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领导观不同于统治观,也不同于管理观,除了在内涵上有别于统治和管理外,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观是一个领导生态和谐化的过程,同时还是一种以人为本,一种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要实现这一领导观,前提是要实现“两大转变”:一方面是要实现领导角色的转变,从原有的角色向“设计师、仆人和教师”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是要树立正确的变革观,推动社会从“局部不和谐”向“全面和谐”转变。  相似文献   

2.
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领导能力,营造团结、务实、奋进的干事创业氛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基础。近年来,广东省广宁县县委、县政府从打造“和谐行政”入手,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就民族工作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与落实和谐民族观,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落实和谐民族观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创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民族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领导力是领导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范畴,是领导活动持续的一种生命力,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在领导系统中,领导力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胜力量。它内生于和谐的领导生态中,同时它的生成和提升又反作用于领导生态,促进其进一步和谐化,服务性和人本性是其最为本质的特征。当前要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最重要的是要把和谐社会的理念内化为领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和谐文化的基本支撑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表述。我们要认真落实《决定》提出的这个重要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和谐文化的基本支撑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一、增强文化支撑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要更好更快地发展,需要我们从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工作措施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同时,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政府公共管理也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政府绩效评估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也必须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确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价值取向,通过民众的参与实现绩效评估的社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领导和领导力是边界比较模糊的概念.领导力是领导的派生概念,它是领导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领导力是任何组织中都不能欠缺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当前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在领导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把领导力异化为“权谋力”、简化为“执行力”和细化为“控制力”.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领导者卓越的领导力,领导力素质是与时俱进的.基于组织资源观和领导力理论,新环境下领导力主要由知识、经验、智慧和胸怀四个核心要素构成.领导者只有拥有了这些卓越的素质,才能具备真正促进和谐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8.
武园萍  卢苇扬 《求实》2006,(4):25-28
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重视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塑造,是现代领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领导者要对领导的本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树立起与时代相适应的领导观,重视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培养好的人品,提高领导能力,成为新时期群众信赖、敬重、服气的高素质领导者,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构建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机关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机关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和谐的领导班子,要构建和谐领导班子就必须克服影响领导班子和谐的因素,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素养,打牢和谐的理论基础,增强班子成员的“五种能力”: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倡导“四种风气,增强班子的亲和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开诫布公,增加透明度,形成彼此相容的氛围;要优化领导班子群体结构,实现成员问优势互补,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领导班子间的和谐:把领导班子和谐纳入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保和谐。  相似文献   

11.
章淑琼 《世纪桥》2008,(10):46-4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构建和谐校园在新世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书育人主体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切实转变自身角色,着力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廉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曙光 《求实》2006,(Z1):55-5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自身的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一、公共权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两重性公共权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公共权力的异化也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当社会出现阶级分化,经济利益相互…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胡锦涛同志年初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要做许多方面的努力,当前尤其需要认真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赋予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这一使命,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观、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观、“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观构成了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培育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和意识,以营造心和、人和、天和、思想和的和谐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和谐发展的教育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持系统,而且和谐发展的教育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学者专家从各个角度来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从目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矛盾问题入手,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入手,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入手,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入手,从能够保证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入手;从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入手等。从加强党内民主促进社会和谐角度来研究会为我们党的执政以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指出,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党的十六届五中指出,“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这些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关问题,笔…  相似文献   

17.
张玉梅  刘志伟 《新长征》2006,(11):24-25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明确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论述和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主要任务之一,从而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明确提出和使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此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也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性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而社会实践有两种基本类型,即革命斗争实践与和平建设实践,因此,意识形态也有两种基本类型,即“斗争型”意识形态与“和谐型”意识形态。随着我国社会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我们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任务的提出及其伟大实践,相应的意识形态也必然要从“斗争型”向“和谐型”转变。建设“和谐型”意识形态已是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同时还体现了一种科学的领导观。领导力是领导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范畴,是领导活动持续的生命力,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皮晓飞 《党史纵横》2008,(12):30-31
“和”意指温和、和谐,当今中国小到建设和谐社区,大到建设和谐社会,除了要有规范全面的规章制度保障外,重要的是还要实现社会中人的内心的和谐。人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分子,要实现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宽容的人格精神,科学理性的判断问题的能力。重读《张闻天选集》的时候,我们从张闻天身上读到了这些优秀的品质,对于这些品质统归于一个“和”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