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基本前提,国家、民族认同则是维系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同根同源,在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台独"分裂势力,台湾民众和大陆的文化认同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进而导致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模糊。因此,海峡两岸必须批驳"文化台独",加强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认同,进而促进两岸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最终达到两岸和平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如何进一步增强两岸文化交流实效性,是一个在两岸文化交流互动中正在摸索和探求的一个动态的"解"的实践问题,影响这个"解"的主要因素是有能否有效推动建立一个中国架构认同的价值观;能否有效助力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能否不断增进理解、扩大团结面。当前,推动建立一个中国架构认同的价值观是增强两岸文化交流实效的根本要求;助力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是增强两岸文化交流实效的核心任务;增进理解、扩大团结面是增强两岸文化交流实效的着力重点。  相似文献   

3.
两岸文化交流是维系两岸关系根基的重要纽带。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内涵,搭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拓展两岸文化交流领域,传承民族共同记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为两岸青年克服认同障碍、深化文化交流开辟了崭新道路.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一是要强化组织规划,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二是要强化文化纽带,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三是要践行社会责任,培育青年优秀品格;四是要树立国际视野,推动青年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的统一应是在两岸在文化认同之上的内在统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文化进入文化自信阶段,坚定文化自信可为两岸文化认同提供核心原动力。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增强两岸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两岸经贸合作促进文化认同;进一步拓展两岸青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营造利于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8.
闽南文化是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的优秀地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海峡两岸、港澳同胞以及世界各地闽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以闽南文化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对于发挥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两岸民众的心灵沟通,更好推动两岸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闽台文化交流中,加强古田临水宫陈靖姑信仰文化的重构与记忆的传承,有利于唤醒两岸集体记忆,强化两岸文化认同。通过对陈靖姑信仰文化核心精神进行记忆塑造、运用现代媒体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强化记忆、注重发挥文化交流中民众的主体性等,可以进一步加强闽台文化交流中临水宫陈靖姑信仰文化重构与记忆传承。  相似文献   

10.
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民意心理基础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因此,台湾问题是台湾的民心取向问题,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问题。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在中国国家认同上的错位乃至危机,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加强两岸相互了解,塑造两岸共同记忆,厚植两岸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有利于台湾民众中国国家认同的元素,才能真正推进“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这一对台工作新思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国家认同研究中,认同是个体对团体的心理归属感,包括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等。政治认同的核心是国家认同,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文化认同这些原生性认同密不可分。但同时认同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变化的心理活动,由于个体的不同经历,可以由不认同转向认同,也可以由认同转向不认同。因此大陆台生这样一个有着特殊教育经历的群体,他们的求学过程是否会造成其认同的变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命题。基于国家认同内涵的三要素,针对性的处理好台生的中国认同。在族群认同上,无论两岸分离多长时间,两岸同根同源的事实不可改变;在文化认同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精神命脉和基因;在政权认同上,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引导台生在"一国两制"下对内地(大陆)政体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闽台文化同根同源方面,来论证海峡两岸共同的根脉造就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文化缔造共同的家园。闽台文化是大陆对台工作文化统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提出了深化闽台文化交流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闽台文化交流,早日实现两岸文化认同与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两岸经贸、文化往来活动日益频繁,作为文化交流重要手段的图书馆界应及时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其应有的使命。本文在介绍两岸图书馆界交流合作的背景下,分析了福建图书馆界在与台湾同仁的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福建应该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努力作为,构筑两岸图书馆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以促进两岸图书馆事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方针,而由台湾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台独势力的“国家”构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使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和平统一之路更趋艰难。如何不断增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务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已成为现实面临的重大课题。两岸经济交流由于其自身特点而被赋予重大使命。本文在分析了两岸经济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所彰显出来的积极效果、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全面认识两岸经济交流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弘扬岭南文化,加强粤台文化交流,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以文化艺术为平台,通过文化软实力来增强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凝聚两岸共识,2013年9月下旬,广东中华文化学院"两岸同心?书画同源"书画摄影文化交流团赴台湾进行交流和考察。参加此次文化交流的人员基本上是第一次到台湾,在此之前大家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情况只有间接认识,了解不深。通过交流考察,看到了一些实际的情况,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台湾同胞的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在认同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些差别的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要推动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必须抓住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7.
在后ECFA时期,两岸文化交流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点方面。文化的功能属性和两岸文化差异决定了两岸深化文化交流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两岸文化交流具有内在的动力和要求,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目前,两岸尽管都重视文化交流的特殊作用,但也都持审慎对待的态度。新形势下深化两岸文化交流,需要制订一个能够涵盖双方立场、有助于双赢结局的两岸文化交流战略,切实采取务实分类渐进的做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正常化和机制化运作,巩固并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闽台表演艺术产业交流是两岸文化产业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进两岸互信了解,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宣传大陆形象的最佳舞台,在两岸交流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福建因为有着与台湾地区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在推动两岸表演艺术产业的交流与发展方面,更是承担着主力与先锋的重任,在促进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岸文化认同,实现闽台文化产业对接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分析闽台表演艺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继续深化和发展闽台表演艺术产业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构成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是增强两岸认同意识、坚持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路径。云南包括茶文化在内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对台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尤以普洱茶文化为盛。普洱茶在台湾传播和发展的历史悠久,普洱茶文化辐射力强,不但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与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与云南的现实社会发展关系密切。鉴于对普洱茶的共同爱好,以及云南和台湾在普洱茶文化和产业上各具特点,若以普洱茶开展经贸合作,不仅前景广阔,且能带动发掘出两岸的合作潜力,共同携手弘扬中华文化,牢固经济和精神的纽带,为和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青年代表着两岸关系的未来,探究台湾青年的政治心理,对于促进对台青年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受独特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岛内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台湾青年形成了其复杂而又矛盾的政治心理:政治效能感低,不愿参与政治,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关心公共事务;"台湾认同"又是其主流意识,此外也渴望政治昌明,淡漠"政府权威"。两岸尚未统一的状态对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有着重大影响,但岛内现实政治状况是台湾青年政治心理形成的根本因素。两岸同文同种,应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培植台湾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携起手来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