毒对淋巴组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中毒靶器官为淋巴器官、肾和肝。  相似文献   

3.
急性博落回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博落回中毒作用的靶器官、靶组织和病变特点,以及博落回中毒机理。方法 应用博落回水煎液对大鼠经口急性染毒,行组织病理学和重要脏器电镜检查及血清生化检测。结果 博落回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9.5g/kg,染毒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增高;心电图(EKG)表现异常;肝、脾、肾脏器系数减小。光镜下中毒大鼠心、脑、肝、肾等器官呈淤血、出血性改变;电镜下中毒大鼠心、脑、肝、肾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核膜等膜性结构破坏。结论 博落回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是心、脑、肝、肾,病变特点为受累脏器淤血、出血性变;毒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对线粒体、内质网和核膜等膜性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1案例杨某,男,58岁,患腰腿痛,某年吕月26日找保健员赵某看病,开了中药。8月引日上午,赵第二:次给杨诊治,除续开中药方剂外,还将自己配制的雷公藤粉剂配给杨,嘱用温水吞服,每次一汤勺。当晚8时左右,杨按赵瞩服药,后晚餐。9时左右感不适、胃烧灼、呕吐、极度口渴、剧烈腹痛、腹泻等,于夜间12:30死亡。2检验与结果2·l尸体检验于死后36h进行。尸长164cm,体质中等,尸僵部分缓解,暗紫红色尸斑见于背侧面,压不褪色,角膜微混,结膜无出血点,双瞳孔等国,直径为0.SCm。唇紫,口鼻粘膜完好,尸表未见任何损伤性痕迹,会阴部沾…  相似文献   

5.
大鼠吸入 CO(1500~4500PPM,2小时)急性中毒后,观察其心、肝、脾、肺、肾、脑的病理改变。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浊肿,水性变,肌浆凝聚,间质水肿;肝细胞浊肿,轻度脂肪变;肺淤血、水肿;肾曲管上皮细胞浊肿,神经细胞急性肿胀,尼氏小体减少或消失。电镜下,心肌原纤维过度收缩,肌节交短,质膜部分破坏,肌原纤维断裂、坏死;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神经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呈囊状扩张;神经细胞固缩;星形细胞突起水肿。  相似文献   

6.
急性及己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及己对小鼠毒性作用的病理变化及其毒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及己水煎液对小鼠经口急性染毒,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血清生化、凝血机能检测。结果及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1.12g/kg;染毒小鼠血清ALT和BUN升高;血液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时间延长;肝、脾、肾器官系数增大;肝、肾、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全身诸多器官淤血、出血性改变。结论及己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是肝脏、肾脏、心脏和全身血管。毒作用机制是对线粒体、内质网等膜性结构及体内凝血机制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Hook.f.)属卫矛科藤本灌木,别名红药、黄藤根、断肠草、菜虫药等。民间常用雷公杀菜虫,功效颇佳。自1958年徐英含等[1]报道雷公藤中毒病例后,国内陆续有较多临床中毒病例报道,但尸检报告甚少[2,3...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属卫矛科藤本灌木,别名红药、黄藤根、断肠草、菜虫药等.民间常用雷公杀菜虫,功效颇佳.自1958年徐英含等[1]报道雷公藤中毒病例后,国内陆续有较多临床中毒病例报道,但尸检报告甚少[2,3,4].现将用雷公藤投毒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西兰兔在液化石油气中毒后不同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探讨其在日常法医鉴定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新西兰兔42只,随机分为3组:轻度中毒组6只,中毒死亡组30只,窒息死亡组6只。在中毒和致死过程中进行行为学观察,分析心血中液化石油气浓度,中毒死亡组和窒息死亡组进行大体解剖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及心血检验。结果轻度中毒组在吸入少量液化石油气后会表现为呼吸加快、站立、伸舌、磨牙等兴奋的状态;中毒死亡组尸体解剖主要表现皮肤、肌肉呈土黄色,气管、支气管出血明显,肺气肿明显;中毒死亡组心血中可检验出液化石油气成分。结论新西兰兔液化石油气中毒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肌肉呈土黄色,气管、支气管出血明显,心血可检出液化石油气成分。我们推断液化石油气的神经毒性与缺氧可能是液化石油气中毒死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小白鼠动物试验,结合实际案例,初步证实了中草药丝穗金粟兰中毒的病理学变化,主要靶器官是肝脏、肾脏和全身血管,表现为弥漫性变性、坏死与充血出血.  相似文献   

