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敏轩 《今日浙江》2006,(16):41-41
2005年浙江人均GDP达到3400美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3000美元门槛”的省份。随着标志性数据的跨越,浙江开始步入产业结构高度化转型阶段。所以,使服务业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浙江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必然的选择。转型期的浙江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处理好五对经济关系。经济结构转型:正确处理推进工业化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从工业化本身来分析,浙江已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浙江2004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与2002年、2003年相比,逐年下降。虽然2004年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已居全国第4位,但占GDP…  相似文献   

2.
开化地处钱江源头,是浙江的欠发达地区之一。近几年来,开化在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中,紧紧围绕“生态”这一特色,按照“产业搭台,文化唱戏”的思路,努力克服就文化抓文化的思想,积极依托特色产业,在有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做活了特色文化,形成了特色产业与特色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相互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开化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来,始终坚持一手抓生态经济建设,一手抓生态文化建设,在生态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生态文化也得到不断的发掘和丰富。通过几年的发掘、培育和丰富,形成了富有…  相似文献   

3.
谢剑锋 《政策瞭望》2014,(11):44-46
开化作为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生态是开化的命脉和王牌,从1997年“生态立县”战略的确立实施,到当前正在全力打造的国家东部公园,开化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如何做好山水文章,对开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立足“三养四化”即以“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全域公园化、全民素质化”为载体,全力打好“养身、养气、养心”三张“休闲养生文化牌”,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依靠内源式发展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2004年底,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各种迹象和发展趋势表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工业化初中期的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与投资驱动,物质的高投入和物质资本的快速积累在快速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资源大量耗费,投资效率递减,以致经济增长难以持续.研究表明,1991-2003年,浙江省GDP年均增长率为14.4%,要素投入中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贡献率分别为67.4%和3.5%,拉动经济增长9.7和0.5个百分点,即外延式增长率达10.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70.9%,而内涵式增长率仅为4.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9.1%.因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现代发展阶段,必须寻求一种超越以物质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大量的实践表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是以人力资本(知识能力)积累、技术创新和效率提高为基础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07,(19):30-32
去年以来,人们开始用"平稳协调较快增长"这样的字眼来评价浙江经济的发展.在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后,浙江经济正在切实转入到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上."十一五"开局之年,浙江经济保持13.6%的高增长,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节能、减排两大约束性指标却首次出现"双下降".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人们开始用"平稳协调较快增长"这样的字眼来评价浙江经济的发展.在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后,浙江经济正在切实转入到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上."十一五"开局之年,浙江经济保持13.6%的高增长,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节能、减排两大约束性指标却首次出现"双下降".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改委明确2007年宏观调控取向为“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经济高增长周期的惯性和稳健的宏观调控取向,将促进2007年浙江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各方面因素研判,预计2007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速将在12%左右。浙江从供给角度看,农业将保持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增速将略低于2006年。随着各地加大力度支持第三产业发展,预计2007年第三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将高于GDP,三产比重将继续上升。从需求角度看,2007年是“…  相似文献   

8.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3,(16):14-15
GDP增速8.3%。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浙江经济上半年的步伐"平稳较快";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6.1%。在不容乐观的形势中,浙江推进转型升级的步伐坚定而有力。这是一份"稳增长"的成绩单,更是一份"调结构"的成绩单。一增一减,勾勒出浙江产业升级向好的曲线图。曲线图的背后,是我省以治水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转型升级、打造浙江经济  相似文献   

9.
管哲 《今日浙江》2013,(11):24-25
在浙江的发展理念当中,GDP要增长,但必须"绿色增长"。于是,浙江走出了转型升级调结构、创新驱动增动力、节能减排促发展这三步棋。转型升级,产业体系由"轻"转"重"轻工业独大,"低小散"当家,曾经是浙江经济活力之源。当活力之源遭遇"发展的烦恼"后,浙江果断从"轻"转"重",扶持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传统行业要提升改造,约60%的投入都在装备更新上;新兴产业的崛起更需要装备制造业先行。"本着这样的思路,浙江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十意见》,规划了8个现代装备高新区、30个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引导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将“块状经济”逐步提升为“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蕴秀 《政策》2004,(1):35-35
展望 2004 年,高盛、德意志银行等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对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态度乐观,并上调了 2004 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但摩根士丹利却认为 2004 年中国经济发展将减速缓行。 高盛:“9.5%”。高盛对 2004 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最为看好。在高盛 发布 的中国 经济 的预 期报 告中,将 2004 年中国 GDP 增长预期调高至 9.5%。这已经是高盛近期第二次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是所有投资银行中最高的 GDP 增长预期。 德意志银行:“8.4%”。德意志银行将 2004 年中国 GDP 增长预期由 8%上调至 8.4%。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  相似文献   

