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二十五军率先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鄂豫皖苏区的两支歌 早在土 地革 命战 争时 期, 鄂豫皖 苏 区 就 曾 产 生 过 两 支 歌 词 不 同 、曲调也完全不同的歌: 其一,《红军纪律歌》: 红军纪律最严明:行动听命令,不得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分文;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劳  相似文献   

2.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但当时由于对各军的序列和番号没有做统一规定、各根据地之间联系不畅以及部队发展的反复等原因,各地工农红军番号设置颇有重复,先后出现了三支红四军,一是朱德、毛泽东创建的红四军;二是湘鄂西红四军;三是鄂豫皖红四军.后来,三支红四军逐步发展成了红军三大方面军.  相似文献   

3.
《军队党的生活》2008,(6):88-8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曾产生过两首词不同、曲也完全不同的歌。其一,《红军纪律歌》:红军纪律最严明,行动听命令,不得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分文;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劳苦群众,个个尽相亲。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失要赔银;便溺找厕所,不搜俘虏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照此行。就歌词而言,它与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为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汇》2020,(1):F0002-F0002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1927年11月13日,中共黄麻区特委领导黄(安)麻(城)农民起义,攻打黄安县城,建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逐步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有力地推动了鄂豫皖边界地区斗争的发展。黄麻起义是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  相似文献   

5.
董保存 《湘潮》2014,(3):28-31
第十三集团军的前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师,到了川陕苏区编为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14,(1):42-42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4军是毛泽东、朱德于1928年4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这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简称红4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支红4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1930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4军与红3军、红12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旋即改称红1军团。1930年8月23  相似文献   

7.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南昌暴动、秋收暴动、广州暴动之后,共产党人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于该年年底在自己的家乡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弋(阳)横(峰)农民暴动。参加暴动的人数达5万余众。在此基础上,组建了赣东北地区第一支革命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后改为信江红军独立第一团。 到了1929年,赣东北苏区主力红军(独立第一团)已发展到近2000余人,枪1200多支,地方红军及赤卫队近万人、枪800余支。鉴于当时红军队  相似文献   

8.
4月16日,我国政府发表的首部专题型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首度公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18个集团军的番号和分布。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6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这是我军首次使用"军"的番号。回顾人民军队陆军发展的历史,有许多关于"军"的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正参加长征的红军除红一、二、四方面军外,还有红25军。红25军是四支红军长征队伍中最小的一支,在长征中孤军北上,最先到达陕北,为党中央和红一、二、四方面军落脚陕北奠定了基础,使中国革命柳暗花明。1931年10月,红25军创建于鄂豫皖根据地金寨县麻埠镇,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一支主力红军部队。1932年秋,红25军主力随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西征入川,后发展壮大为红31军。1932年11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前的五月1928年5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品军正式定名为"红军"。以后,各地工农革命军陆续改祢红军,并相继组成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六十年前的五月1938年5月,毛泽东撰写了一篇重要军事著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文章对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壮大共产党、人民军队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中的八次会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红军主力长征共有五支部队:湘赣苏区的红六军团、中央苏区的中央红军、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军、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和湘鄂川黔苏区的红二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60年前的10月9日和22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实际上,在三大主力会师前,红军长征的各部队还有七次中小规模的会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追寻蔡威在鄂豫皖苏区战斗的足迹,我们冒着酷暑来到河南省新县。这是一座美丽的县城.一条河流穿城而过,若大的县城像个大公园,整洁宁静。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这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曾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刘伯承等曾在这里战斗过。  相似文献   

13.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诞生在大别山麓鄂豫两省交界的天台山地区卡房。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纪律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建立了铁的纪律。起初,"没有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完整的规定和提法,但也有些条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参加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0年3月,由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武装起义建成的红军第十一军改编为红军第一军,开辟了广阔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1月,红一军与鄂东南地区的红十五军组成红军第四军,随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又建立了红二十五军。11月,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全军约3万人,在鄂豫皖地区赢得了多次大规模战役、战斗的胜利。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第四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向西转移。19…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京剧《杜鹃山》讲述的是1928年在秋收起义的巨大影响下,湘赣边界一支农民自卫军,揭竿而起,三起三落,濒于覆灭,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胜利,并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与红军主力会师的故事。该剧通过描写中共把一支农民武装改造成为无产阶级新型军队的动人情节,成功地塑造了党的政治工作者柯湘这一英雄形象,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经验,集中表现了"党指挥枪"的革命原则。  相似文献   

16.
陈辉 《党史博览》2008,(6):49-5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的前身是1927年至1928年工农暴动产生的两支红军部队:一支是由湘鄂边工农武装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另一支是由两湖(湖南、湖北)秋收暴动和年关暴动的工农游击队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  相似文献   

17.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议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兄弟阋墙,外御其侮。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西北主力红军(原来的红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同年10月,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和红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改编  相似文献   

18.
正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在鄂豫皖苏区组建,部队英勇善战,曾连续粉碎蒋介石的3次"围剿"。张国焘到鄂豫皖苏区后,积极执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使苏区受到很大的损失。1932年6月,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张国焘又实行逃跑主义,仓促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共1万多人离开鄂豫皖苏区(徐海东率二十五军坚持斗争),于12月到达四川北  相似文献   

19.
欧阳青 《党史博览》2006,(10):30-3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第一次正式称为“红军”,始于1928年5月25日。之所以将自己领导的武装称为“红军”,其中一个原因是借鉴苏联红军的称谓。当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军事工作大纲》指出:“为保障暴动的胜利与扩大,建立红军已为目前的要义。”为此,大纲明确规定:“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军事工作大纲》的颁发,对于各地的军事斗争和红军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纲颁发之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陆续改称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的最初…  相似文献   

20.
1927年10月,中共琼崖特委杨善集、王文明、冯白驹等领导农民武装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和琼崖革命根据地。 1928年春,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工农红军,成立琼崖工农红军司令部,冯平任总司令。同年7月,琼崖苏维埃政府成立,王文明任主席。1929年7月,特委一度遭到破坏,不久成立新特委,由冯白驹任书记。到1930年,先后开辟了琼山、文昌、安定、澄迈、琼东、乐会、万宁、陵水、临高、儋县、崖县、昌盛等县的苏区,根据地人口达到100万,红军和游击队发展到近万人。同年秋,由于“左”倾盲动主义影响和敌人的连续“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