11.
亚急性黄药子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Su L  Zhu JH  Cheng LB 《法医学杂志》2003,19(2):81-83
目的 研究黄药子对小鼠毒性作用的病理变化及其毒作用机制。方法 按1/4LD_(50),1/10LD_(50),1/30LD_(50)剂量给ICR小鼠连续灌服200%的黄药子水煎剂,观察中毒小鼠各主要器官的组织学与超微结构变化,酶组织化学检查及血清生化检测。结果 中毒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糖原增多,严重者可见灶性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通过酶组织化学方法发现肝脏SDH酶和G-6-P酶活性下降,血清ALT和BUN升高。结论 黄药子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为肝和肾。毒作用机理是对线粒体、内质网等膜性结构的破坏导致酶活性的降低,影响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八角枫中毒小鼠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探讨其中毒机制。方法应用八角枫须根水煎液对小鼠灌胃急性染毒,提取组织器官经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腔出血、肺间质出血,肝窦扩张、淤血,肝细胞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他器官呈淤血、出血性改变。结论八角枫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为肺、肝和血管平滑肌;毒性作用与剂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22例中毒死者胰腺出血坏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22例中毒死者胰腺出血坏死的法医病理学特点,观察到口服中毒者出血坏死多发于胰腺头、体部,呈广泛、片状;吸入中毒者则多见于胰体、尾部,仅为间质或实质点、灶状出血坏死。并对其发生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八角莲中毒后主要器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急性八角莲中毒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靶器官、靶组织的损伤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3个实验组(0.5、1.0和2.0倍LD50剂量的八角莲水煎剂灌胃)和1个对照组(1.0倍LD50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大鼠在八角莲急性染毒后14d处死,解剖取脑、心、肝、肺、肾,样品经组织病理学处理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主要器官病理形态学改变。实验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镜观察结果:神经元胞质疏松,大部分尼氏小体消失;心肌细胞肿胀,润盘及横纹结构消失;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内见蛋白质样红色淡染物质。电镜观察结果:神经元细胞膜及核膜结构破坏,胞质明显水肿,细胞器大多已破坏、消失。急性染毒后4组大鼠死亡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高(P0.05)。结论急性八角莲中毒可引起多器官病理形态学改变,其毒性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且主要靶组织、靶器官为脑(神经元)、心、肝和肾。  相似文献   

15.
<正> 摄入百草枯后,在不同时间死亡的尸体上提取了所有的实质性脏器并作组织病理学方面的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在一天内死亡的尸体:肺水肿,急性肾小管坏死,肾上腺皮质凝固性坏死和出血,肝小叶中央脂肪变和灶状出血,在许多器官可见有血管内皮脱落和血栓形成。这些发现似乎描述  相似文献   

16.
电击死心脏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鹏  袁世俊 《法医学杂志》1994,10(2):57-60,F003
本文对三例因电击死亡尸体的心脏(包括传导系统)的病理改变进行了研究。研究中使用了三例非电击死尸体的心脏进行对照,并采用了多种染色方法以增加诊断的可靠性和消除假阳性。结果显示,两例220伏电压电击死的心脏除发现血管壁及其中的血细胞有改变外,心肌及传导系统未见文献所述的坏死性改变。而这种坏死改变在另一例因75伏交流电电击死的心脏中却表现得相当明显。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时认为在进行类似的研究时,采用对照组和多种染色力“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监禁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87 ̄1998年所作52例监禁死亡案例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52例均为男性。年龄:从18岁 ̄70岁,以21至40年龄段为主(61.53%),民族:汉族人居多(84.61%),职业:待业,农民,工人最多(75%),婚姻状态:已婚者占多数(59.61%),监标原因:以抢劫,偷盗为主(63.46%),首次被监禁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监禁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 1 987~ 1 998年所作 5 2例监禁死亡案例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 :5 2例均为男性。年龄 :从 1 8岁~ 70岁 ,以 2 1至 4 0年龄段为主 ( 6 1 5 3% )。民族 :汉族人居多 ( 84 6 1 % )。职业 :待业、农民、工人最多 ( 75 % )。婚姻状态 :已婚者占多数 ( 5 9 6 1 % )。监禁原因 :以抢劫、偷盗为主 ( 6 3 4 6 % ) ,首次被监禁为主 ( 94 2 3% )。监禁死亡时间以 3个月常见 ( 36 5 4 % ) ,死亡地点以派出所、看守所及监狱常见 ( 82 6 9% )。死亡方式 :自然死亡以肺结核及支气管炎为主 ( 4 6 1 5 % ) ,自杀以自缢及高坠为主 ( 4 8 1 5 % ) ,少部分为他杀 ,以同监犯人打死为主( 5 76 % )。结论 监禁中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 ,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 冠心病猝死是目前世界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主要问题。由于它发生率高,达心血管疾病猝死的70~80%,因此它不仅是国内外医学科研的一大重点,也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一个突出重点课题。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外冠心病猝死病理学研究的某些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毒鼠强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7  
建立了毒鼠强中毒检材 (体液、组织 )的提取和GC/NPD法的系统分析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 ,发现毒鼠强在体内一直呈较均匀地分布 ,并考察了毒鼠强在福尔马林固定液中的稳定性。跟踪监测了 4名毒鼠强中毒者血、尿中的浓度变化 ,为实际检案和临床救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