11.
杨琦勋 《今日浙江》2006,(16):38-40
“既快又好”:浙江经济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多年实现既快又好的增长势头。28年来,浙江省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3.1%,比全国GDP年均增长率高出3.5个百分点。由于增长速度快,浙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攀升。统计显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浙江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仅为3.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比重提高到5%左右的水平;2005年,浙江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为7.33%。伴随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浙江在主要经济指标上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拉开差距,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中的位次不断前移。2005年,浙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会学所副所长李培林撰文说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由于许多地方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理解为“以GDP的增长为中心”,只重经济增长,忽视整个社会的发展,甚至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结果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贫富两极分化、社会治安差等问题,并最终损害了经济增长。李培林指出,现在有的地方从统计上看经济还在增长,但结构性指标严重恶化,人们非但没有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些发展指标甚至还在下降,这种 “有增长而无发展”,甚至倒退的状况,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只讲“经济核算”不讲“社会核算”遗患…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浙江人均GDP还处在2800多美元的水平,2004年,除直辖市外,浙江省人均GDP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2005年浙江省生产总值达13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GBP达到3400美元。今年2月初,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兼新闻发言人王杰在“2006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此前,浙江2006年的预期增速为10%。数据显示,2006年浙江人均GDP为31684元,同比增长11.6%,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975美元。作为浙江经济排头兵的杭州市,2006年人均GDP初步估算已达到6700美元,宁波和温州则分别为6568美元和3054美元。  相似文献   

14.
<正>2003年浙江人均GDP还处在2800多美元的水平,2004年,除直辖市外,浙江省人均GDP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2005年浙江省生产总值达13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GBP达到3400美元。今年2月初,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兼新闻发言人王杰在“2006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此前,浙江2006年的预期增速为10%。数据显示,2006年浙江人均GDP为31684元,同比增长11.6%,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975美元。作为浙江经济排头兵的杭州市,2006年人均GDP初步估算已达到6700美元,宁波和温州则分别为6568美元和3054美元。  相似文献   

15.
谢佳  支奕  刘琼  邹训永 《人民公安》2023,(11):34-36
<正>2023年一季度,舟山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1%,增速快于浙江全省2.2个百分点……舟山经济交出“稳步开局、稳中有进”的成绩单,这背后离不开和谐有序的营商环境。为了服务保障舟山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舟山警方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护企优商举措方面,强力推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头5年转瞬即逝。在“十五”的结尾处,我们回首这一时期,会津津乐道于一些意义重大的数字,也会被一些为我们忽略的数字所鼓舞。这些数字,构成了我们对这5年的数字印象。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2003年,我国GDP达11739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4年,我国GDP达136875.9万亿元,同比增长9.5%,人均GDP达1269美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GDP和人均GDP两大重要指标。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长8.8%,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浙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积极建设“法治浙江”,全省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良好局面,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势头良好。加快实现发展“转轨”经济增速加快,增长质量提高。浙江经济发展继2004年总量跃入万亿元大关之后,2005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成为全国第一个超过3000美元的省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和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全国经济增长加速,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呈现出增长速度快、运行质量好的特点。从浙江与上海、江苏、山东、广东、北京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的比较看,浙江经济运行除保持“快”和“好”的共性外,还表现为经济发展的活力,以及经济增长的稳定、协调,也就是“活”和“稳”的特点比较突出。经济增长普遍加速,浙江仍保持领先增长200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增幅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浙江生产总值为9200亿元,增长14%,增幅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经济发达的江苏(13.5%)、山东(13.3%)、上海(11.8%)、福建(11.5%)…  相似文献   

19.
勇彪 《观察与思考》2005,(14):60-61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自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推动下,丽水市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工业经济,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37.18亿元增至2004年的264.57亿元,年平均增幅13.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人均GDP2004年首次超过全国和25个欠发达县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2000年至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6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04%.……  相似文献   

20.
武义县是我省25个欠发达县(市、区)之一,近年来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经济社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全县实现GDP42.3亿元,同比增长15.6%;财政总收入4.55亿元,比上年增长40.2%,一年净增1.3亿元,增幅位居全省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增长9.3%。在金华市统计局公布的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5项指标增幅位居第一,有11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武义的实践表明:欠发达地区完全能够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种增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讲求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切实转变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