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制度建设提高到执政党建设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全新的视野和角度提出党的制度建设问题。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论点,第一次把制度建设问题提高到执政党建设的突出重要的地位,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制度与领袖作用相互关系的认识,标志着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确立和形成。在强调制度建设重要性的同时,邓小平第一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的制度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均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特别要注重制度建设”。注重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在执政党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姓内容和突出特点,是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拓宽了党的建设的领域。对党和国家政权建设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一、注重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在深沉的历史反思中作出极其宝贵的结论。首先,邓小平同志鉴于我们党面临执政地位出现的新问题而提出要注重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在1953年党的八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  相似文献   

3.
黄敬才 《理论学刊》2006,2(4):18-20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党的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形成了新时期“制度建党”的战略构想。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目标的确立与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思想,共同构成了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新理论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第一次初步地和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执政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制度建党——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鲜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 ,也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鲜明特色。制度建设是执政党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其关键在于强化党内监督特别是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是在深刻总结我党制度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提出的,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发展。它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到制度建设的内容、原则和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一、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是党的自身建设和新的领导任务的要求 在执政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邓小平同志从党的自身建设及党的领导责任两个方面,深刻论述了执政党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党的制度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的全局和根本,是党的自身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  相似文献   

6.
加强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学习与宣传在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有必要加强一下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学习和宣传。现在已经出版了一些论著,其中我感到李红锋同志撰写的《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是一部以学习、把握邓小平建党思想为主题,汇集丰富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围绕经济建设抓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理论问题尚未有过全面的探讨,因此本文就邓小平在这方面的有关论述试作初探.一、执政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邓小平从多方面深刻地论述了执政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的思想.(一)执政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邓小平针对我们党曾在相当一个时期把阶级斗争当作执政党的中心任务的做法指出:“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中心任务已经不同于过去”.邓小平从社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就如何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主张。他强调要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完善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党内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每天母时都关注着我们党自身的建设,并根据不同时期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防止执政党变质的深刻思考,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论述,对于各级党组织继续聚精会神地抓好自身建设,确保党和国家永不变色,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邓小平同志对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贡献,主要在于。第一、强调执政党一定要加强政治建设,以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频覆社会制度的图谋。邓小平对我党政治建设的最大贡献,是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会不会犯错误,执政党及领导人为什么会犯错误?应该从中接受什么经验教训?邓小平在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思考和正确总结后,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制度建设问题。执政党的制度建设成为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欢欢 《党史文苑》2009,(5):40-41,44
邓小平就如何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主张.他强调要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完善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党内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党建思想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在跨世纪的中国如何建好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整套的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在很多方面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一、邓小平对党建目标的论述建国以后,在执政党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一直是邓小平关注的根本问题,1965年,他在接见外国党的领导人谈话时说:“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执政党监督的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是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明确了监督的关键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防止以权谋私和滥用权力;强调对执政党的监督必须以法规和制度为依据和前提;以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为保障。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把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在整个党的建设中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赋予党的制度建设以极为深刻而丰富的内容,强调从制度上建设党,是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的一大特点,是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大发展。(一)邓小平强调从制度上建设党,强调制度建设极其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的航标──学习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建设指导方针论述的体会高新民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指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党的建设确立的一个总的指导原则,是党的建设的方向、目标,实质上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邓小平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他在总结建国后党的建...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要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执政党,这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应对新的考验,实现执政建设目标,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问题。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对执政党建设目标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通过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执政意识,增强党的政治力量,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和接班人培养,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来应对和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坚持、发展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方面,来实现执政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1962年就指出:“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还多次强调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的问题,“我们历来讲,这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②邓小平根据新形势下我们党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问题,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的干部队伍、怎样建设这支队伍的两个基本问题,在选拔和培养干部的理论与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要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执政党,这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应对新的考验,实现执政建设目标,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问题.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对执政党建设目标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通过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执政意识,增强党的政治力量,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和接班人培养,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来应对和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坚持、发展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方面,来实现执政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整套新的理论观点和建党路线,构成了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觉的建设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l、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在我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过程中产生的。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在我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过程中,适应解决"建设~个什么样的党和怎…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是一个系统,丰富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1992年的南方谈话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围绕着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党这一红线对执政党建设理论进行了全新的阐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这一理论宝库。认真领会南方谈话中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