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久高 《探索》2011,(3):47-50
制度"嵌入"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必然遭遇体制性的障碍。为此,必须明确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中心目的,充分认识它的战略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深化市、县、乡镇基层各项配套体制改革;健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教育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积极营造健康的舆论导向,辩证地看待大学生"村官"承担的使命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同时对马克思"人本"思想,以及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满足人;解放人、发展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佟明晶 《党史博采》2008,(6):30-30,37
我们常听到"素质"和"素质教育"这两个词语.在评价某个人时,人们总习惯于用"素质"的高低做评语;在评价教育或是学校时,有人则常常用"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下结论.其实这都是不够准确、不够客观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此我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曲折进程中,"左"倾指导思想一度主导了新中国成立后前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大跃进"是其中颇具典型性的一个历史时段。"大跃进"时期,"以所有制变革为先"逐渐成为共识;其后,"不断革命论"在反"反冒进"中提出并得到贯彻,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酝酿和明确提出,则标志着"左"倾思想的登峰造极。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趁穷过渡",乃是"左"倾思想指导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陈云对于如何治党有着深刻的思想认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是治党靠"人",二是治党靠"制度",三是治党靠"严"。陈云"三位一体"的治党思想,在新时期的治党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党的组织治理、作风治理和提高执政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对"和"字情有独钟。居家过日子讲究"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为人处事都说"和为贵"。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一提出来,一时间, "和谐"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乃至把"和谐" 当作筐,什么都往里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现在的社会还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换言之,就是还存在大量的需要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不解决,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收入为例,据统计,中国亿万富翁和千万、百万富翁的财富相加,占全民总  相似文献   

7.
谢新水 《探索》2020,(2):34-44
人工智能的监管包括法律层面的规制、伦理层面的引导和公共管理层面的治理,但所有的监管都不能回避人工智能的"类人性"问题。因为,人工智能问题的起点是人性,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会不断地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赫舍尔的《人是谁》一书揭示了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及其主要表现:人用思维行动却难把握情绪;人用价值判断却难自我认同;人难以承认现状却要服从现实。在"后人类"阶段,当人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展示"智慧";当人类利用人类基因工程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突破"有限性"。人工智能时代来源于人性的人工智能监管难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类人"决策能力的"统治性"监管难题;二是来源于"类人"自主性认同的"冲突性"监管难题;三是基于"类人"情感与意义追寻的"重叠性"监管难题。为促进人类和"类人"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监管理论要思考监管对象的新特性。只有从人性的"做人难"来思考人工智能的监管难题,才能有效解决"类人"社会化、组织化后所形成的"人机共生"困境。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创新工作理念以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为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意识形态导向理念,永葆其根本属性;坚持"三因"理念,促进其方式方法创新;坚持开放化理念,拓展其世界视野。这四个理念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共同指导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回儒"和"西儒"是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与儒家学说对话和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两个特殊群体。他们长期致力于"会通儒学"活动,成为儒家型穆斯林和儒家型基督徒,为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时代,"回儒"和"西儒"的思想活动能够带给我们多种有益启示:一是"相适应"是外来宗教文化在中国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中国化是外来宗教文化适应中国社会的基本规律;三是宗教文化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四是文化融合与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传承的必然趋势;五是和而不同应成为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重要原则;六是文化认同源出于人类文明在精神本真方面的相通性;七是宗教文化的社会地位与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密切相关;八是高层推动是世界文明交流融合顺畅进行的关键因素。这些重要启示,对于促进新时代的"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人民"是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和实践了"人民主体"思想,主要包括:"依靠人民群众"对"人民主体性"历史观的发展实践;为人民立言的大众情怀对"人民主体性"价值观的发展实践;"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是"人民主体性"实践方法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不给面子     
青杏 《前线》2014,(12):123-123
<正>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的,中国有一句古话:"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人争的这一口气就是"面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给个面子"这句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面子问题大于天,下属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是有面子;人在乡邻之中说话有分量,是有面子。面子这么重要,对于那些不给面子的人,很多人都是怀恨在心的,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有人需要面子,也有人脾气超级倔,就是不给别人面子。比如三国时期蜀国的东曹掾杨戏,这个人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位"理论,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视域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究增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教育、社会需求的目标和大学生的特点,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理性的生态人",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梁春生 《党史文苑》2005,(10):40-42
信仰坚定光明磊落 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生于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秋收起义的影响下,他投入了土地革命斗争的洪流,1929年冬天,在家乡秘密加入了共青团,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党的"十一大"后,邓小平已复出并担任党的领导职务.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清扫"文化大革命"积污的斗争实际已经开始,但当时的斗争局势并不明朗."两个凡是"的势力还相当强大,并且还在重搬过去个人迷信那一套,表现出相当的声势;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正统"观念.因此,观望等待或脚踏两只船者大有人在.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胡耀邦却无私无畏,创办<理论动态>,大胆冲击各种禁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文就是首先在这个刊物上刊登的,然后经耀邦亲自审阅后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4.
"一打三反"运动源于1970年中央发出的三个文件,即<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和<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它是"文革"中深入"斗、批、改"的一个重要措施,打击了一些反革命分子和各类犯罪分子.但在当时"左"倾思想的指导下,在贯彻"公安六条"和许多地区一派掌权的情况下,也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的《天论》三篇,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辩证主义天人观,已为诸多研究者所重视。除此之外,《天论》还表达出一种高度重视"法"的思想观念,并对"法"与"天""人"之间的关系,及作为"万物之尤者"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做出了细致分析。刘禹锡的这一社会需要"法",且"天""人"之间"交相胜还相用"的和谐存在关系的提出,对于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具有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他积极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强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抗战,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树立了一位杰出民主人士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7.
1936年9月,在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地区形成"三位一体"军事大联合之局面。东北救亡群体为西北大联合的最初策划者、主动联络者和积极践行者。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及共产党人的启发下,杜重远首先策划"三位一体",高崇民、孙达生、刘澜波等人为东北军、西北军的联合而奔走,栗又文等人还赴新疆进行联合盛世才、联合苏联的活动。此外,东北救亡群体还做了大量张学良和东北军将士思想转变的工作,坚定了他们进行联合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东北救亡群体的历史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杨竞业 《探索》2012,(4):176-182
对文化作哲学研究,要研究"自由的文化"、"文化的自由"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文化"自身的自由在于"明道"、"弘道"和"寻道"。"文化人"的自由在于塑造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自由人"是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个人自由发展条件的人。"文化人"是以开放思想、创新理论和高尚道德影响他人的人。"自由人的文化"与"文化人的自由"在互渗互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0,(11):36-37
<正>1杀人犯"漂白"成协警黑龙江省尚志市人张晓宇,1995年3月因杀人潜逃被当地公安局列入网上追逃名单。1999年他潜逃至山西省沁水县后结婚成家,并在沁水县5个部门、50多人的共同运作下,被"漂白"成一名名叫谢明峰的合法公民,还在沁水县公安局刑侦二中队当上了协勤民警。  相似文献   

20.
郭庆晨 《奋斗》2010,(9):62-62
<正>近年来,有些城市将园林绿化当做"政绩"和"形象工程",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盲目从荒山郊野或深山老林移植大树、古树进城,有的地方竟然一平方米种了好几棵树,恨不得能够"一日成林"。这种做法造成了原生态的破坏和人、财、物的严重浪费,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规律。中国素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百年树人,周期太长,这里姑且不谈。十年树木,年头也不算太短——一棵小树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