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我国城镇化进程、落实新型城镇化总体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提出,要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加快实现城乡救助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社会救助"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既是社会政策的核心追求,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化推动下,乡村社区逐步分化与转型。作为一种新型社区,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既保留着一定的传统农村社区特征,又具有现代城市社区的部分功能,是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是转变社会中社会力量释放、个体自由发展的新场所,是城乡基层社会的重要链接点,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支撑点。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在推动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城乡社会融合,优化基层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由于制度、体制、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善,进一步发挥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还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冯后礼  刘海涛 《传承》2008,(12):40-41
城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城乡和谐就没有社会和谐。城乡和谐不等于消除城乡差距,而是在可以容许的差距下求得共同发展。本文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关于城乡和谐的战略决策过程,进一步探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城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城乡和谐就没有社会和谐.城乡和谐不等于消除城乡差距,而是在可以容许的差距下求得共同发展.本文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关于城乡和谐的战略决策过程,进一步探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工作动态     
汉中市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成效陕西省汉中市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农村五保供养、社会医疗救助和临时性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止2009年底,全市城市低保对象有44341户77708人,占城镇人  相似文献   

6.
张开江 《前沿》2011,(12):135-138
2003年成都市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社会改革,目的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这一社会结构大转型背景下,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导致城乡二元格局的社会制度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一变革对农民身份的社会认同发生着重要影响。在原来严格的户籍制度发生变革的社会场景下,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探讨研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的社会身份构建和重新分类;农民身份的制度性转变与社会认同现状,城乡统筹中农民身份认同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从而达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豫政〔2006〕3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建立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推进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一、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总体目标城乡社会  相似文献   

8.
扩大城乡社会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浙江统筹城乡社会就业的持续供给,近年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本文评述了浙江统筹城乡社会就业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模式:以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开发配置、充分就业和就业优先为导向,以统筹发展城乡民营企业、第三产业、和谐创业的岗位持续供给为基础,以统筹政府和社会提供城乡就业服务的积极劳动举措为中介,以统筹城乡就业规划、制度、政策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保证。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促进重庆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社会救助,是关注民生最切实的举措。通过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城乡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这对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创新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都强烈呼唤着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创新。因此,从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出发,探索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服务体系进行了深层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改革政府与社会关系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毋庸讳言,国家对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下了很大力气,在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了城乡社区社会运转体制。创新适应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需要的新体制,不断协调好城乡社区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激活城乡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构建城乡社会生活共同体发挥  相似文献   

12.
朱常柏 《求索》2012,(12):197-198,152
包容性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新范式,其核心内容是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式的机会平等增长。当前,中国城乡社会救助的城乡"二元"特征尤其明显,这与包容性增长倡导的共享式的机会平等内涵相违背,因此,应当从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消除经济发展中的机会缺失和机会不平等、完善社会救助的法律制度以及落实"三个城乡统一"等途径实现社会救助的城乡"二元"特征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点,城乡老人在养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中山市城乡老人的养老状况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针对城乡老人养老现状和城乡老龄事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提出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不仅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海淀北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一、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服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城乡人口的重要组成海淀北部城乡结合部地区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与乡村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两大生产-生活空间,城乡空间的分异与融合伴随着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之间不仅地理空间分离,政治、经济、社会空间也日趋异化;城乡二元化体制不仅表现为城乡二元化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体制,也表现为城乡多元空间的分离与割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乡空间的变革推动着乡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并带来了城乡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的互动。在此情况下,空间融合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视角,其广度和深度在相当程度上也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6.
<正>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城市和农村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资源分配、财政分配、社会就业和各项政策,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近年来,马鞍山市逐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财政税收制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形成了有  相似文献   

17.
仲德涛 《前沿》2011,(21):124-128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乡关系必然由城乡对立向城乡一体化方向演变,正确认识和把握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刻内涵,分析全国各地的城乡一体化探索实践与路径选择,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行城乡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我国城市社区教育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极不均衡,造成城乡社区居民不能公平地享受同等的社区教育。因此,应突破体制瓶颈制约,破解城乡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题,共享社会教育资源,推进社区教育现代化,推动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完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发挥城乡社区教育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功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举措,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0.
在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发展趋势上,马克思、恩格斯与西方学者既存在着分歧也有一致。通过梳理社会主义城乡"分"与"合"的历史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形成与曲折发展的历史规律,对推进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马克思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城乡由分离走向融合,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