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过战后60年的发展历程,日本社会主义政党与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一样遇到了发展中的困境。这主要表现在变与不变、权力与原则、选民与党员、社会主义政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这种困境是在历史发展中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则进一步凸显了这种发展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中的困境成为日本社会主义政党乃至世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今后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张红阳 《理论导刊》2012,(2):103-105
老行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面临着生存困境。基于相关调研,本文提出应尽快建立包括老行当本体、载体、发展环境在内的老行当保护体系,并通过老行当的自我调整与创新、参与式的政府支持、成立老行当保护组织、建设老行当产业集群等措施,突破老行当发展困境。在老行当产业化过程中应避免"伪行当"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李洋 《学理论》2013,(22):194-19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道德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日渐凸显,同时当前的德育工作也面临一些困境和难题,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实现德育的现代化,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探索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新路径,充分发挥德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突破在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源于人类处于满足生存资料需求和发展资料需求不同阶段对于"计划"与"市场"的诉求不同。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逻辑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有效治国理政、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世界客观存在的"两种图景"和"两种裂变",即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相对繁荣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困境、世界社会主义面临重大挫折以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加速进程中迎接挑战的改革和开创的新局面;世界资本主义内部出现的深刻的价值裂痕、世界社会主义内部两种理论与运动的分道扬镳。"两种图景"和"两种裂变"所揭示的不是西方自由主义者所认定的历史终结,而是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博弈历史尤其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崭新一页,是对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加速进程中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两种图景"和"两种裂变"展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强势地位和社会主义环境的深刻巨变,也展示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体系的长期性、矛盾性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曲折性、光明性。  相似文献   

6.
梁爱平 《学理论》2015,(1):26-27
探索"现实人"的困境与出路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主题之一,也是理解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的真实含义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核心,阐述了马克思对"现实人"困境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人"出路的探索,马克思通过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及德国古典哲学探寻"现实人"的出路,最后找到的解决方案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法制健全不代表着法治国家建立起来,法制教育是现代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而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又是这个基础工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和发展困境,如何突破传统思维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开展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城乡统筹视野下的小城镇治安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继 《学理论》2009,(8):44-45
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未曾有过的治安防控困境。困境成因多样化影响着小城镇的稳定建设进程,制约着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困境表现复杂多样,对社会治安的破坏力日益加大,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困境如何突破,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是当前公安机关以及理论界必须正视的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9.
集体劳动争议是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的主要表现形式,因其涉案人数多、影响范围广,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实中,化解集体劳动争议陷入了某些困境,主要是:集体劳动争议调整社会结构的需求与现有法律制度难以突破的困境;法律规范外的集体劳动争议激增与法律规范内的集体劳动争议减少的困境;利益处理机制的现实需求与工会职能缺失的困境;多元对话机制的客观需求与压力驱动机制缺失的困境;争议解决替代机制的客观存在与其衍生争议的困境。只有在清楚认识这些困境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突破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走向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政治发展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政治发展战略,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照抄照搬别国的政治模式,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以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中未提"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历史范畴,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从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三维视角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发展的困境进行反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在制度、体制等层面进行创新,能够构建起中国特色的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2.
法治的现实价值追求在于如何突破现实困境——斩断任何的与人治之间的瓜葛。现实中法治的困境在于法律制度运作不畅、权法关系失调及政民互动失序,其根本原因在于法治与人治之间的分水岭——评判标准的界定有失偏颇。只有确保法治中的评判标准的客观性、公正性及理性,才能摒除"人"的因素、发扬"法"的因素。要实现这样的价值目标,法治应当产生其内在的示范性效应供给。  相似文献   

13.
《理论导刊》2016,(8):121-121
本刊讯在2015年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省委党校5项成果获奖。常黎峰等撰写的《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改革问题探索》,是全省10部著作类一等奖之一,也是学校近十年来在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实现的一等奖"零"的突破;李向国等撰写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地位研究》获著作类二等奖,刘永青撰写的《情礼之间——论明清之际的礼学转向》、吴永撰写的《困境与危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危机研究》获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的历史性贡献之一是角认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科学认识,固然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进程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推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16.
政治软力量建设是执政党有效提高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意识形态因其特有的功能成为政治软力量建设的重要考量。苏共在长达74年的执政过程中政治软力量建设之意识形态发展方面留下了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深刻理解苏共政治软力量建设之意识形态发展遭遇的困境,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西方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目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执政党政治软力量建设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四个自信",形成了中国梦,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生命活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第二次革命"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更新和超越,成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先行者和主要代表。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性发展,起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实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谓从传统到现代之"现代",不是一般的时间概念上的"现代",也不仅仅是走出"苏联模式"困境的"现代",而是现代化意义上的"现代"。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提法不仅完全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强调"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的束缚,而且也比以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无疑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的一大突破.同时,这也可以作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生动典范.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  相似文献   

19.
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BRICS)在新世纪的突出经济表现,使二战后一直存在的"北强南弱"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在金砖合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取得过机制扩容和利益协调共同发声的成绩,也面临着金砖国家自身发展问题阻碍机制深化、发展阶段相近加剧竞争、共同利益不完全吻合、传统大国的分化瓦解政策的困境。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困境的突破需要加强其内部的政治互信度,夯实经济合作基础,拓宽合作领域和扩大共识,并推动金砖国家间的合作日益规范化、机制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将突破"一种模式"的僵化,更加紧密地与本国国情和民族特色相结合,与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与时代特征和潮流结合,呈现出多样化、时代化、开放化、全球化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