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国有企业存在三种行为主体理性:政府理性、经营者(国企单位领导)理性和职工理性。这三种理性行为彼此之间协调决定国有企业的现实交易行为目标。在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中,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当推广先进的产权交易竟价方法,充分发现买主和有效挑起竞争。同时进行“产权”的置换和“身份”的置换,通过企业改制解除“国家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和“企业对职工的无限责任”。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按照省和泰州市的部署,泰兴市正在进行以“三置换一保障”为内容的市属企业改革。“三置换一保障”是指置换国有、集体企业产权或股权,置换国有、集体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国有土地使用权,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通过这项工作,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理  相似文献   

3.
突破国企改革“瓶颈”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卡壳”,造成大部份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大批职工下岗待业,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正由于国企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致使一部分同志对国企改革信心不足,在如何推进改革上的认识分歧较大。例如,一些地方推行的“甩包袱”出售;一些小企业在推行股份合作制过程中产生“强迫症”;一些同志认为出售一部分小型国企等同于私有化、私有制,“丢失社会主义阵地”,等等。有鉴于此,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统一认识,提高信心,使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那么,在这种新的企业制度下,职工群众还是不是企业的主人,还有没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以及这种权利如何实现等,就成为企业改革中不能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近年来的改革进程中,有人在理论上否定国企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与权利,认为职工当家作主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在企业改革的实际工作中,由于考虑不周、方法简单,也的确对企业劳动者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使相当部分职工群众感到政治上失位、经济上失利、精…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并对此作了全面阐述。从1994年以来 ,我国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了公司化改制 ,探索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 ,摸清了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需要推进的配套改革。在正确处理“新三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 )与“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 )的关系上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6.
评“企业所有权”论吴易风在近年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研究中,“企业所有权”论是颇有影响的一种理论。企业所有权论者抨击国家所有权即全民所有权是“产权虚置”。他们说:“何谓产权虚置?从名义上说,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营企业产权,属于全民所有,你我他人人有份。...  相似文献   

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五化”工作西和县委党校赵合壁同志在来稿中认为,建立新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做好“文化”工作。1、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产权关系明晰化。这方面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第一、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二、对国有企业现有资产进行界定。第三、...  相似文献   

8.
中央党校王珏教授最近发表文章称:要使职工成为企业的投资者,以培育改革的利益主体。只有让职工从改革中得到最大利益,职工才能有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从单纯的劳动者变为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我们搞了50年社会主义,如果广大职工还是无产者,这恐怕不行。职工光靠工资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与“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曾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人制度创新阶段,制度创新是要将企业从政权机关的附属物变成合格的市场主体,这就涉及到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改革。既要保证企业的公有性质不变,又能保证企业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是既非国有...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就再次强调了股份公司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它对于实现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提高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最近多次强调要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且指出“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 在改革和振兴国有企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明晰产权或理顺产权关系,这是直接关系到公有制经济能否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问题。 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要实行国家拥有所有权,企业拥有法人产权的制度。国家所有权包括财产收益权、  相似文献   

12.
大悟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工业起步晚,块头小,基础差,企业改制前县属工商物资企业73家,其中预算内工业企业12家。多年来,受体制、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低下、发展缓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我们认为:企业产权不明、资产负债率过高、人员包袱过重是企业缺乏活力的症结所在,也是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三道“门坎”。我们围绕“动产权、转机制、促发展”的改革思路,实施“门坎”工程,着力“三断”突破,实现攻坚突围,已取得明显成效。一、突破难点,在资产归属上划断企业改革过去虽经历了几个反复…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在“放小”方面步子迈得比较大,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股份合作制在很多地方都成为最主要的形式并且已显示出了极大的生机活力。但是,由于目前股份合作制仍处在试验、探索、完善阶段,还存在企业只“转型”而未真正“转制”、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职工...  相似文献   

14.
谈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监督刘军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进一步明确国家和企...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搞好国有企业又成为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各地的新作法、新经验不少,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下一步到底如何推进我省搞好国有企业工作?或许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好国有企业”的标志是什么?问题可以从两个层次回答:从长远看,是“四句话”,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句话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而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当前看,是“五个好”,即“好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管理、好产品”。搞好国有企业“五个好”的要求,是省委书记贾志杰同志在去年4月…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严峻挑战。做好新时期的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知情、明理、顺气、鼓劲”八个字上下功夫,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一是知情。就是要让职工有“知情权”,做“知情人”。把“实情”交给职工,大家才能同舟共济,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合力。既要让职工了解“外情”,包括国际国内形势、党和政府深化企业改革的精神和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政策措施,以及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所处的地位、面临的环境及发展方向;也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造血”功能差,“瘀血”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富余人员和退休人员多,工资负担过重;企业管理混乱,浪费现象严重;欠银行贷款多,债务负担过重;重复建设严重,市场竞争压力过大;各种规费税赋过重,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等是造成瘀血的五大原因。基于此,国有企业脱困必须眼睛向内,强化造血功能疏通瘀血。首先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明确企业责、权、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府真正做到放让利;企业在深化用工制度和职工分配制度上下功夫。其次要以人为本搞好企业管理;一是经常开展职工道德和技…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的职工激励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使职工的收入不断增长,并使职工收入的增加与其对企业的贡献相联系;二是承认并尊重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实现职工对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有效参与。一、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进…  相似文献   

19.
渡过国有企业改革的“阵痛”上海市体改办综合处处长耿鸿福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难的“攻坚战”。从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到承包制,还没真正使国有企业形成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国有企业职工在产权关系中的地位陈一之目前,我们在讨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问题时,往往局限于作为出资者的国家和作为财产经营者的企业之间,而对于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广大职工在产权关系中应有的地位,却没有给予充分考虑和体现。这是一个关系着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