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些年来,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贪污受贿等现象在人民警察队伍中也时有发生,少数警察因抵挡不住“糖衣炮弹”诱惑,走到人民群众对立面,从而影响了人民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2.
巡警是人民警察的一个警种,是人民警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巡警的性质与人民警察的性质是一致的,从总体上说,打击犯罪与服务社会是巡警的两大职能。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的巡逻民警究竟以什么形象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不但直接关系到公安队伍的形象与建设,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危。   巡警通过巡逻执勤活动,广泛接触群众,将自己置身于社会和群众之中。由于巡警在巡逻执勤过程中,既要担负起制止、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纠正、处罚各种违法、违章行为的任务,还要为社会和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因此,…  相似文献   

3.
警察形象及其质量管理体系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民警察队伍的实际社会形象与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形象的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人民警察形象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其中制度缺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建立警察形象质量管理体系,是完善人民警察形象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警民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警民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警察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等警务活动中与人民群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特定性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警察安身立命的道德支撑,是人民警察承担使命的精神支柱。在公安队伍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和热切期盼。长期以来,广大公安干警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奋勇拼搏,无私奉献,克难攻坚,敢于胜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受各种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影响,有些干警确实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作风纪律散  相似文献   

6.
熊震 《政策》2002,(4):57-58
对人民警察而言,“人民满意”是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公安机关学习、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以服务人民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人民满意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勤奋敬业,努力工作,为人民群众和经济建设提供一流的治安服务:  相似文献   

7.
试论公安机关如何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操守、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所进行的监督。这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群众的广泛参与,群众的首创精神,群众在伟大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保证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法宝。1945年 7月,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如何跳出“兴勃亡忽”的历史“周期率”时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  相似文献   

8.
日前,备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结果正式在京揭晓。公安机关处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第一线,责任重大。“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是对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褒扬,是对180万警察队伍的礼赞。公安队伍不断涌现的先进典型为广大警察树立了榜样,也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警察才是老百姓喜爱的警察。不可否认,警察队伍中存在的一些“害群之马”,严重影响了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活动共收到有效选票2855万余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9.
这些优秀的人民警察,每一位都承载着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喜爱,每一位都承载着人民群众的信任与重托。无论是扎根基层还是冲在前线,他们和他们身后的千千万万名人民警察,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扎根脚下的沃土,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的绝对忠诚,付出汗水、鲜血直至生命。  相似文献   

10.
民警素质论     
人民警察的素质问题是近年来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各级公安机关一直努力解决而至今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们经常讲,广大公安民警,是经得起各种政治风波考验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但为什么在肯定声中,人民群众对我们还不满意呢7为什么我们的形象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呢?其中最重要的是素质问题。民普素质的内容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民警的素质可以理解成人民警察的性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言行及其应有的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11.
髓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从优待警的呼声相伴着应运而生。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公安民警无私奉献精神的充分肯定和极大的关心与爱护。 毋庸置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是人民警察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警察义无反顾,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有关资料统计  相似文献   

12.
“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日前揭晓。这次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人民警察人民评、人民选。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可以说是新时期新“人民观”的实践和典型体现。在逝去的年代,“人民”二字使用频率极高,如“人民商场”、“人民医院”、“人民教师”等。听起来非常亲切,然而,“人民商场”虽然少有假冒伪劣和销售欺诈,但严重的商品匮乏和冰冷的售货员面孔并未令人民满意。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在重新思考和认识社会分工的真正意义,在不断探索不同分工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晰化的途径。商场虽然不再冠以“人民”,但却逐步与消费者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13.
交通警察(以下简称交警),是我国人民警察队伍的重要警种之一,是国家经济建设大动脉的忠诚卫士。交警的战斗岗位在路面上,管理对象是所有道路交通的参与者。交警的所有执法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公开的、直接的,是接触群众最多、管理任务最繁重的警种之一,因而也是人民警察机关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窗口,是人民群众评价人民警察机关和警察形象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交警除了必须具备一般人民警察的必备素质外,她的特殊作用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交警还必须具备下列特殊的条件。其一,必须具备更高的“慎  相似文献   

14.
重塑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构建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履行使命、铸造警魂、塑造警风的现实需要。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不仅迫切需要一个形成共识的理论导向,而且要善于谋划践行策略,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胜任服务人民群众、打击犯罪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徐灿 《人民公安》2010,(7):10-11
深怀爱民之心、力办惠民之事、恪尽爱民之责,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基层一线、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爱民模范。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只是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群众做的点滴小事。但正是这一点一滴。拉近了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的心灵距离。他们与百姓一起。描绘出一幅幅新时代警民心连心的大爱画卷。  相似文献   

16.
防范、打击犯罪,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防范、打击犯罪和减少犯罪不仅依赖于人民警察有效地履行职责,而且依赖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能否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又取决于警民关系的好坏,警民之间是否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警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较为疏远与淡漠。如何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已成为公安机关目前应重点解决的紧迫问题之一。江津市公安局建立网络化、多功能的“警民联系点”,努力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的做法,为较好解决这一紧迫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成功经验。 一、江津市公安局建立的网…  相似文献   

17.
刘国富 《公安研究》2013,(12):67-72
人民治安道路是“枫桥经验”引领下的公安发展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加快公安工作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为总目标,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总要求,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人民警察爱人民,人民治安靠人民,推动公安工作向社会化、信息化、法治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边极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为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经济建设,不惜流血、牺牲,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这是我们这支队伍的主流,党委、政府是肯定的,人民群众是满意的。但是,我们在肯定主流的同时,不等于...  相似文献   

19.
张璁 《人民公安》2021,(3):18-21
"我国人民警察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警察队伍给予深切关怀、寄予殷切期望。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  相似文献   

20.
一、对非法使用警服冒充人民警察的违法行为怎么办? 编辑同志: 当前,社会上仍有非法持有,使用警用标志、服装。警械等冒充人民警察进行违法活动,有的甚至非法制造和贩卖警用装备。这不但严重干扰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也损害了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对这类非法持有、使用警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